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72章 第 72 章 二合一(徐府、小王氏)……

第72章 第 72 章 二合一(徐府、小王氏)……(2 / 2)

而边上的曹先生不知道他们所想,只继续介绍道。

说这扬州城由两大块组成,包括一个正方形的子城和一个长方形的罗城。

其中子城在北边,面积更小,更先发展起来,官衙多集中于此城内。

后来随着运河开通,扬州经济逐渐发展,又在南边新建了面积更大的罗城,现如今大小集市基本都是位于罗城。

两城紧挨着,但是中间隔着浊河和一道高高的城墙,把整个扬州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两大片。

他们下船的地方,正在罗城的正中间参左桥处。

三河在这里交汇,本最是最繁华热闹的地方,现如今却冷冷清清。

而沿着官河一路往北走,连路的商铺都关了门,全没有人。

北上到了子城和罗城交界的中书门处,只见城门紧闭。

显然出于疫情传播安全考虑,两城如今已经封锁了起来。

出示了徐家的令牌,才得以进去。

相较于子城那边城内的大小道路纵横交叉,构成了棋盘式的里坊布局。

罗城这边则要规整得多,四角设有角楼,城内有十字街,城四面各辟一门,十字大街贯通四座城门。

建筑也更为恢宏气派,不愧是官衙集中所在地。

只是同样有点过于冷清了,街面上只偶尔一两辆急促行驶的马车擦肩而过,其余见不到一个行人,各高宅大院都是紧闭门户。

徐府是这片占地最大的一块,且位于最靠近中书门的地方。

曹先生没有领着他们去徐府,而是把他们送到了徐府外的一处别院里。

只说此处距离徐府不远,一个小四合院,足够他们四人住了,另外还给他们留个四个护卫。

交代了几句先行安置,曹先生便脚步匆匆告辞离开了,他还有要事去办。

“不会就这样把我们撂在这里吧?”汤显甲担心道。

汤显通倒是不担心,安慰道,“放心,不会的,如今正是是他需要我们的时候,必然会找来的。”

如此四人才安心下来,开始归置行李,准备入住。

而另一边,徐府内,徐知诰自家所在的浮曲院内,王氏正在屋内快速走来走去。

徐知诰回来第一时间,就有人和她汇报了。

她虽然没有掌家,但在这徐府内经营得还算不错,消息通达。

知道相公肯定有要事要和公爹商量,她没有急于凑上去。

而是拘着两个儿子,安心等着徐知诰回来。

在她心里,相公回来了,一切问题便能迎刃而解,心里瞬间踏实多了。

可是这时,自己的心腹嬷嬷,竟然悄悄来报,说诰公子这趟带了个女人回来,由曹先生亲自带去了别院那里。

听得王氏一惊,不由得有些担心,难道相公去了趟金陵,有了外心?

哪怕她日日行事恭谨,勤勤勉勉,温柔体贴,做好一切贤内助该做的事情,并给徐知诰生了两个儿子,但还是忍不住胆战心惊且时不时焦虑。

只因为她的出生实在不太好了,是一个丫鬟扶正的,原名宋福金,现在人称小王氏。

原来,当年徐知诰娶的是升州刺史王戎的爱女,且称她为大王氏,而宋福金只是她的一个陪嫁丫头。

可是大王氏嫁进来后,却迟迟未能生育,心理t压力颇大,加上为徐知诰孝敬公婆劳心劳力,体质素来衰弱,最后竟然因为操劳过度而香消玉殒。

她去世后,不仅徐知诰惋惜,徐温都经常叹息。

可是王戎没有别的女儿了,为了维持两家关系,便索性将素来聪慧的宋福金扶了正,认了王戎做干亲,因此被称为小王氏。

小王氏上位后,事事比着前夫人,力求做到更好,更是一连着生了两个儿子,但是心底还是忍不住没有底气。

现如今听说相公带回来一个女子,还是曹先生亲自送去别院安置的,这心里不禁就多想了起来。

只能说给她传话的人,完全没有打听清楚情况,进去别院的除了一个女人,可还有三个男人,完全被忽视了,另外那个女人明显是妇人打扮啊。

另外则是不得不说,这小王氏还是不够了解自己的相公徐知诰。

徐知诰现如今满脑子往上爬的念头,哪里有精力和心情搞东搞西。

他一个野心家,完全没有闲情沉溺儿女情长。

当初娶大王氏,是为了联合升州王戎一族。

后来扶正小王氏,一方面则是为了继续维持与王戎一族的关系,因为小王氏到底也算是王家出来的,当初还是大王氏亲自安排她做妾的。

另一方面则是这小王氏素来聪慧,能够帮助他稳定好大后方。

其中,没有多少儿女情长,全是权衡利弊考虑。

而小王氏,显然如今还没有看透这一点,一边命人继续去打探,一边在屋里焦急。

一时担心相公是否变了心,一时又纠结要不要主动一点,主动大方说给他擡进房来。

所以等徐知诰和徐温谈完话,筋疲力竭回到自家小院的时候,正招了手想让两个儿子过来见面的时候,就听到小王氏说要给他纳小妾。

“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说这事?!”徐知诰不禁怒斥道。

小王氏不禁一阵委屈,实在是她也不想提啊,但是人你都领回来了,我不得大方一点嘛。

“那等忙完这段时间,我再行安排,只是暂时得委屈别院那位了。”小王氏心里委屈巴巴,嘴上说的话却是温柔贴心。

只听得徐知诰更为困惑,啊?什么和什么啊?别院那位是哪位?

