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她什么人,管她从哪里来的,管她为啥要借住,族长爷爷总不会害自家的吧,再说爸妈都答应了,总不会有问题的吧,她快速拿定主意。
连忙扬起笑脸来,赶紧说道,“你来住我们全家肯定都欢迎的啊,你是族长爷爷家的亲戚,那就是我家的亲戚了,我刚才就是惊讶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小姐姐,一时看呆了,实在是从没见过这么好看的。”
虽然上一世流连互联网的她啥美女都见过,可这不是古代嘛,实在是难得见这样的,另外现在她不就是个小村姑嘛,说这话符合她的人设。
老实说,这小姑娘比她上一世要美的,尤其是浑身的气质更温婉端庄,典型的大家闺秀,一看就是家世不俗的。
而汤若芙被她直白的夸赞惹得红了红脸,没想到对面看着普通的小女孩,说起话来整个人就显得灵动多了,颇有几分活泼可爱。
再听人家态度欢迎,心情稍微放松了一点,连忙说道,“那好呀,趁天色还早,我们赶紧过去你家吧,今后还请多有麻烦你家了。”
另一边汤望河正好提着两个大木箱子从里屋出来了,都是汤若芙带过来的行李物件,已经精简了又精简的,还是装了满满两大箱子。
汤小米连忙迎上去,“族长爷爷,你赶紧放下,我来提吧!”实在是看不过眼一个老人家提。
汤若芙也后知后觉地跟上去,想着一起动手。
可还没完全接过来,就压得汤小米一个趔趄,好重啊,她忘了自己如今的力气,本想体现下尊老爱幼的,此刻只得尴尬一笑。
汤若芙自然也提不动,她虽然年纪大一些,但从来没做过活计,这些向来是家里下人帮忙代劳的。
这次出来,可没有办法带下人,她已经有觉悟什么事都要学着自己动手了,但还是力有不逮。
“哎呀,你们两个小姑娘客气啥,赶紧的,我们出门过去吧。”汤望河说着提着健步如飞往院子外面走去,他做惯了农活的,这点重量算个啥,留两个小姑娘亦步亦趋跟在后面。
-
一路脚步匆匆,快速就把人加行李送了过去,此时天色都还没有大亮,村里众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一行。
汤望河只私下里交待好汤若芙低调点,没事自己少出来,真有事让小米多跑腿,然后便就离开了。
“这,你先在这里歇息一下?我爸妈再过一会儿就回来了。”汤小米先把人带到自己房间,不知道聊点啥,实在是完全不了解,好多话也不知道该问不该问。
她们家显然要把人安排到隔壁空出来的那间房里的,但还得等她爸妈回来了好好收拾下,里面的架子床因为没用了所以竖起来搁在墙角了,需要放下来重新铺好床,她力气小挪动不了,现在就只得让人暂时在自己屋里坐一下。
汤若芙点点头,一路走得急,她有点喘息了,的确需要休息一下,捧着汤小米端来的竹筒杯,坐在床沿上小口喝着温水。
汤小米见状,便自行去后面忙活了,后院的药材别烤坏了,得赶紧再去翻一下。
这五百文只说食宿,可没有陪玩陪聊吧?她如是想着,一边脚步匆匆就往后院熏棚走去。
只留汤若芙捧着杯子拘谨地待在屋里,她四处打量了一番后,觉得这房间还真不错,虽然样样都简单,但胜在有整洁大方,甚至以她颇具审美能力的眼光来看,可以说有几分古朴无华,只觉得简朴而温馨。
尤其是箱子柜子等可以收纳东西的地方不少,所以整个房间丝毫不显凌乱。
并且墙上面还专门开了窗,上端设置得支起来了,让早上的阳光一点点充分照了进来t,只显得屋子里更加敞亮。
虽然墙壁是竹子、房顶是茅草、地下是泥土,却比昨天在河大叔家住的房子要好得多,她心里默默评价道。
汤望河家虽然是砖瓦房,但是房间遵循的传统样式,没有开大窗,以至于屋子里面的光线和空气都不太好,加上只摆了一张床,也没别的家具,就愈发显得简陋,肯定不如汤小米这间精心布置过的闺房好。
只是这房间肯定比不上她从小住到大的那间,不说雕梁画栋,那也是古色古香,只是事到如今,她也没什么可以挑拣的。
又坐了一会儿,汤若芙只觉得手脚都坐得不自在了,实在忍不住,循着声音也出门去了。
见到汤小米正在药棚里忙活,观看了一会儿,才试探性地问道,“小米妹妹,需要我帮忙吗?”
