一个月后,江城东区商务中心的银座大厦二十三层,一块崭新的标牌悄然挂上了墙面“亿家金服有限公司”。
这里原本是乔三名下一处闲置的写字楼,三千平米的空间被重新装修,划分成开放式办公区、独立办公室、会议室和客户接待区。
落地窗外是江城最繁华的金融街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从隆城调来的员工已经全部到位,他们中有系统开发工程师、风控专员、客户经理和财务人员。
这些人大多是杨鸣在隆城金融市场深耕两年的成果,对P2P行业的运作模式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对杨鸣本人绝对忠诚。
搬迁过程中没有一个人离职,这在快速发展的金融行业中极为罕见。
乔三确实兑现了他的承诺,不仅提供了装修精良的办公场地,还预付了一百万启动资金。
但这与当初承诺的两千万投资相去甚远,显然是在观望。
对于这种试探性的合作态度,杨鸣心知肚明却并不着急。
他深知像乔三这样的老江湖,绝不会在没有看到实际收益前就全额投入。
一百万对乔三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即使血本无归也无伤大雅,但足够观察这个项目的真实运营情况。
搬迁过程中最大的阻碍来自汤志龙。
作为隆信金融的原始股东,汤志龙持有公司百分之六十的股份,任何重大决策都需要他的同意。
当杨鸣提出要将整个公司迁至江城时,这位西南赌王的反应颇为激烈。
在他看来,隆城作为北方重要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客户基础扎实,贸然搬迁无异于自毁根基。
为了化解这一僵局,杨鸣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他将自已在南城众兴地产的部分股份,作为抵押品抵押给汤志龙,换取了隆信金融的完全控制权。
这笔交易从表面上看,杨鸣付出了巨大代价,用价值数亿的地产资产换取一家估值不到一亿的金融公司。
但在杨鸣的盘算中,这家公司在江城的战略价值远超其账面价值。
汤志龙对这个提议颇感意外。
众兴地产是杨鸣在南城的根基产业,涵盖住宅开发、商业地产和物业管理等多个板块,是一块金蛋糕。
能够以如此低的成本获得这些资产,即使只是抵押权,也让汤志龙无法拒绝。
更何况,杨鸣在协议中承诺,如果亿家金服在江城的业务能够在一年内实现预期收益,抵押将自动解除。
如果失败,汤志龙可以按市价的八折收购这些地产资产。
交易完成后,隆信金融的所有核心资产,客户数据库、风控系统、技术平台、团队架构,都被完整地移植到了江城。
这种大规模的业务迁移在金融行业极为罕见,不仅需要巨额资金支持,更需要对目标市场有着绝对的信心。
重新开业的亿家金服在表面上与隆信金融并无二致,同样的业务模式,同样的团队配置,甚至连办公室的布局都基本相同。
唯一的变化是公司名称和注册地址,但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动,在杨鸣的整体布局中却具有决定性意义。
江城的金融环境与隆城截然不同。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北方重工业城市,江城的民间资本相对保守,对新兴金融产品的接受度不高。
但这也意味着市场竞争相对较小,一旦打开局面,很容易形成垄断优势。
更重要的是,江城复杂的地下关系网络为亿家金服提供了隆城所不具备的特殊优势,在这里,催收手段可以更加灵活多样,坏账率能够被控制在极低水平。
乔三提供的办公场地位置极佳,距离江城主要的商业银行都在步行范围内,这让亿家金服在争取银行资金托管和技术合作方面占尽优势。
而乔三在本地衙门的关系网络,也为公司的合规运营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