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棠起先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但看了一会儿回过神来,悄声问道:“小c,他把我们带这里来就是为了看看风景吗?有什么意义吗?”
老海龟年纪虽大,但耳朵依然灵敏,伸手一指,笑道:“你们再看远处!”
二人皆研习法术,眼力自然敏锐,只见远处海面上赫然列立两队虾兵蟹将,刀戈相见,杀气腾腾,正是刚刚他看见头顶黑压压的一片。
“他们都是谁啊?怎么看着要打起来啊?”
“他们是渤海和黄海的水兵,每隔几年就要打一架,而且越来越频繁!刚才海底那几下震动就是他们搞的。”
据老海龟介绍,渤海龙王与黄海龙王乃是世仇,都是为了抢占底盘闹得。
当年玉皇大帝分封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龙王海疆领域时,东海、南海两位龙王一直相安无事,而且互嫁龙女,成为儿女亲家。唯有渤海龙王和黄海龙王,俩人都是气量狭小、斤斤计较的势利眼。双方巡海夜叉龙兵蟹将经常为海界之争大打出手,纠纷不断,又都不服对方,因为此事常常闹到玉皇大帝那里,玉皇大帝让他们俩搅得大伤脑筋,无奈,他只好派太白金星到黄渤两海上空去巡视。
太白金星来到现在的老铁山前洋,见此处地势险峻,而水色略有不同,又见巡海的两海夜叉龙兵在此地带气势汹汹地争斗,遂向玉皇禀报了实情,玉皇大帝立刻召见黄渤两海龙王,问他们可否同意在老铁山前洋划分永久界限。俩龙王起初相互无言,转念又想,长此争吵下去,也不是个事,这样由玉皇大帝出面钦定,也算是讨了个说法,何不顺水推舟,就此罢休得了。于是跪拜谢道“但凭玉皇恩准”。
玉皇大帝当即命令太白金星手持令箭一支投向老铁山前洋,只见轰隆一声巨响,溅起万丈波涛,海底突然生出一道深深的沟堑,而与此同时,渤海变得略黄,黄海反倒湛蓝起来。这样一来,渤海龙王略有不快。
太白金星又道,渤海龙王休要少见多怪,你领海的颜色变黄是因为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沃土养料充足,对海里的龙子龙孙与鱼虾繁衍大有益处,没事你偷着乐吧。
渤海龙王一听也高兴起来。从此,这一带就成为黄渤海的自然分界线,而渤海的海鲜水产也由于海洋中营养成分浮游生物丰富,所以非常鲜美无比。
实际上,这并不是神力所成,黄渤海颜色之所以不同,与自然和地理的多种因素有关,两海自然分界线是由海底地沟、盐度、潮汐和地球引力等条件相互作用形成的。
首先,黄渤海所处海底地沟深度不同,黄海水比渤海水更深,而渤海又属于内海,黄河入海口夹带大量泥沙汇入渤海,导致渤海水更加浑浊,颜色偏黄。
其次,黄河、辽河等入海口处有大量淡水汇入渤海,导致渤海水的含盐量变低,海水密度低于黄海,形成密度对流,再加上潮汐大小和风向不同,使得黄渤海分界线形状并不固定,海水呈现出互不相融的特色景象。
由于黄渤海地沟深度和海水密度不同,乘船经过分界线时,会感觉到明显的沉降,仿佛是过了一个台阶,十分神奇。
此外,由于阳光照射角度和观察位置不同,分界线的形状和颜色也会发生变化。通常情况下,中午阳光直射时,泥沙反射的光无法进入人眼,黄渤海分界线也就没那么明显;而在早晨和傍晚时分,阳光斜射,海水颜色的差别比较易于分辨。
其实,在海洋分界处、河湖、支干流交汇处等地方,水的颜色有差异,都有可能看到泾渭分明的壮观景象,只不过成因不尽相同。
在重庆,嘉陵江汇入长江时,两边江水颜色就是黄绿分明。
在涪陵,乌江和长江交汇时,江水一清一浊,仿佛一盆“鸳鸯火锅”。
在巴西玛瑙斯,亚马逊河与内格罗河之水交汇,一边黄一边黑,形成一条十几公里的交界线,远远望去无比震撼!
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交界处,由于两大洋的海水密度不同,海水交汇时也会出现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
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点小差异就能造就如此神奇壮观的景象!
在黄渤海分界线的最佳观测台上,写着一句话“遇见两海分,需得缘心来”。很多时候,看这条分界线,其实不是那么十分清晰。
自从渤海老龙王过世之后,龙太子继位,他脾气暴躁,经常借界限不明为由向黄海发难,这样的争斗已经不知道发生多少次了。
突然间,数丈高的滔天巨浪从海中掀起,两海的水兵短兵相接,战在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