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这世上从来就没有白得的好处,他们如此,显然是觉得接纳你弊大于利。
林清源和刘元玩了一天回宫去了,而拿到帖子的朱买臣却将信将疑,但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思,他还是在不久后,登门拜访了叔孙通大人。
当守门的仆人拿到那张帖子后,不敢怠慢,赶紧就禀报了叔孙通,而后者也认出那是太傅的东西,赶忙让人把朱买臣带了进来。
双方交谈了一小会儿,叔孙通就把对方的出身以及这张帖子的来历打听的清清楚楚,然后他给了朱买臣一个承诺,就将他打发走了。
等人离开后,叔孙通第一时间就想找老友陆贾商量,可这还没起身,就愣住了,好一会儿又坐了回去,身子也佝偻了不少。
因为他突然想起来,老友已经去世了,没人再跟他说说掏心窝子的话了。
自己独处了好些时候,他才缓过来一些,并派人把颜产和颜异找来。
可话才出口,他又改了主意,言说只把颜异找来即可,仆人不敢多问,赶紧就去请颜异过来。
不久后,颜异就来了奉常府邸,叔孙通在书房等着他。
两人刚一见面,他就把那张帖子给颜异看了,并跟他说了不久前朱买臣的事,然后问他有什么看法。
“太傅给了帖子,却又未曾言明身份,而是把人指派来了老师府上,这很显然是在跟我们儒家示好。”
“而且太傅从来都是慧眼识珠,他推荐的人,想来是不会差的。”
“若老师肯帮衬一把,那将来这个朱买臣说不定也是我儒家一员大将呢。”
颜异年岁不大,但心思缜密,没多久就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并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叔孙通闻言却摆了摆手。
“那我再问你,太傅又为何要在这个时候,跟我们儒家示好呢?”他抛出了新的问题。
“或许是太傅觉得,我们儒家与他更亲近吧。”颜异犹豫了一会儿,这般推测道。
“是吗?若论起亲近,法家学派的郅都反而和太傅更熟稔,如若他真是念着情分才会如此,那无论如何,也该更眷顾法家才是。”
“你啊,把一切都想的太简单了,太傅这是在为将来制衡朝堂做准备呢。”叔孙通感叹了一句。
“制衡朝堂?弟子不明白,还请老师解惑。”颜异行了一礼道。
“你还小,有些事不知道,当今陛下继位没多久,便把张恢这个法家巨头召进了朝堂做了廷尉,为的便是制衡我们儒家。”
“而我们儒家和法家因理念不同,不可兼容,故而只能针锋相对,如此一来,道家学派就可以稳坐钓鱼台,一直把控着国家的施政方针。”
“可随着郅都真正接任了南军统领的位置,握住了军权,而晁错又在朝堂上大放异彩,法家的势力难免就有些膨胀。”
“至于我们儒家现在,唉,”说着说着,叔孙通就叹了一口气。
“若非当年你父亲行差踏错,失了众位师兄弟的拥护,我又业已年老,你也未曾到出仕的年纪,局面也不至于这样艰难啊。”他缓缓的摇了摇头,显得颇为无奈。
“老师且宽宽心,到底我们还有袁盎师兄在朝堂支应着,如何也不算孤立无援啊。”颜异赶忙给他倒了一杯茶,并出言宽慰。
“袁盎此人能用,却不可信,更别提这会儿他还和皇后娘娘以及国舅等外戚有牵扯了。”
“他的品行我信不过,你也不能信他,且此人十分狡猾,善于钻营,你必须要小心一些。”叔孙通喝了一口茶后,面色严肃的提醒道。
“可他毕竟还是我们儒家自己人啊,这样提防着,不太好吧。”颜异有些踌躇。
“什么自己人?他只不过是打着我们儒家的名号,为他自己谋私利罢了。”
“若真的要给他下个定论,那他就是小人儒,实非我辈中人,不可轻信!”
这么多年了,叔孙通依旧看不上袁盎,哪怕后者这会儿是当今陛下身边的红人,与他同朝为官的重臣也一样。
“那什么样的儒,才是老师心之所向呢?”颜异很好奇。
“当然是君子儒,品德高尚,表里如一,就像你父亲那样,可是,这样的他,也无法在朝堂上生存下去啊。”
叔孙通毫不犹豫的给出了完美答案,但也不得不承认,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
“贾谊虽然不是我们儒家的人,可他绝对称得上君子,你可以多跟他来往。”
“他虽然在官场上行事还欠缺些火候,但是有太傅和留侯给他兜底儿,绝不会有大事。”
“你若能与他交好,既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也算是这次我们儒家对道家的投桃报李了。”叔孙通给他出主意,并将这里头的弯弯绕讲给他听。
“弟子省得了,老师放心吧。”颜异自是点头应下。
“那个朱买臣,你先不要接触,等今春科考结束后,看看他的成绩如何,我们再做打算吧。”叔孙通不放心,又提了一句。
“是。”颜异点了点头。
其实这种做法也无可厚非,虽说朱买臣此人有了林清源的推荐,学的也是他们儒家的经典,但要叔孙通随随便便就投入大量政治资源,那也是不可能的。
至少也得在对方拿出真本事之后才行。
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不止适用于商人,也适用于官员和朝堂。
没点好处,没有利用价值,无法为别人提供些什么,那便是再如何品德高尚,恐怕也得不到实实在在的回报的。
更何况,叔孙通现在还只是见了朱买臣一面,对其品行不甚了解,那么行事谨慎一些也是应该的。
颜异虽然年纪小,但这点道理还是懂的,他和他父亲颜产一样,是儒家最优秀的子弟,可不同的是,他行事更灵活,而这也是叔孙通最满意的一点。
说到底,朝堂不比其他地方,真的一板一眼的用品德行事,大概率除了被人困死,不会有第二种结局了。
而颜异现在这个状况就很好,有儒家的文学底蕴和君子的品德操守,同时又不迂腐,知道灵活处事,所以叔孙通才会这样看重他。
不提这边,叔孙通正在教导自家的后辈,回了宫的林清源,也已经把贾谊找了来。
两人一起商量起接下来春季科考的事,并相约在那之前到长安各处转一转。
这是想着看看能不能再碰上些有才华却没门路的人,并督促各部门不得短缺了来京科考的士子们的补贴,确保能最大限度的为国家网罗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