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58章 第 58 章 二合一(商量工分、初步……

第58章 第 58 章 二合一(商量工分、初步……(2 / 2)

没想到有了这样一种计算方法,多劳多得,公平得很。

汤大强摸摸头,这次这个主意可不是女儿背后说的,而是他自己小时候亲身经历过的。

刚才他只是大致提出来,具体还有很多需要细化的地方,比如男女小孩根据贡献不同都需要划分不一样的工分等级。

还有他提醒道,“这种方法,只是适合我们全族现在初来乍到的特殊情况,等房子建好,荒地开好,还是要恢复每家每户自行经营的模式来。”

因为同样是他的亲身经历,这工分制度时间长了,还是会有很多问题。

什么样的制度,都不如包产到户责任到户。

这可是经过历史检验过的,他没必要再去检验一次。

族里人听了这话,没有想太深,只以为是忙完共同事务后自然而然要分开。

转头就商量起来这所谓的工分制度的各种细化问题来,一时荒地中间的大篝火燃到半夜,领头的人围着篝火商量了半宿。

只是这里面不包括汤显通一大家,以及朱大户一家。

他们两家不会参与到这里面来,而是有自己的打算。

-

(二)初步计划//

朱大户家,跟着一起来到了西北角定居。

他家算是五口人,按照人口数量也分得了相应的地基,就挨着汤氏这一块。

他有钱,自然要赶紧把房子建起来。

房子样式他打算借鉴汤氏一族的,就是大院包小院,安全性更高。

不过商议一番后,他家到底还是没有与汤氏合在一起。

和楚童生一家彻底融入汤氏的情况不一样,他们一家和汤氏一族的关系只是近邻。

这样的关系,一开始还是不要搅合在一起的好,不然后面有什么事情,要再分开就更麻烦了。

倒不是想着会和汤氏处不好之类的,只是年长月久的,这很多事情难说,所以自然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汤氏一族也是如此态度,毕竟他们这边都姓汤,有什么问题还可以族长和族老们出面调停,朱家那边就不一样了。

种种考虑之下,朱大户计划道,“我就挨着你们最外面的院墙修,一开始不打算修太大,不过三个小院子,外面像你们一样围起来。”

“到时候两个孩子成家了,一家一个小院,我们几个老的一个,大家隔开各自过各自的。”他想得还算久远,已经想到了把孩子们都分出去后,自己带着一妻一妾快乐养好。

至于自家的营生,朱大户家既没有打算去开荒,也没有打算去南城门做工。

而他的老本行,便是买地经营田地,以及买铺子经营铺子。

至于买地,他特意问了衙役,说城外的不少地都可以买,价格也不算高,普通的荒地就一两一亩。

但是买来的地,就没有免税条件了,不管有没有开出荒来,第一年就要交税,且十税一。

现在来了金陵,人口稀少,他既找不到开荒的人,又找不到后续给自己种地的人,一时就为难住了。

除非工价给给得比城南工地还高,才有可能招到人。

但是给那么高,就不划算了。

而他自家人,两个淘小子压根儿别指望,珍珠也别指望,就自己和老婆子累死了,也开不了多少。

再说他和老婆子都多少年没干那种辛苦事了,现如今都一把年纪了,自然不会再去自我折磨。

所以这荒地,他只打算象征性地买一点,最多就百八十亩放在那里做个备用。

幸好这边的税低,十税一的话,百八十亩的地税,一年小十两,他还是承受得起。

不过这地想要开好再种下有出息,就不知道何年何月了。

所以他不得不另做打算,就琢磨起来自己家t的另外一个老本行,即买铺子经营铺子。

他之前在河口、龙口等几个镇上都有铺子,做什么生意的都有,开过酒楼、茶肆、粮铺、杂货铺、饭馆等等。

其中有赚有亏,总体下来还是赚的。

不过那时候他主要是自己提供铺子,然后想一门生意,接下来就请了相熟可以信任的掌柜去帮自己经营即可。

他自己只要每月去查查账,另外管理一下长期规划、把控下长远方向即可。

现在估计掌柜的也不好请了,他得像年轻的时候一样,自己重新想一门生意,然后自己去经营铺子了。

一时就打算去南城那边好好转悠下去,看看有没有什么生意可做,另外趁着价格低多买几个铺子。

而另外一边,陶秋菊也在计划买铺子。

她现在手上也不少钱了,三七止血丸净赚的一百五十两,和后面卖药方的三百两,基本上没怎么花,买了药材族里人都按照成本给钱了。

所以她现在手里有四百多两了,虽说比不得朱大户的财大气粗,但也算是很大一笔银钱了。

至少相对于刚来的时候,全副家当只有五百文,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换算了下,差不多相当于现代的一百万了,算是一笔启动资金了,她就打算做点投资规划。

