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第两百二十三章第两百二十三章……
单天章实习结束返校那天,郑红玉的工作刚刚确定下来。
学校方面已经出了通告,郑红玉正式成为首都大学的老师,是任课老师,而不是助教。
正常教学活动,几乎停滞了十年,学校老师青黄不接,这批学生毕业,很多优秀的佼佼者都被吸收进了学校这个队伍。
因为郑红玉学历高一级,履历又丰富,在大家都还是普通教师的时候,郑红玉直接就是副教授。
如果郑红玉没有提前毕业,然后考上研究生,平时成绩也优异,就算成功留校,也肯定是苦哈哈的慢慢熬。
从普通教师到副教授,中间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努力。
而郑红玉选择提前毕业考研究生,是其中最便捷的一条路。
工作终于定下来了,郑红玉感觉轻松了一大截。
后面精力就可以多放在财务公司那边一些了,袜子厂也在稳步扩张,等李梅梅处理好学校的事,就能过来全权接手了。
等财务公司发展的差不多了,就可以着手准备出国留学的事了。
念书方面,郑红玉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顶多两年,就能博士毕业回来。
到时候又是博士,又是留学回来的,以后评职称什么的,就很占优势,这是她替自己规划好的工作计划之一。
本来这样的喜事,肯定是要大家一起聚一聚的。
但是凑不起来,太忙了,每个人都很忙。
单天章他们马桶厂接到了两份大单子。
就是和单天章那块地一拍拍卖的另外两块。
最大的两块大老板是要建商场,大型商场,小点的三块,包括单天章那块,都是建的小区房。
不管是国外还是港城,商品房都不是陌生的东西。
人家资金雄厚,又有经验,在单天章前面完工也不会让人意外。
对方之前肯定是有熟悉的合作商的,但那些马桶厂又不在首都,甚至都不在首都附近。
陈政他们去推销的时候,样品也拿了。
质量不差,价格还优惠,而且厂子就在首都,还有售后服务。
权衡利弊后,总之,除单天章那块地以外的另外两块面积小一点的地盖的房子的马桶订单,都被拿下了。
对方的绿化面积,楼间距显然没有单天章预留的多,两个老板都是港商,估计是沿用了港城那边大部分商品房模式。
所以土地利用率格外高。
比单天章拍下的地面积要小的,得房率和单天章差不多,比他的面积要大一些的那块,能卖的房子就更多了。
两边下的订单都是马桶,不管是公卫还是主卧里面的卫生间。
不像单天章那边,房间里的卫生间才安装马桶,只要是公卫,安装的都是蹲坑。
两边订单加起来的数量,差不多是单天章的三倍了,可想而知,人家的土地利用率多高。
但也正因为了解了两边房子的布局,单天章反而不担心一下子出来三个小区首都的房子饱和了。
双方的受众不一样,他砸进去那么多钱,空出来那么多地搞绿化,可不是用来做慈善的,到时候他这边的价格肯定要比另外两个小区的要高。
首都那么多人,有钱人多的是,大家各有各的受众,不算竞争关系。
人家有钱有人,速度快多了,有几栋的马桶都可以入场了,单天章那边整体框架才刚刚弄好,墙还没开始粉刷水泥地第二遍也没开始呢。
至于家里其他人,摆摊的摆摊,开店的开店,开厂的开厂。
不是一直在忙,而是凑不起来。
今天你能抽出时间,但是另外一边又不行,明天他能抽时间了,你这里又开始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今年过年大家想回老家过年,所以都尽量的在年前把事情都处理了。
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事,现在通告了,但上课怎么也得等过了年,新的学期才能上课了,过年的时候一起庆祝也可以。
毕竟家里同一年毕业的,不止郑红玉一个人。
除了单天章不打算要学校分配工作,郑美玲则是分到了一个高中,距离有点儿远,骑自行车到郑红玉家那边要二十五分钟左右呢。
不过学校是好学校,很多学生都要托关系去的那种重点高中。
郑美芳则是在一家医院实习,她是学医的,在大家都毕业的时候,她依然还只能实习。
不过,上学期就在那里实习了,表现的很不错,带她的医生都挺喜欢她的,后面没有意外的话,等毕业了估计也是留在那个医院的。
