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转过头,不忍再去看那些拼命奔波的凡人。
奈何桥下的茶摊上,摆满茶碗,其中有一半是空碗,一旁的鬼差会时不时的拉过一个魂魄,让他们上一碗。
钟馗看着那些来来往往的魂魄,不由得感叹道:“我记得,在九娘没来之前,这里的茶可不是谁都能喝的。孟婆十分小气,每碗都有数。现在倒是完全放开,任谁都能来喝上一碗。”
很多都以为自己忘得越干净,来世也就能活得越干净。
如此荒谬的想法也不知从何而来,明明是可笑至极,可人人都当真。过了忘川后,还要贿赂一下鬼差,再讨一碗孟婆的茶。
前尘往事,因果轮回,不在于你是否能记得。
你不记得,生死薄上也会记得清楚分明。
钟馗这边刚说完,话音还未落地,就听见一道冷淡的女声从身后响起:“你倒说说看,老身如何小气了。”
钟馗一惊,忙回头,作揖行礼,“是在下失言。罪过罪过。”
怀瑾双手交于前胸,行了个万福礼。而后忍不住掩嘴失笑,背后说人坏话,不想却被当面逮着了,任谁都会觉得尴尬。
孟婆淡淡看了她一眼,又看了身旁的小十四一眼,虽然有面纱遮挡,但怀瑾还是能从她看自己的眼神中感觉到厌恶,以及对小十四的忌惮。
她微微一愣,目光上下打量了一下,就感觉到什么东西已经变了。
孟婆走入茶摊后,很是不耐烦的问道:“你们怎的又来了。”
钟馗轻咳一声,而然略微尴尬的说道:“还是想来与您打听一下九娘的下落。”
孟婆看了眼茶摊上已经空掉一半的茶碗,细长秀丽的眉微微皱起,低垂的眉眼内,似乎藏着一抹哀愁。但实则,被长长的羽睫遮掩住的是厌恶,极度的厌恶。
她眉眼不抬的说道:“此前不是已经与你们说过,九娘的下落我也不知。”
“那……”
未及钟馗开口,怀瑾抢言道:“不都说,九娘是进了忘川吗?您竟然是孟婆,打理着忘川,又怎会不知她的下落呢?”
孟婆低着头,数着茶摊上的空碗,却并不曾打算添加。听到怀瑾的话,她微微抬眸,凌历的目光射向怀瑾,怒意尽显。
怀瑾似是没看到孟婆眼底的怒意,反而上前一步,看着那些空碗,笑道:“呀,都空了这么许多,你不再给添满吗?”说着,她指了指后面那些远远等着的魂魄,“他们可都还等着呢。”
孟婆的目光一直如刀般盯着怀瑾,即便责骂鬼差时,目光也不曾离开。
“你们利用老身的茶摊私下里贪了多少,今日暂且不算。事后,老身自会让十殿阎罗给出交待的。”
那些鬼差一听,立马吓得跪地求饶,纷纷哭喊着:“没有没有,小的们绝对不敢。您别误会了。我们这就让这些魂魄散了,不敢打扰您。”
说罢,鬼差们举起手里的铁链,将周围趴在地方大哭着不肯离开的魂魄全都锁了,一并拖走。
没一会,茶摊四周就恢复往常的寂静。在这片寂静里,他们谁都没有说道,偶尔有忘川花开的声音传来。
像是花苞一下子挣脱开束缚,“噗”、“噗”的响声,一声接连一声。
怀瑾笑着回望着孟婆,今日的孟婆,与昨日见到,并不是同一个。
子夜,兰若寺里,月色如轻纱,揽着薄雾,柔柔的落在槐院之上。
一道天青色的影子如轻风般穿过薄纱,落在老槐树下。
正当怀瑾与钟馗在忘川与孟婆对谈时,隐九悄无声息的走进槐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