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40章三合一(长期规划、筒车……
(一)长期规划//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动荡时期。
北方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周、后汉五个政权,所以称为“五代”。
而南方并存十余个割据势力,包括南吴、南唐、南楚、南平、南汉、吴越、闽国等,所以称为“十国”。
虽然整体上南北都有动荡,但局势却有所不同。
其中北方显然要更为混乱,先后经历五个政权,一个又一个短命的中原王朝,在一片厮杀过后的血泊中登场。
短短五十三年时间,走马观花换了十四个皇帝,平均每个皇帝在位时间不足四年,大多数还都是通过政变上位的。
可以说是兵变不断,战乱连绵,烽烟弥漫。
各个皇帝为了能够增强自己的统治力,不断掠夺地方的财富,以此保证军队的归附性和强大的作战力,横征暴敛达到越来越严重的程度。
现如今的大梁仅是整个北方五代的开局,后面跟着后唐、后晋、后周、后汉,可以想象的是会越来越混乱。
反而是南方的十国要相对稳定一些,不同于五代是接替的政权,十国是同时存在的割据势力。
这些政权虽然规模较小,但经济文化发展较为繁荣,社会也相对安定。
其中与徐州接壤的是南吴,存在于902年至937年,占据现代的江苏、安徽、江西和湖北等省的大部分地区,直到937年被大臣李昪篡位。
李昪篡位后,在此范围内建立了南唐,而南唐的国祚延续到975年才被北宋赵匡胤所灭。
从南吴到南唐,这一大片地区,中间虽有政权交替,但整体还算平和,篡位过程中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所以从902年到975年,整整73年,南吴/南唐都可以算作是当时南方较为稳定繁荣的一个割据政权。
继续南下,则是闽国,其统治区域与现代的福建省大致相当,是一个以海上贸易为主的国家,与东南亚各国有着广泛的联系。
再往南,则是南汉,其统治区域主要包括了现代的广东、广西两省以及海南岛和越南北部的部分地区,以农业为主,佛学文化比较发达。
总体而言,整个南方政局相对都还行,虽然各有各的问题,以及最终都会被北宋灭亡,但至少都有几十年的大体和平时期。
够他们一家三口平安生活到老了。
正是通盘考虑了这些,所以汤小米一开始便想着自家人先南下去南吴,找个大城市过市井小日子。
她看好的有南吴的金陵府、江都府或者江宁府,都是后世闻名的大城市。
这几个地方和徐州都同属江苏省,现代坐车一两小时就能抵达。
但在如今的交通条件下,要顺利过去可实在是不近便。
哪怕有水路,中间还需要多次换河道,切换过程中太多变数,整体下来再快也要折腾将近一个月。
且水路有水匪,陆路有山匪,他们一家带着这么多孩子,实在不安全。
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汤小米便想要全族一起动身,大家路上互相照应更为安全。
可是族人们没有感受到迫切感,轻易说服不了他们一同南迁,时间上估计就会很延后。
好在通过这两个月的折腾,除去给村里人开的工钱和收购钱,他们家预计能纯利润赚到一百五十两,约等于现代的三十万,购买力甚至更强,妥妥一笔巨款了。
这下子全家人的心思就活络起来了。
陶秋菊和汤大强率先想到的是,用这笔钱增强自身武装力量,除了自己砸钱好吃好喝和加大训练之外,便还有花钱打造族里的保安队。
胆子最小的汤小米则直接提议,干脆花一百两请一队保镖,护送自己全家去到金陵算了!
