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77章 第 77 章 二合一(全城行动、大赦……

第77章 第 77 章 二合一(全城行动、大赦……(1 / 2)

第77章第77章二合一(全城行动、大赦……

(一)全城行动//

扬州城外,几十里开外的一个山谷中,此时正聚集了一大批面容憔悴、神色慌张的人。

他们都是被官兵强行抓到这里来的,心里俱是惴惴不安。

就在大家困惑之时,前面房子里走出来一群手臂上绑了白布的人,没有多话,就赶着他们往院子里走。

“快进去!排好队领牌子!”其中一个男子大声吆喝道。

面对身后官兵们的虎视眈眈,众人只得亦步亦趋往房子那边走去。

进到了院子里,擡头只见眼前是一栋巨大的房屋,一眼看不到头,不知道这样偏僻一个地方,什么时候这里出现这样一栋大宅子了,之前可从来没有见过啊。

没容得他们困惑太久,那个男子又大声吆喝道,“排好队!按照领救济粮的形式排好,不要站歪了!”

众人听了这话,只得又按照吆喝声赶紧排好队,眼巴巴等着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这莫非是要给我们治疗?”队伍中的王大不敢置信地说道。

“治啥治啊!这病治不好,老子一点都不想出城来,安生在家里等死不就行了,非得临死还折腾我们!”它后面的李二粗声粗气抱怨道。

“那是你光棍一条,你一个人死了就死了,不怕传染了家里人!”再后面的刘老六骂道,他是主动出来的,不想留在城里感染了家里人。

不过他们出来之前,都以为应该就是被扔到一个偏僻地方自生自灭罢了,没想到这地方确实是偏僻,但好像还给他们盖了房子,莫非不是要让他们自生自灭?大家不禁心里各种想法。

尤其看着边上那个小门,不断擡进去一些症状严重,已经不良于行的病患。

一时纷纷惊奇竟然不是找个坑扔进去埋了,竟然还有专门的人擡着进去屋里。

只是那些进进出出擡人的,看着像是官兵,穿着和抓他们过来的官兵们类似,都是全身紧紧包裹,只漏了眼珠子在外面,看着怪吓人的。

“别堵在这里,赶紧往前走!”后面传来斥责声音。

他们几人赶紧顺着队伍,往前面走去。

“小哥,你们这是在做什么?”王大好奇地拉住一个手臂上挂着白布的小哥问道。

“给你们分配床位,安排入住。”这位挂着白布的小哥是工作人员小方,他快速解释道。

只见整个屋内屋外,上百个这样手臂上挂着白布的工作人员,大家都行色匆匆,显然都在忙个不停,小方正是负责这边轻症状者入住的。

“都要死了,这还住啥,还啥床位,真是瞎折腾!”李二继续抱怨道。

“这病叫疟疾,能治的,徐家研制出来一种可以治愈的药,子城那边很多人都治好了,现如今免费拿出来给大家用,但是需要大家按照顺序领了号码牌,然后找到自己的床位再服药。”小方大声解释道。

边上不少人都听到了这话,尽管还有一些不敢相信,但心底都多了点期待,纷纷老老实实排起队来,只盼着快点发到自己。

而发到众人手上的,是一个刻着数字的木牌。

“我是叁叁伍,这是什么意思?”王大好奇地问出声。

“就是三号房的第三排第五张床位,快跟着前面的工作人员,赶紧进去躺好!这个牌子可要拿稳了,必须牌子和床号对上,才能有药吃!”小方指着院子后面的房间门,大声指引道。

王大不禁紧紧抓住了发到手上的小小木牌,赶紧向着房门下的工作人员走去。

“多少号?”守在门口的另一个戴着白布的年轻人小员,面色严肃地问道。

“叁叁伍。”王大老老实实说道。

“等一下,等三号房的都到齐了,我们一起过去!”小员交待道。

王大点点头,跟着前面应该也都是三号房的人站好,只等着人齐了进去,心里有忐忑有希冀,不知道屋里等着自己的会是什么。

不过转头回望,不禁感叹,这个院子可真大啊!

此时里面容纳着好几百人,在来往工作人员的指挥调度之下,很快分好了房间床号,纷纷向后面的房屋走去。

沿着回廊,只见两边是一间一间的大屋,每间屋子都很大,里面摆满了简单的架子床。

“一间房里面有五十张床,一共有二十间这样的房间。”小员简单给大家解释道。

房门上写着数字,当看到“叁”的时候,他领着身后跟着的五十人,全部进去了。

“大家按照排号,赶紧找到自己的床,在边上站好,让我过来逐一确认,速度快t点!我们越早完成越早能够用上药!”小员继续大声吆喝道。

一时众人纷纷忙乱地找起床来,有那识字的,找起来还算快,毕竟这第几排前面都有写,只要对照着就能找到。

只那些不识字的,找起来费了一些功夫。

不过一共就五十个人,没过多久总算都是排好了,每个人都老老实实站在了自己的床架子之前。

那架子床很是简陋,几块木板拼凑搭建而成的,没有被子床单,只上面放着一些干稻草罢了,勉强能称之为床吧。

大家顾不得嫌弃,只眼神期待地看向门口的小员。

小员走了过来,逐一地对了一下,见都对上了,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几天,你们就都要躺在这张床上服药了,大家都认准了自己床,不要搞错,惹出麻烦了可是直接赶出去的!”他威胁道。

众人虽然还不知道什么药,但都听话地点头。

小员赶紧对身后另外一个官兵模样的人示意,“三号房对好了,赶紧叫了药师过来!”

