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男人一旦对女人有了愧疚之心,那么接下来只要操作得当,他就只有妥协的份儿了。
有关淮南王世子与吴王世子为了争抢小刘武的玩具而斗殴,以至吴王世子破相的事,刘盈到底听了林清源的建议,采取了妥协措施。
刘盈先下令处罚了自己的儿子,让小刘武禁闭反省三个月,然后又追究了皇后窦漪房的看护不当的过失,罚了半年的月俸。
接着,他才宣布了对淮南王世子和吴王世子的处置结果,前者虽为失手伤人,但毕竟伤人了,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所以,刘盈判淮南王世子道歉并支付医药费。
而吴王世子虽为苦主,但这场争斗是他先动的手,也有责任,刘盈下令斥责了一番,命其回到封国后好好反省,不过时间只有一个月。
同时他又赐下了不少宫中的医药和补品,既是用来医治吴王世子,也是为了安抚吴王本人。
而这个判罚结果,也不出意外的,使得淮南王刘长和吴王刘濞心里都不满意。
但是,由于刘盈这个皇帝已经抢先一步处罚了自己的儿子,就连他的皇后也没逃过,同样遭到了申饬。
那么他们两个作为诸侯王若是再嚷嚷什么,不免就会让人觉得有不识好歹之嫌了。
最后的最后,他们思来想去,也只得按刘盈说的办,而这,也就达成了林清源所说的那个效果,妥协。
虽然众人都不满意,但是也能接受了。
就这样,这件事情总算平息了下来。
可淮南王刘长和吴王刘濞也因此结下了梁子。
若是离得远也就罢了,可偏偏他们的封国还接壤,本来就有纠葛,如今又添了隔阂,双方的仇怨也越结越深,而现下的平静不过是刘盈强压着罢了。
只要有一个足够大的导火索,保准他们得打起来。
而这,也是刘盈赞同林清源所出主意的原因。
他意在挑起两人的争斗,并进一步削弱吴国的势力。
谁让吴王刘濞对中央的推恩令阳奉阴违,不愿把自己的土地和财富分给所有的儿子,而是一味的偏心嫡子的。
反观淮南王刘长,至少面上从来都尊崇中央和他这个当皇帝的二哥,没有过任何的对抗之举,所以这次刘盈看似一碗水端平,实则还是有所偏向的,只是不明显而已。
当然,这些算计是不足为外人道的。
按理说,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可以结束了,但林清源知道,还有一个隐患没有解决,那就是窦漪房那儿。
倘若她再不收敛,继续这样偏心小儿子,冷淡大儿子,林清源担心,会重演史书上兄弟相争,手足相残的悲剧。
就算没有走到那一步,可要是让刘盈发现了她在试图动摇长子的太子之位,只怕也是一场祸端。
有鉴于此,他觉得非常有必要劝劝她,而且必须得当面谈,否则她是绝对不会停止自己的所作所为的。
好在这会儿窦漪房正为了小刘武被关禁闭的事跟刘盈闹别扭,刘盈也不欲去触她的霉头,所以这两天一直避着她。
刘元见状,更是不让小刘启去见窦漪房了,加之这会儿是年节期间,需要处理的事宜实在是多,也就被拖住了。
但偷偷摸摸的见面,到底还是有隐患,所以他出门前,特地跟刘元说了一声,要去椒房殿看看小刘武和窦漪房。
他直接说要去看窦漪房母子,刘元就算再怎么不愿意他去椒房殿,可也不好阻止,到底小刘武也是她的侄儿,太过厚此薄彼也不合适。
最后,还是允他去了,就这样,林清源先派人去通知一声,然后大大方方的带着一些礼物去了椒房殿。
听说他要来,窦漪房立刻就让人把小刘武抱了下去,又通知自己哥哥窦长君看护小儿子并做好守卫工作,等她安排完一切,林清源也就到了。
窦漪房亲自迎接他到屋里,又早早屏退了左右,做好了清场工作。
“我早就知道先生你会来的,也知道你为什么来,为了启儿,是不是?”
本来他来看自己,她是很高兴的,可见他一脸严肃的模样,她就意识到,对方应该不仅仅是来看自己的,更是来兴师问罪的,一时间,她这口气也变得有点冲了。
“漪房,早在启儿出生的时候,我就跟你说过了,我会教这孩子敬你爱你,而你,也应该做好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一切,我们说的不是好好的吗?”
“可现在呢?你眼里只有武儿,这对启儿不公平,你不能这样。”她挑破了矛盾,林清源也就直说了。
“我当然能,因为我是他们的母亲,没有我就没有他们,我有权力决定怎么对待他们,先生,你不该管这件事,陛下都没有多说什么。”窦漪房赌气道。
“盈儿没有多说什么是因为他现在还不知道你在打什么主意,一旦他得知了你试图诱导他废长立幼,你觉得会有什么后果?!”林清源皱紧了眉头反问道。
“谁说我要诱导他废长立幼了?我只是看不惯你们对两个孩子厚此薄彼,一味的偏袒宠爱启儿,而忽略无视我的武儿。”
窦漪房被他说中了算计,不免有些心虚,但她就是嘴硬不承认,并试图把事情从国本之争降到兄弟矛盾上。
“没有人对两个孩子厚此薄彼,如果有,那也绝不是因为他们兄弟的长幼和亲疏,而是因为他们身份和责任的不同。”
“启儿是太子,是储君,平日里大家多看顾一些也是正常的,因为他身上承载着国家的未来。”
“至于武儿,他是你和盈儿的幼子,将来做一个贤王,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又不用担太多责任,这有什么不好?”林清源很不理解。
“如果当一个贤王真的那么好,那为何你们不让启儿去做贤王,而让我的武儿问鼎至尊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