一家三口目标都是为了活得更好,但是因为年纪阅历不同,处事方式不一样,意见出现了分歧。
汤小米年纪小,经历的事情有限,尤其这辈子才十岁的小身板,只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遇到事情率先想到的是逃离。
而汤大强和陶秋菊现代都活到五十多岁,经历的事情足够多,想问题也更深远,现在更是年富力强,思维自然就完全不一样。
他们深刻知道逃跑并不能解决问题,跑得了一时,跑不了一世,必须化主动为被动,武装自己才能在乱世中保全自己。
一时三人就闭门激烈讨论起来。
“我们雇人保护走了,那族里人呢?”汤大强问道。
“先保证我们一家活着吧,不然越往后局势越乱,别到时候自身都难保!”汤小米急得口不择言地说道。
“那汤甜甜、汤欢欢和汤凤儿她们,你忍心就这样扔下她们走了?”汤大强继续问道,他知道女儿并不是无情无义不管不顾之人,所以拿了她身边亲近的人反问。
果然,汤小米沉默了,她日日和这三个小姑娘待在一起,接触越多感情越浓厚,眼睁睁看着她们留在此处遭受战乱吗?她只觉得于心不忍。
可是带上她们三个的话,就要带上她们三家人,她们三家人又各自有亲人,说来说去还是要说动全族一起走。
善良和自保两种思维极限拉扯之下,她不禁急得满脸通红。
陶秋菊瞪了汤大强一眼,责怪他不该这样逼女儿,转身握住汤小米的手柔声说道,“小米,你这样考虑没错,我们必然是要先保存自己,我们不是救世主,救不了所有人。”
汤小米不禁擡头看向亲妈,只觉得找到了知音,是吧,是吧,我们救不了所有人的啊!我们自己先跑吧!
可陶秋菊又转折道,“但是,你爸说的也没错,我们还是得考虑族人,不仅仅是出于善心,而是如今无论我们一家去哪里,有一整个宗族抱团在一起,才能更加安全,这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她耐心分析道,“哪怕你明确记得南吴和南唐的各个大的历史节点,但小的细节肯定很多不知道,我们一家贸然过去了,遇到事情肯定孤立无援,岂不是也要冒风险。”
“现如今,无论如何做,都是无法确保安全无虞的,我们只能说不要让自己太被动,而是要学会在困境中保持主动,不断提升自保能力。”
在亲妈的耐心劝说下,汤小米逐渐冷静了下来,不禁点点头承认确实如此。
因为徐州即将战乱便逃离徐州,那去了南方,又遇到新的问题了,还是逃吗?
逃得了一时,逃得了一世吗?
现如今时代背景之下,哪怕去了相对稳定的南方,但真的有一个可以供全家人平安无虞生活的乐土吗?
只有通过化被动为主动,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未来,而不是被外部因素所牵着走,汤小米沉思一会儿后,便想通了这一点。
而现如今,正是一个可以掌握主动权的好时机,族人们靠谱,自己一家在族人中声望越来越高,手上又有了一点钱。
一旦自己一家直接南下了,可就难得再有这么一大群可以信任的亲戚族人了,那时候再想化主动就更难了。
她不禁看了眼年轻且神采飞扬的亲妈,再看一眼年轻力壮的亲爸,终于下定了决心,“那我们最好的选择,便是带着族人们一起去南边找个地方,低调发展势力,争取能割据一小方。”
陶秋菊点头。
汤大强点头。
显然两人早就有这种考虑,到他们这个年纪,说实话已经没什么怕的了,穿越后反而重新找回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激情。
只是他们最在乎的还是汤小米,汤小米还小,他们不想把她拉入危险之中,所以一直就没提。
心中有爱,就会更害怕。
但心中有爱,也会更勇敢。
一t家三口手握在一起,眼神里均是坚定和果决。
这条路不好走,但一家人在一起,再难也能坚强勇敢面对,三人的手不由得握得更紧了。
“嗨,既然长期目标已经说定,那便从眼前开始行动吧。”陶秋菊活跃气氛说道。
汤大强和汤小米连连点头。
当前最主要的还是要把这一批药丸制作完,并顺利的把钱换回来。
第二天一大早,村里又热火朝天忙活起来,只是大家的心情不复前段时间的轻松愉悦,多了几分沉重。
实在是这个冬至节一过完,出现在眼前的糟心事太多了。
明年春税加一成。
明年春耕后征兵。
恶匪还在本县出没。
另外自从半个月前下了一场雨,便再也没下雨了,眼见着地里的麦子都要缺水了。
哎,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唉,这日子还要继续过啊!