再转念一想,想到曹先生把陶大夫等人应该是送去别院了,难道说的是陶大夫?

他不禁生气斥责道,“放肆!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那是我请回来的帮手,有男有女好几个人,岂是你说的那回事!”

小王氏被吓了一跳,连忙站了起来,一阵赔罪。

徐知诰见她形容憔悴,思及自己这段时间不在家,她替自己床前尽孝没少操心,这才稍微缓和了点语气,教育道,“你身居内宅,莫听人说风就是雨,要有自己的判断!”

小王氏不禁连连点头,心里一阵后悔不已,不由得更加谨小慎微起来。

而徐知诰见她认错态度良好,再见两个儿子走近,就放下了这茬,不再发作。

他这个人还是挺重情的,感念小王氏到底算是聪明大方和尽心尽力,另外也因为和小王氏相似的身世和经历,而对她多了几分怜惜,所以就没有多做责怪。

原来这小王氏,在幼年时期因为战乱与父母失散,成为一个流浪街头的孤儿,后来幸运得到王戎的眷顾,到王家做了婢女,和徐知诰确实有几分相似。

这边,小王氏听了他这话,才稍微放下一点心,连忙牵来两个儿子,和徐知诰请安问好。

徐知诰显然是非常注重孝道的,他自己对徐温向来就是以孝著称。

小王氏深知这一点,显然把两个孩子都教得非常孝顺爹爹,进来行礼问好非常恭敬,看得徐知诰又多满意了几分。

不过他到底时间紧,只交代了几句,又脚步匆匆离开。

按照刚才和徐温商量的,他接下去要做的还很多。

其中,更是要不少用到陶秋菊。

所以如汤显通所料,他们没有被撂在一边不管,不久后就有人找来了。

此时已经过去了三天,这三天他们都闷在小院子里,一步没有迈出去。

只差点要憋出内伤的时候,总算是有人来了。

四人赶紧整理好妆容,不说穿绫罗绸缎,但尽量都换了额外带的一套干净齐整衣服。

最近休息挺好,又梳洗整理了一番,此时看上去精神就不错。

尤其陶秋菊,为了出行方便,穿的是上衣下裤,在气质加成之下,看上去很是飒爽。

过来领人的成伯不禁偷偷打量,只悄悄猜测这女人莫不是个江湖人,一时好奇诰公子从哪里找来的这样的人,以及找来具体是做什么。

不过他没有问,只是专心把人往徐府主院领进去。

而徐知诰正在徐家主院,他让徐温挥退左右,悄悄说了陶大夫的事情。

不过徐温和他当初的反应一样,能治疗瘟疫的神药?还是个女大夫制出来的?她还会制其它很多药?什么跟什么呀?满脸都是不信。

一时不禁疑惑地看向徐知诰,担心他去了趟金陵是不是脑子抽了,说出这么不靠谱的话!

徐知诰知道多说无益,只说成伯去领人了,到时候见了便知。

同时曹先生,则正领着另外两个人,也脚步匆忙往徐家主院这边赶来。

这两个人,均是前段时间徐府里感染了瘟疫的仆人,早就被送到庄子上隔离了,没想到竟然又出现在这里。

一时注意到的下人们,莫不眼里惊慌,更甚至是好几个护卫直接拦着不让人进去。

“我是曹有德,我有诰公子的手令,特奉命领这两人去主院说事的!”曹先生大声说道。

“不行!他们感染过瘟疫,快快弄走!不要去传染了家主,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王护卫则是寸步不让,同时紧紧捂着口鼻,尽量隔得远一些。

两个感染的人分别叫张三和李四,之前在院子里负责洒扫之类的活计,自然认识王护卫等人,不由得说道,“王护卫,我们已经痊愈了,真的!”语气里俱是惊喜。

他们本以为必死无疑的,没想到吃了这曹先生给的药,才三天就已经症状减轻,有痊愈的架势了,自然非常惊喜。

此时能回到徐宅来,自然是非常激动,可是没想到内院门都不让他们进去,不由得着急解释道。

王护卫眼里俱是不信,招了手,就要让其余躲得远远的护卫,赶紧把人弄出去。

至于其余丫鬟下人,则都是满脸惊恐地躲得远远的,嘴里还不停地发出惊叫,实在是害怕得紧。

一时,整个徐府都被这一处的动静惊到了。

包括主院躺着的徐温都听到了动静,赶紧唤了门外的侍从去看下什么情况。

他心里一阵火大,只觉得自己只是病了而已,就有人胆敢来徐府撒野了嘛!

一边的徐知诰则赶紧劝他息怒,同时自己也急忙走出去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