至于郑美琴,则是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之前实习的单位,首都电视台。
没错,就是电视台。
现在电视普及率不是很高,去电台的要求比电视台的还要高,郑美琴也算是捡了一个漏吧。
寒假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放假第一天郑红玉就去袜子厂那边视察情况。
正好遇到喜滋滋的孙妙,孙妙看到郑红玉,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小郑老板。”
郑红玉笑道:“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嘿嘿,老板,咱去办公室呗。”孙妙笑眯眯的说道。
郑红玉挑眉,看来孙妙那边是有大动作啊。
去到办公室,刚关上门,孙妙就神秘兮兮的拿出一份合同:“小郑老板,这是王老板的合同,你看看。”
郑红玉接过合同,一目两三行的看,很快就看到关键的地方。
“王老板想要美莎袜子在港城的独家代理权?”郑红玉惊讶道。
孙妙笑着点头:“没错,王老板不仅能在港城倾销咱们的袜子,还能出口呢,日不落那边,还有东南亚那边,他都有生意。”
“很好,优秀的人,待遇肯定不一样,孙妙,从这个月起,港城的订单的提成,暂时先提升到三个点。”郑红玉道。
港城的市场,都是由孙妙一手开发出来的,后面跟进,等王老板成为那边的唯一的代理商,出货量肯定要翻好几倍,三个点的提成肯定不够。
对这种能员干将,后面肯定是要给分红的,具体给多少,怎么给,还需要和姚雪依她们商量一下,所以只能暂时把提成提到三个点。
很显然,孙妙也听明白了郑红玉话里面的意思,抿了抿唇笑道:“嘿嘿,谢谢小郑老板。”
在她差点活不下去的时候,是美莎给了她一个喘气的机会。
三个点的提成其实已经很高了,毕竟不是利润的提成,是营业额成交额的提成。
这中间,成本,损耗什么的,她都不用t承担风险,三个点是真不算低了。
但既然老板那么大方,嘿嘿,那她肯定不会拒绝的。
郑红玉又仔细看了看合同,既然是一个片区的独家代理商,那肯定是要优惠的。
每一种款式的袜子的批发价基本都是最低的了,但同样的,对片区的唯一代理商也是有要求的。
上面写了,王老板享受了片区唯一代理商的优惠,每个月的进货量最低不能低于多少,每年总的进货量最低不能低于多少,这些都是有要求的。
按照合同上面的数字,郑红玉算了一下,哪怕其他地方的市场都丢了,光靠王老板,她们袜子厂也能茍延残喘好几年。
这种重量级的合同能签下来,它的功臣,孙妙同志,肯定不能亏待咯。
郑红玉看了下时间,下午点两人应该就到了。
学校毕竟都放假了,两人直接坐飞机过来,不用几个小时。
李梅梅和姚雪依根本想不到,一下飞机就有这种惊喜在等着她们。
“之前孙妙放弃了十万块,我还替她可惜,想着十万块啊,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挣回来,现在看来,孙妙眼光比我远多了。”李梅梅感慨道。
郑红玉笑道:“你是没站在她的角度,要是换了你,你大概率也会放长线的。”
兜里只有几千块钱,又不想错过风口的时候,李梅梅都敢直接想到开厂的事,这样的性子,有什么豁不出去的。
姚雪依啧啧了两声:“我爸还一直把咱们的袜子厂当做小打小闹,这下看他怎么说,咱们的袜子,不仅卖到了港城,后面还要出口呢。”
“先说一下给孙妙股份的事,能员干将咱们都不能小气了,不然厂子是走不远的。”郑红玉道。
人家有能力,有人脉,还有渠道,想要另起炉灶也不是什么难事,毕竟袜子这玩意儿,又不是什么不可代替的产品。
姚雪依和李梅梅点头:“我们一致觉得,股份咱们三个平摊,一人拿出百分之一来。”
加起来就是百分之三了,这是原始股,着实不算低了。
再加上她本身就还有百分之三的提成,加上股份分红,每笔订单到手的提成其实可以算成是六个点了。
一百万的订单,到手六万的提成。
当然,算肯定是不能这样算的。
提成的三个点就是成交额的三个点,但是分红的三个点,那是利润的三个点。
郑红玉道:“既然都没有异议的话,那就这样决定了,咱们各出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