全村的劳动力分成了三拨,一拨投入到制药工厂,一拨组成了巡逻护卫队,一拨则忙着地里的农活。
冬小麦虽然是耐旱植物,只需要少量的水分,土壤只需微微湿润就能生长良好。
但在其生长过程中还是需要适量的水分,否则可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过度缺水会导致冬小麦的生长速度减缓,株高降低,叶片变小,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眼见着大半个月没有下雨,大家就都忙着灌溉起来。
幸好当地水系发达,河里的水位还没有明显下降,近一点的田地就可以挖渠引水去麦田里,然后再人工浇灌。
但地势稍微高一些的,水流不过去,便只能肩挑手提去灌溉了。
一时三方都忙碌起来,要不是寒意逐渐加强,整个村子感受不到猫冬的气氛。
-
(二)筒车//
且说巡逻护卫队这边,最近土匪惹得大家风声鹤唳,上河村四人便不再去大湾训练。
而是组织起族里的部分青壮组成护卫队,汤大强和汤显山各带了一队,每队各十人,进行基本的防御训练,以应对突发的土匪袭击。
另外还在在村庄周围建了一些防御工事,增强村庄的防御能力。
在这之前,为了感谢汤显甲他们前段时间的无偿带训,汤大强还带着几位族人,给大湾免费修了一座水力磨坊。
大湾汤氏众人均是感激不已,之前他们可都要走小半个时辰去上河村村口磨米,费时费力得很,能在自己村里就有一个磨坊那实在是太好不过了,尤其还是水力磨坊。
可以说,又刷了一波大湾汤氏众人的好感。
过去两个多月,他们几人基本上日日都会过去大湾训练一个时辰,和大湾汤氏族人们都混了个眼熟,相处颇为融洽。
另一个好处,就是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几人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汤大强只觉得自己的手脚灵活多了,身材也更加结实有力,脱下衣服便能看到肌肉线条分明,妥妥的壮小伙一枚。
而且在训练效果和气质加持下,整个人看上去挺拔多了,哪怕穿着最简单的褐色麻衣,配上整齐的发髻,远远看上去就会会让人觉得气质不俗。
汤小米甚至觉得他爸如今这形象,把胡子剃干净,再减个好看的发型,换上运动休闲服,说不定还能装一装大学体育生,毕竟人家才二十多岁。
可是配上满脸的大胡子,和那糟糕的发型,整个人就显得老气多了,看上去三十多岁的样子。
可惜汤大强觉得这样气势更足,方便行事,愣是不让女儿给自己搞什么形象改造。
不过到底还是运动改变了很多,难怪上次宋老爹过来,只觉得眼前的儿子陌生,可不就是和几个月前的原身大不一样了嘛。
另外汤承武因为年纪小,在日日锻炼和好吃好喝之下,变化更为明显。
首先便是个头飞窜,估摸已经有一米四了,远超过他这一年龄的平均身高,比同龄的汤显祖大儿子已经高一整个头了。
整个人也壮实了不少,已经快有一头中型猪重了。
上次汤大强找了称猪仔的称给几个孩子称过,汤承武是最重的,整整四十公斤。
而汤小米才一米二、二十五公斤,站在弟弟面前已经显小了,急得她每天多吃半碗饭,另外也给自己加大了训练,生怕自己今后是个小矮子。
不过和村里同龄的小女孩比,她倒不算是太矮小。
陶秋菊只得安慰她毕竟还小,只要好好吃饭,保持运动,今后长高一些应该是没问题的,毕竟父母的基因在这里。
汤小米这才松了一口气,每日吃饭和运动愈发认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