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过来的,基本都是女服务生,手里还拿着小本本和笔,一个个满脸兴奋。
“俞泽同志,你能给我们签个名吗?”
“对,能在我本子上写你刚才说的话吗?”
“俞泽同志,我想要你在我本子上写一句鼓励的话!”
俞泽的眼角抽了抽,吓他一跳,原来是要写东西啊。
他想起来了,现在是很流行这样,让人在自已的本子上写一些话。
在他这个重生的人看来,属于是时代的眼泪了。
俞泽耐心的给这些女服务生都写了一遍,写到后面,不知道写什么好了,他就写: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
刘校长还以为俞泽写的都是什么伟人语录呢,远远地在旁边看着手痒。
他当了那么多年校长,也没几个学生要他写签名写东西,呜呜呜。
写完一圈笔记本后,俞泽又问:“同志们,有没有咱西郊宾馆的袋子给我几个,我打包打包吃的,还有些没吃完呢。”
一个大辫子的女服务生直点头,“有的有的,我去给你拿!”
然后,就给俞泽拿了一打……
刘校长望着这一打袋子又一次风中凌乱,直觉告诉他,俞泽每次做啥都是有目的的,出了餐厅,他问,“你要这么多袋子干啥?”
俞泽整理着袋子正喜不自胜呢,头也没抬回道,“明天出去背着多有面子呀!”
刘校长:……
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次日,俞泽和刘校长早早地就起来去六楼吃饭。
好巧不巧,又看到了昨天那对外国人。
俞泽是个厚脸皮的,直接走上去打招呼,“大卫,安德鲁,昨晚睡得好吗?”
两人欲言又止,很想说,喂,我们昨天还吵了一架,今天你这样子,让我们昨天生了一个晚上气显得很傻!
他们昨天根本没吃饱,就回去了,加上熬了个夜,一大早就饿了,才早早的来餐厅吃饭,没想到又碰到了这个中国男人。
面对俞泽那张笑得跟花一样的脸,他们鬼使神差地回了一句“I'fe.”……”
今天早上餐厅供应的餐食有面条、鸡蛋、油条,豆浆。
两个外国人转了一圈,脸上不快,问早点师傅,“怎么没有面包?”
外事宾馆的早点师傅也是会两句英语的,他回答道:“不好意思,做面包的师傅今天休息,所以今天只有这些了。”
俞泽大咧咧走了过去,要了两碗手擀面。
手擀面的香味袅袅飘散在餐厅里,让大卫和安德鲁的肚子唱起了空城计。
他们只好也要了两碗葱油拌面和豆浆。
他们都住这好几天了,还是第一次点面条。
面条很快做好了,师傅习惯性的一人给了一双筷子。
俞泽和刘校长吹了吹,就开始大快朵颐,但两个外国人拿筷子夹了好一会儿都没夹起来。
“大卫,我们去拿叉子吧,这筷子真是太难用了,这夏国连吃东西的工具都这么落后!”
大卫听后,第一时间不是附和,而是下意识看向俞泽那边,随后给了安德鲁一个埋怨的眼神,“你能不能小声点?”
俞泽没有让大卫“失望”,抹了个嘴巴就溜过来了。
他居高临下的看着安德鲁,“安德鲁先生,说话之前还是先思考一下,毕竟那是大脑,不是直肠。
我们夏国四千多年前的商朝就开始用刀叉了,后面发现筷子更好用,才抛弃掉了刀叉。
我们的筷子,蕴含着我们夏国的文化。
筷子方头圆身,寓意着天圆地方,天长地久。
形状笔直,代表人格之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