汤小米从上至下打量了她一番,只觉得她不是干活的样子,不过想想自己穿越前估计差不多不像干活的样,现在不啥都会干了嘛,所以就干脆让她进来帮忙了。
倒不是她恶趣味,而是觉得汤若芙实在和这里环境格格不入,想了下大家不都讲究一个体验感的嘛,刚好给这看上去就是大小姐的汤若芙,一个体验下民间疾苦的机会。
药棚里正在烧火,一进去直熏得汤若芙眼睛直流眼泪,可看边上汤小米适应良好的样子,只得拼命适应忍住。
直等眼睛适应了,她再按照汤小米的讲解去翻药材,长条的当归,需要把须子捋平顺,然后不断打滚翻转。
哪里知道看上去好好的当归,手一摸上去,直接双手变黑,再用手一擦眼睛,大小姐瞬间就成了一个小花猫。
让汤小米觉得颇为好玩,再见她竟然能忍住没出去,还稍微惊讶了一下,这娇滴滴的地主家大姐姐,没想到竟然还挺接地气多的,不由得默默点点头。
可下午时候,当汤小米知道这位汤若芙的身份背景的时候,不由得为自己早上的促狭而羞愧。
实在是这位小姑娘的经历,挺让人心生同情。
-
(三)汤若芙//
汤小米还是中午吃完饭后才知道这位汤若芙到底是何许人也。
原来竟是彭城主支汤显通的嫡亲幼妹。
她虽然爹娘早逝,但几个哥哥都算有出息,尤其大哥汤显通科举及第后一路做到一州别驾,算是一州高官了,跟着大哥大嫂长大的她,从小算是锦衣玉食,娇养长到现如今十五岁。
因为长相非常端庄好看,德行也好,娴静文雅,可以说是“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在彭城内颇有美名。
至于这样一位娇养在深闺的大小姐,为什么会孤身一人出现在上河村这样一个偏僻之地,则不得不提到彭城的王氏家族。
王姓是中国最常见的姓氏之一,也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著名的王氏家族。
比如魏晋时期的琅琊王氏,是中古时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门望族,素有“华夏首望”的誉称。
琅琊王氏的家族成员在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成就和影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书圣王羲之。
另外在政治方面,琅琊王氏和司马家一同治理东晋天下,地位完全不低于东晋皇室。
再比如隋唐时期的太原王氏,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列为五姓七族高门,出过十一位宰相和三位皇后。
另外还有东海王氏、陈留王氏、汝南王氏、祁县王氏、晋阳王氏等等,均在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如今大梁,王氏家族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其中著名的一支有王重荣一族,他与大梁的开国皇帝朱温有在长安并肩作战的交情,先后担任过河中节度使、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等。
可他性情暴虐、执法严酷,最后被部下围杀,他这一支就逐渐没落了。
另外著名的还有王审知这一支,他和两个哥哥王潮、王审邽在唐末便靠勇猛打下不俗家业,官至检校太保、刑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尚书省右仆射、威武军节度使等。
只是在唐昭宗时期,他们这一支便去了福建,逐步经营逐渐占有了福建全境。
后梁建立后,朱温也无法撼动他们在福建的势力,只得加封王审知为中书令、闽王,任由他们坐镇一方。
第三支著名的是王彦章王大将军一族,今年被晋为“开国侯”,此时正率领大军与晋国军队在黄河两岸拉锯战斗,算是当前大梁境内最显赫的一支了。
