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安置流民的棚屋搭建起来后,纪长卿将京师第三营和部分医官留在城外,领着其余人进了城。
胡县令将他们带到一栋三进宅子门前,道:“这是本县富户甄员外的宅院,听闻朝廷派了钦差大臣来河州赈灾,特地腾出宅子,给各位大人歇脚。”
站在他身后的一个五旬老者恭敬道:“甄某久沐皇恩,今得效犬马之劳,实乃三生有幸。”
纪长卿微微颔首。
“甄员外有心了。”
旋即安排随行官员入住。
待众官将行李搬进宅子,安置妥当后,胡县令道:“诸位大人一路劳顿,下官偕本地乡绅在春风楼备了薄酒素宴为诸位大人接风。”
纪长卿对众官道:“你们随胡县令去吧,本官和冯医官有事相商,不和你们一起用膳了。”
众官:“……”
什么有事相商,分明是想自已开小灶。
可恶,居然不带他们。
压下心中怨念后,他们有气无力地应了声:“好的,大人。”
胡县令一早便留意到随行官员里夹了个女子,还以为是纪长卿爱妾。
如今听了纪长卿所言,才知是个女医。
怎么偏带了一个女医?
估计是安了医官名头的小妾。
他心念急转,脸上堆着笑问道:“等会下官让人送酒食来甄宅给大人?”
纪长卿摆手:“不必,本官自会解决。”
胡县令脸色一僵。
不去酒楼用膳,也不吃他送来的膳食,这是防着他做手脚?
果真刁钻。
他掩去眸底暗色,恭敬道:“既如此,下官便和诸位大人先去春风楼用膳。回头大人若有吩咐,尽管差遣。”
纪长卿道好。
等众人都离开后,他对冯清岁道:“怕你不喜觥筹交错,将你留了下来,可怪我自作主张?”
冯清岁笑眯眯道:“有纪大人亲自下厨,便是王母娘娘的蟠桃宴我也不去。”
纪长卿微微一笑。
因天色已晚,菜肆空寂无人,他让人从郊外农家买了鸡鸭鱼,做了几道简单菜式:血鸭、小炒仔鸡、剁椒鱼头、清炒丝瓜。
冯清岁胃口大开,吃得头也不抬。
不经意抬首,发现纪长卿光看她吃,自已没动筷,疑惑道:“二爷怎么不吃?”
纪长卿自是不会承认自已看她吃饭入了迷,轻咳了一声,道:“刚刚不小心辣到了,得缓一缓。”
冯清岁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旋即取出蜂蜜,给他冲了一杯蜂蜜水,笑道:“吃点甜的就不辣了。”
“多谢。”
纪长卿抿了一口蜂蜜水,甜意从舌尖直淌到心头。
春风楼,胡县令旁敲侧击打听到,那位冯医官竟是纪长卿的嫂子,心中暗暗称奇。
难怪纪长卿一把年纪了还不成亲,原来是有“嫂夫人”了。
赈灾平叛都不忘将冯氏带上,可见冯氏在其心中的位置。
这可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将众官灌得醉醺醺地送回甄宅后,他回了衙门,关起门来和自家夫人耳语了一番。
翌日一早,冯清岁洗漱完毕,用出发前纪长卿给她的肉酱拌了份面条吃,便和其他医官出了城,给伤病患者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