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娘娘她步步高升 > 第120章 背叛(下) “你竟敢构陷娘娘!”……

第120章 背叛(下) “你竟敢构陷娘娘!”……(2 / 2)

自家娘娘每次来月事都痛不欲生,她是知道的,后来忽然有一日,纤苓开始负责给娘娘煎药煮汤,说是调养身子的,可冬灵总觉得纤苓总是遮遮掩掩,她暗中也观察过几次,可却没有瞧出什么异样。

香囊一事后,她留了个心眼,同栖笺换着盯防纤苓的一举一动。

娘娘因为负责中秋宴会,期间曾派她们几位贴身宫女跟随采买的宫人出宫过,巧的是,她和纤苓是同一日出的宫,她时刻注意着纤苓,终于,发现了一丝马脚——纤苓进了一家药铺,买了好几味药材。

而后,自家娘娘便又开始喝汤。纤苓用买来的那些药,煮汤给娘娘喝。

这怎么可能是娘娘的吩咐?

如果不是娘娘的吩咐,纤苓同她背后主子的目的,就是要以欺君之罪陷害娘娘。

她提醒过娘娘好几次,娘娘怎会一点也不对纤苓设防?

那是不是意味着,娘娘其实根本不像表面上那样信任纤苓?今日之事,娘娘是不是早有预料?

她想了很多,等回过神时,鼻子前忽然嗅到一阵血腥气。

被杖责后的纤苓又回到了殿内,奄奄一息地趴在地上。

冬灵不着痕迹地移了移膝盖,远离了她。

纤苓的注意力放在了姜令音身上。

此时,姜令音仍端坐在椅子上,而她的手,还被帝王紧紧握着。

她的思绪有一刹的空白。

姜令音静静地望着她,眼中淡的没有任何情绪,她脸上明明没有什么表情,可纤苓却禁不住颤抖了一下。

姜令音看着她,仿佛在说,她是一个自导自演的可怜人。

她早就看穿了她!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后,她不觉冷汗涔涔,后知后觉地想:那她为何要给她玉簪,为何留下这么大的把柄?除非,她另有所图——

姜令音微不可察地勾了勾唇。

她想做什么?

很简单,她只是将计就计,反将一军罢了。她的资历太浅,即便扶喻再宠她,宫里还是有人不服她,她缺一个机会。

纤苓就是突破口。

她把扶喻要给她封妃的消息传出去,就是引人上钩。

扶喻从来没说过要在她生辰这日给她封妃,但谁知道呢?

谣言的确不是空xue来风,她也没想到扶喻听闻后也没理会,像是坐实了这件事。

也因此,她断定今日就是纤苓告发的好机会。

经此一事,她不仅要把封妃一事落实,还要把这些人震慑住。

相信方才扶喻的表现,给了很多人重重一击。

再没有调查的情况下,扶喻选择了相信她。

在这宫里,真相有那么重要吗?或许吧,但最重要的,是陛下的信任。

他可以以假乱真,为她扫除一切障碍,为她保驾护航。

所以,人人才会为争宠争得头破血流,她们都希望这份宠爱里,能夹杂着一份信任。

而扶喻没有让她失望。

一刻钟后,郦太医和承光宫的宫人一并来到殿内,偌大的大殿一下子变得逼仄了。

在来的路上,籍安已经向郦太医说清了缘由,所以一跪到地上,郦太医便请罪道:“陛下,确实有一宫女拿着昭容娘娘的腰牌找到微臣,胁迫微臣开避子药方。”

扶喻朗声:“你开了吗?药方在何处?”

在所有人紧张的注视下,郦太医浅浅摇头,“微臣不敢欺瞒陛下。”

姜衔玉迫不及待地问:“那你开了什么方子?”

“微臣蒙受陛下信任,不敢欺上瞒下,又为人所迫,万不得已,微臣只好开了一道滋养血气的方子,谎称避子药方。”郦太医义正言辞,“方子还请陛下让人查验,太医院所抓取、使用的药材都有专门的记录,还请陛下明察。”

闻言,纤苓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

一旁的瑾妃仿佛颇为不解:“既是滋养血气的方子,那令昭仪的体内又为何……”

姜衔玉打断她的话:“瑾妃何必着急,郦太医的话还没说完呢。”

瑾妃觑了眼扶喻,面不改色地噤了声。

郦太医却矢口否认自己开了避子汤。籍安的速度也很快,将郦太医给的方子让所有太医过了目,众人皆道是调养气血之用。

而太医院的簿子上,详细记录了郦太医抓取过的药材,也与药方上一一对应。

顾静姝忽地淡淡道:“方才这宫女不是也说了,她曾去宫外的药材铺里买了避子的药材吗?想来是这个缘故。”

纤苓不知郦太医开的避子药材是假的,但在宫外买的,约莫是真实的。即便不能达到避子的效果,那些药材也大都是寒性、化血的。

她挑了挑眉,“若郦太医所言属实,那这宫女真是胆大包天!”

此时跪在殿内的承光宫宫人们都了解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以杪夏为首,皆表现出大为震撼的模样。

“纤苓,亏得娘娘那般信任你,你竟敢构陷娘娘!”

杪夏怒不可遏,若不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她怕是下一瞬就要去对纤苓拳打脚踢了。

沁婕妤不紧不慢地道:“一个宫女,哪来的胆子陷害昭仪娘娘?只怕背后有人指使,有靠山,有倚仗,否则,哪会背叛昭仪娘娘?”

作为一个奴才,谁不盼着自家主子步步高升。谁都看得出来,姜令音前途似锦,这个时候,作为姜令音倚重的宫女,竟当众背叛,除了没脑子,就是她受了旁人的指使,所衷心的主子另有其人。

几乎所有人都有视线都开始在姜衔玉和瑾妃身上转悠。

在这宫里,只有三个人比姜令音位分高。除了这二人,还有不在场的淑妃。

那么,她们的嫌疑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