而彭城王氏家族,虽没有上面这三支显赫,却在徐州境内颇有影响力,并且据说他们和上面的王大将军一族有点什么关系,一时徐州众人更不敢惹他们。
对于王氏这样的大族,彭城汤氏自然是全力交好的,尤其汤显通还在王氏子弟也就是如今的王州牧手下做事。
而这交好的重要手段之一便是联姻,通过婚姻结两姓之好。
刚好王氏家族看重了素有美名的汤若芙,主动找了中人下媒定给了自家子弟,也就是王州牧的亲幼弟王子仪。
这王子仪比汤若芙大两岁,长相人才都还不错,又是家里的嫡幼子,颇受宠爱,哪怕不看他背后的王氏家族,也算得上很好的青年才俊,因此汤显通他们自然欣喜地接受了这门亲事。
这也是为什么汤显通升官较快,且和王州牧一直关系还不错的重要原因了,可以说是沾了妹妹这门亲事的福了。
可是事情坏也就坏在这亲事上。
几个月前,王子仪突然意外受伤,汤家去看没有看到人,但打听到伤得很重。
眼看性命垂危,王氏家族便想到了冲喜这一招。
到这时,汤家还不敢得罪王氏一族,毕竟自己一整个家族都要在彭城讨生活,再不情愿也只能含泪答应把汤若芙嫁进去,心里也想着万一病好了还能继续佳缘。
可是还没来得及嫁,这王子仪便药石无医一命呜呼,竟然就这样直接死了。
按说人都死了,这成亲一事自然作罢,最多汤若芙给他守几年,几年后再悄悄低调议别的亲罢了。
奈何王氏家族强势惯了,竟然要求汤若芙按照之前的安排,维持原定日期,也就是一个月后继续嫁过去。
那天王州牧来找汤显通,说的便是这个事,直气得他双眼通红,却不敢当场发作。
“竟然要芙儿嫁给一个死人!然后给一个死人守一辈子活寡!”回到家里关了大小门,他忍不住大发脾气。
汤若芙比他年纪小很多,自幼聪慧且懂事,又长相非常漂亮,自己和妻子简直把她当女儿一样如珍如宝一样养大。
本以为给她寻到了好亲事,哪里想到竟然有这样的遭遇。
“那能怎么办?这彭城可以说是王氏只手遮天。”他妻子小李氏擦着眼泪哭问道。
“嫂嫂这话,难道是想让妹妹嫁过去嘛!”汤显通的二弟汤显达忍不住站起来大声质问道,他对这个妹妹也是感情颇深,听小李氏这样说,自然生气得很。
“我…我…我哪里有这个意思!二弟莫要乱说!芙儿也是我从小宠着长大的,怎么忍心!”小李氏顾不得哭了,涨红了脸大声驳斥道。
只见屋里全是他们这一族的重要人,包括汤显通两兄弟两妯娌,以及其他各房的当家人,十来个人均六神无主起来,实在不知道如何应对处理。
王氏家族不敢得罪,可让他们卖妹求荣,又实在是过不了良心关。
他们这一族人还算是团结友善,做事还是有底线,对家族内的女孩子并非完全当物件一样对待的。
眼见众人为难,懂事的汤若芙擦了把眼泪,站出来说道,“哥哥嫂嫂们,我还是嫁吧!为了家族的安宁,不然…不然…这王氏我们怎么得罪得起。”
她明明才十五岁的小姑娘,心里恐惧得很,却强忍住站出来如此说道,转头四顾养育自己长大的兄嫂和一直照顾自己的族亲们,心里愈发坚定。
听到这话,明显有人意动,她能嫁进去自然最好,既不得罪王家,还能维持和王家的姻亲关系。
可以说苦她一个人,有利全家族。
“不行!小姑你不能嫁!那王子仪都死了,你嫁给谁!嫁给一个牌位吗?!那里就是个火坑,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你跳进去!”汤显通的大儿子汤承诺站出来大声拒绝道。
“就是!我们全族这么多好男儿,竟然连小姑一个弱女子都保护不了,t还有何颜面见先人!”汤显通的二儿子汤承言也激动地大声应和道。
两兄弟都十多岁懂事了,被允许一起进来议事,他们和汤若芙一起长大,感情非常要好,眼见着如此情势立马站出来强烈反对。
汤显通听了儿子们的话,想到母亲临终的时候,拉着自己的手交待自己要照顾好芙儿。
那时候芙儿还小,才五六岁,是母亲最为放心不下的。
当时自己可是亲口答应要照顾好她的,如今难道真的要眼睁睁把她送入火坑吗,那自己真的有什么颜面去见爹娘、去见列祖列宗啊!