所以这四百多两,除了留一些用来修房子的,其余的她都打算用来投资。

而这投资,她打算分为两种,一种是投向固定资产,田地和铺子之类的。

和朱大户同样的考虑,现在田地不宜太多,买了没人种还要白白交税,但铺子可以多买一些。

现在北城这边没得选,压根儿就还没建起来,就可以在南城那边去好好找找。

不过南城那边已经有不少人口了,据说一个小铺子最便宜也得小一百两。

她这点钱,要么买两个小的,或者买一个大点的,她得实地考察一番后才能确定。

“还得钱太少了啊!”陶秋菊不由得感叹,心里继续琢磨起来如何赚更多的钱。

她和汤大强想法一样,穿都穿了,自然不可能咸鱼过一生。

更别说她本来就是搞事的性格,现代那么好的医院工作她说辞就辞,然后一腔热血去创业,搞钱是一回事,更主要是享受搞钱的过程。

现在也是如此,尤其在这动荡的时代,只有足够多钱才能给自己一家更多的安全感。

所以南下一路奔波过程中,她都没有停止思考,想着自己接下来该如何走,如何把手上各种资源盘活。

汤小米听了她妈的这话,不由得惊讶地长大了嘴,由衷赞叹道,“陶总不愧是陶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爸要去做包工头,你要去做女老板,你们两都有光明的未来!我们家也将有光明的未来!”

陶秋菊拍了她一下,“别皮,你自己也要想想今后做点什么,现在还小,今后肯定还是要有自己事业的,哪怕来了古代,女人也要有自己的事业,不论赚钱多少,至少要是自己喜爱的,这样回首往事的时候才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悔恨!”

见她妈把《钢铁是如何炼成的》台词都搬出来了,汤小米赶紧应承道,“Yes,Mada!我一定在十八岁之前想清楚!”

她现在开了年开十一岁,还有七年可以好好想想,不急不急。

“那另外一半钱呢?投到哪里去?有什么想法不?”汤小米不禁继续追问道,想看她妈还有什么计划。

“剩下的钱,我就打算全部投入到制药产业上面去,我打算从种植到加工到销售,全产业链铺开。”陶总头头是道地说道。

之前因为时间限制,她不得布置药材种植。

如今后面有荒山了,时间又充裕,这另外一笔钱,则一多半打算投入到药材种植里面去,到时候发动了族人们种植中药材,自己按价收购。

其余的钱则开个小型药材加工厂,从炮制到成药,都自己做。

最后则是想组建一支商队,天南地北去给她销售药丸去。

只是这是长远计划,想要做大,离不开一番苦心经营。

如何盘活族里的资源,以及如何提升自己的武力值,另外如何在官面上有靠得住的靠山,都还需要一步步经营。

刚好女儿知道历史走向,所以她还要找机会去做一些政治投资。

只是这如果要做政治投资,需要的就不是一点点钱,而是很大一笔钱,以及很大的阵仗,她还需要从长计议。

要陶秋菊说,最好是汤大强能去考个科举,然后出仕最好。

但奈何他不是这样的人,做不来这样的事。

所以她只得把目光投向族里的其他人,汤显通自然就进入了她的视线。

这是一个颇有政治素养和政治抱负的年轻人,之前能够从小小八品做到五品的别驾,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只是这局大棋要如何推进,她还需要好好谋划一下,并且很多时候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现在她能做的,只是把荒山那边开好。

同时还可以去这里的后山看一下,看能不能挖一些成熟的药材回来,一部分用作种,一部分用来做原料。

然后尽早把小型的药材加工厂继续经营起来。

听到这里,汤小米只觉得陶总这规划之大,实在是让她叹为观止。

陶总,不愧是陶总!

不过她心里不由得为这样的陶总而骄傲自豪,也万分期待起来,想看陶总能在这乱世做出什么样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