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先帝的亲子,宗室上位的他为了能坐稳江山,靠的就是他孝顺、明德的明君品质。
若是此时闹出科举营私舞弊的丑闻,一来动摇国本,二来定然有人觉得他不能知人善用,不能明辨忠奸。
他语带不耐道:“既如此,为何闹到现在,还没有澄清误会?”
周德海冷汗直流,他再次磕头请罪:“本来是要立刻到礼部衙门大门口,与众位学子解释清楚的,只是,只是那季墨阳好巧不巧摔了一跤,鼻青眼肿的,这样出去,很难不让人误会是被屈打成招,故而有些耽搁了。”
看着下方紧张的周德海,孝明帝是有些不信周德海有那个胆子营私舞弊,然后再把当事人屈打成招的。
只是这情况未免太巧了,他冷笑:“这么巧?”
是啊,就是这么巧,只恨他当时把季墨阳叫来,是从礼部后门偷偷进去,没有人看见,要是当时让鼻青眼肿的季墨阳从大门进去,众人知道他那个样子进去,就不会怀疑有被屈打成招的可能性。
周德海紧张的不知道怎么解释,当然了,他明白皇上可不关心他的解释,只关心这件事怎么解决。
他垂着头,小心道:“是巧了些,不过绝无营私舞弊的事情,微臣觉得,弄些粉遮盖一下,应该就看不出来,只要季墨阳站在礼部衙门门口,很快就能把事情解释清楚,请皇上放心。”
用粉遮盖青紫?用一个谎言遮盖真相,那岂不是连真相都变成假的了。
孝明帝身子往后靠在椅背上,静静的打量周德海,这人是太蠢还是太紧张,覆粉的事情万一被人察觉,这欲盖弥彰的做派,引起了学子的误会,以后再有什么解释,学子们怕是都不会信了,一件小事反而弄成了轩然大波。
秋闱的第一名,到春闱的最后一名,差距有些大了啊!难道真的有舞弊?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平息舆论。
但若是严查,势必要耽搁几日,这些学子只会越闹越大,孝明帝俾倪的看着周德海,这个侍郎真是不顶用。
“是谁带头闹事?季墨阳是否参与其中?”
“是落榜的学子,见季墨阳考的不好,借机闹事,季墨阳绝无参与其中,他为人清冷,在家读书的时候就很少与同窗联系,季墨阳他……”
周德海一股脑的把季墨阳的日常说了个透彻,他也怕这个时候把季墨阳牵连进去,毕竟季墨阳的才学,他还是很欣赏的。
孝明帝听了半天,突然觉得这个名字好像很熟,哪里听到过一样。
“季墨阳是哪里人士?”
闻言,周德海心里一个咯噔,皇上竟然不知道季墨阳?他以为皇上下旨让被贬的宗室参加科举,心里必然对这些人门清。
若是皇上真的没有认真关注过这些人,如今突然听说季墨阳是广阳王的儿子,还牵连进学子闹事中来,会怎么想?
更要命的是他帮季墨阳说了半天的好话,会不会让皇上以为,他和季墨阳有什么勾结?
周德海脸色白了又白,心突然就在胸膛里四处逃窜起来,仿佛要挣脱出他的身体,出去逃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