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大汉第一首相 > 第91章 正逢春时 魏相开钱庄啦

第91章 正逢春时 魏相开钱庄啦(2 / 2)

“这是用去岁桃花酿的酒,今日正好开封。”她给每人都斟了一杯。

“谢谢阿姊!”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闹。魏姝借着酒意,忽然问道,“阿姊听说了吗?”魏姝突然道,“朝廷要把大梁城的城墙削低三尺,说是去六国故都之旧观。”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魏倩晃着酒杯,点头道,“不错,这是朝廷政令,怎么了?”

气氛一下子就沉静,魏倩看着魏姝不知事的模样,就知道有人借着小孩来向她打听,以为大梁是她的封地,会有特权。

这政令并不单指大梁,包括整个汉地,在去六国化,从城墙建筑差异化开始,以后每一个城关,都是长一样的。

魏姝咬着唇,把交待的事都问出来,“听说朝廷使节将至,说是要丈量六国旧族田亩。”

魏倩点头,“没错,两年前报纸不是说了,要实行均田制?”

她特意让张不疑用报纸宣传三月,魏倩看他们打圆场,也没了兴致,想说什么就说,非要找一个15岁的小女孩,过来问这问那,说话藏着七分。

旧贵族当然会不愿意,这关乎于他们的利益,他们不光不可以买百姓的地,清量丈亩,自己原先占有的地都保不住。

魏倩懒得理,什么都想占,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日影西斜,众人收拾行装,准备返程。

原本魏倩准备让魏家人来弄,他们在大梁,会方便一些,如今一看,还是罢了,现在就给她耍心眼了,以后不知道怎么了,升米恩斗米仇。

罢了,各家自扫门前雪吧。

魏母很聪明,从不与他们掺和,他们自己求上门,就分他们旧工厂,但也要他们自个买下来,亲兄弟还明算账。

他们都是富贵发达了之后,看在老祖母的面子上,又让他们一起来避难。

不牵扯什么,他们也不想欠人情,就各自相处得不错,大梁的魏府是老宅,他们也是逢年过节回来,老一辈住的,有能力都在外安家,毕竟谁也不想天天听训,而且也要占自己的地方,修自己宅子。

直接让郡府来吧,她爹管的还不错,再多管点事也正常。

魏倩便在大梁设钱庄,古代人很聪明,都是有样学样的,他们也不认版权,除非是私家方子,比如名医良方,美食,这种可以藏起来的。凡是摆在明面上的,都是可以学的,比如魏倩开钱庄,若是人觉得有赚头,立马就会搞起来。

所以魏倩去年在律法里加了商法,不为别的,就是怕他们开起来之后,卷款跑路,但钱庄这种东西,都至少当地有大名望的人,才可以弄,这样才敢存呀,不然百姓怎么会给人送钱?

魏倩要在各地设钱庄,也是为自己的事业铺路,以后的大梁商业农业发达,那就需要周转银钱,大梁人总不能天天背着几千斤的钱去做生意吧?

钱庄这种东西,如果开遍全国,就成了银行,到时候直接并入国家银行就成,但现在大家都在温饱线挣扎,很多地方都还吃不起饭,她只能慢慢来。

而且她的钱庄只设存取业务,存不要钱,借得有点小利息。

魏倩站在大梁郡府的议事厅内,指尖轻点案几上的计划书。

“钱庄的事,由魏家私开,”她擡眸看向在座的郡府官员,这都是她的私人班底,很多诸侯所管的户,只有千余,万户侯很少,只有她,萧何、曹参、张良。

他们完整的分到了一个大城,所以是自己的班底管的,只需要给朝庭缴纳税,其他的诸侯,要么自己选出来可靠的人管理,要么朝廷派下的人管理,会从各个诸侯的账里抽取官员的工资。所以导致了,诸侯只要不犯国法,在领地也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这才是萧何法律定的那么细的原因,地方上诸侯王的领土,只有御史的工资是朝庭发的,因为监管,两年换一个。这也没法子,人口少,地方上就这么凑合着管理吧。

最大的原因是,前面没有对照,大秦明显是个错误示范。

她的领地,直接是魏无知管的,郡府一干人都是她的班底,只有大梁如此。

所以她的话在大梁很管用,她的时间很少,所以只能将事情一一说清楚,还有大梁城的规划,她觉得她爹带着这些班底太闲了,多浪费人家的才华。

就按部就班的,她看不过去。

“但是涉及百姓,由大梁郡府直接管辖,培训会计,今年大量招人,培训,先开一家,明年各地分号陆续开设,先从大梁城开始试行。”

郡丞捋须道,“丞相,钱庄虽好,但百姓未必敢将钱财托付。若无信用,只怕难以推行。”

魏倩笑道,“无妨,钱庄的招牌上,要刻大梁郡府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