可一边他又是全族的族长,王氏逼迫得紧,隐隐有要挟之意。
他忍不住禁闭双眼,脸上全是痛苦挣扎之色。
还是他三弟汤显仁站出来冷静分析道,“如今事情,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只以为芙儿照常嫁过去便能息事宁人。”
“据说王州牧爹娘非常宠爱这个王子仪,如今人去了,还要拉着芙儿嫁过去可见一斑。”
“可是今后只要芙儿存在,就是在提醒他们死去的王子仪,岂不是看到一次伤心一次,说不定还会更加迁怒我们家!”他分析道。
在场好几个和王氏打过交道的不由得点头,他们一族的确如此,向来是行事霸道,谁惹他们不快了,恨不得置之死地的,就是这样阴毒的人。
你是他们亲戚还好,一旦维持亲戚关系的那个人不在了,那他们的态度估计得截然大变。
设身处地想一下,芙儿嫁过去,估计就像一根刺一样,时不时刺在人爹娘心上,能讨到好才怪,不知道会怎么磋磨芙儿呢。
“是这个理,除非芙儿给他王子仪陪葬,否则不能平息他们的迁怒!”汤显通道,说完眼神凌厉地看向屋内众人,“难道你们要芙儿去陪葬吗?!”
“那我们徐州汤氏将永远擡不起头,被所有人戳脊梁骨!”他厉声说道。
在场众人自然全部都不敢反驳,人活着去冲喜还说得过去,这人死了他们还把女儿嫁过去的话,知道的人说他们被逼无奈,但大多数估计只会说他们汤氏一族卖女求荣。
这恶劣的名声一旦传出去,今后定然所有人谈到徐州彭城汤氏都是这一耻行,全家族都将受累。
“是啊,名声坏了,与灭族无异啊!”汤显通的小叔站出来痛心疾首道。
他是在场年纪最大的,说话很有份量,众人听到这话不由得沉思起来,最开始意动让汤若芙嫁过去的人,也开始动摇起来。
汤显通在屋里焦急地快速踱步,边思索边说道,“况且,如今远没有到灭族之灾的地步,我们本就是受了那王子仪之死的迁怒,只要能平息他们的迁怒,应该能把事情圆过去。”
遇到这种无妄之灾,无论怎么做都会惹王氏不快,那何不保下自己人呢。
众人不禁都点头同意。
“如今王氏接连来要人,眼见着距离婚期就一个月不到了,我们得早做打算。”汤显达说道。
“我们把小妹送走吧,不然王氏真的能干得出进门抢人的事情!”汤显仁提示道。
“对对对,我们把小姑送得远远的,对外只说人不见了,要人没有,看他们王氏拿什么去成亲!”汤承诺无赖地说道。
大家又赶紧合计起来,最终还是决定赶紧把汤若芙送走,只说人自己逃走了,然后他们尽早请各方中人来说和一下。
至于后面的迁怒,再想其它办法平息好了。
“我去找一下我同年,让他们居中调停一下,你也回去找一下岳父,大家说和说和。”汤显通对妻子交待道。
他有几个感情颇好的同年,当初一同考进进士有几分交情,目前官职都很高,打算请他们出面去找王氏说和。
另外他妻子小李氏出自徐州李氏家族,也是当地颇有名望的大家族,找他们居中说和一下。
不知道有没有用,总是要试一下,一时众人分头忙了起来。
再然后便发生了之前那一幕,汤若芙被悄悄送走,直接送去了百里之外的偏僻的上河村。
上河村汤氏族人们都是心软的人,亲眼看到汤若芙这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尤其自己这一族或多或少都受了她们家好处的,更是没办法眼睁睁看着人回去送死,自然都满口答应保守秘密,让人好好在自己村里藏好。
现在只盼着彭城那边事态尽快平息,然后一切恢复正常。
而彭城那边,现如今正一团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