那个官兵点点头,转身出去,不一会儿就又叫了另外一个人过来,应该就是他口中的药师了。

“大家都躺好!现在给大家逐一发药,吃完药就躺好,待会儿会有一些恶心头晕等症状,都是正常,一个多时辰之后就能退热。”樊药师大声说道。

众人不由得精神一凛,见这个架势,应该是真的有药了,赶紧连连点头。

见众人都听进去了,樊药师这才拿出一个大竹筒出来,里面是整整五十粒青蒿素药丸,逐一给众人发下去。

众人拿到药,连忙就往嘴里灌进去,管它有没有效,吃了再说,死马当做活马医了!吃完药就按照边上工作人员的指引,纷纷躺到稻草堆上去。

而一会儿,又鱼贯而入三个提着木桶的人,里面装的都是温水。

他们给每个吃了药的人,又都发了一个竹筒,再倒上一杯温水,示意大家喝。

众人喝下温水,只觉得一阵暖意,还没来得及感谢,那三个人又提着桶匆忙出去了。

而这时,率先吃了药的人,不良反应开始出来了,只觉得一阵恶心头晕,难受得在床上稻草堆上打滚。

小员赶紧出声宽慰,“大家忍一忍,不要掉下床了,这一阵反应过后,高热就会很快降低下来!”

众人只得咬着牙硬挺,豆大的汗珠纷纷从额头上滑落下来,可见反应之剧烈。

众人不由得庆幸现在有一张床,不然这么难受还每个地方可以躺,将更加遭罪。

而后面几天,身体内的疟原虫逐步被杀死后,他们还要经历好几天的虚弱,然后才会逐渐恢复,他们将会进一步感受到这床的重要用处。

不过现在,他们还是在艰难服第一粒药的过程,房间里一时各种呻吟哀嚎。

站着的小方、小员、药师、官兵等人,倒是对眼前的场景见怪不怪,井井有条地做着各种事情。

实在是这已经是他们接待的第五批了,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井井有条,每个人的潜力都被激发了出来。

而这处山谷里,全是轻症状感染者。

另外一个偏僻的山谷里,里面都是些重症状。

那些重症状们,擡动起来虽然费力,但是安置反而简单,直接一人擡到一张床上,直接灌了药就行。

反而是小方他们这边,由于不听话的人太多,他们忙乱了好几天,才学会了这样的接收安置高效之法。

而这两处隔离区,自然都是之前陶秋菊方案中的一部分。

原来前些天,多亏了她的专属治疗,治好不少南吴大臣感染家属,化解了他们对徐家的怨气,这才逐一放下对徐家成见,积极配合起来抗疫。

只要南吴上层达成了一致,后面的方案实施就迅速起来。

原来支使不动的各种人手,纷纷行动了起来。全城的衙役、官兵、各府家丁,甚至王城禁军,一共几千人手都被调动起来,全由徐知诰牵头指挥。

原来调动不来的各种资源,纷纷向扬州城汇聚而来。各种救灾赈济粮食不断运过来,发给城内困顿的百姓们。

一场全城全城抗疫,在多方的密切配合下,轰轰烈烈展开了。

上城区这边简单,感染的人数少,吃了药再做好防蚊虫,差不多就控制住了。

麻烦的是下城区那边,人员繁多,居住拥挤,环境脏乱,为疟疾的传播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针对这片的防疫,首先要做的还不是给药,而是要赶紧把感染的全部隔离出去。

但是不少人对出城隔离非常抗拒,纷纷躲藏起来,之前防疫不彻底正是棘手在这里。

现在上层统一了思想,徐知诰不再犹豫,当即就派了全部人手前往下城区。

衙役和官兵们穿着特制的防护服,逐家排查,把发热的统统抓出来赶到城外去。

一时城内各种鬼哭狼嚎起来,只觉得送出去就必死无疑,一个个都不想去,很费了一番功夫才做成,甚至张将军直接派出了一整个营上千兵力去支持这件事情。

而另外徐知诰带回去的一百私兵,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陶秋菊的建议下,他们需要在城外建立隔离区,类似于现代的方舱。

不然那么多感染的,都抓出城后,压根儿没有地儿可塞。

总不能像一些无良朝臣建议的那样,真的都挖个坑把他们活埋了吧,还是要尽量收纳治疗的,不然根本无法稳定民心。

好在现在天气逐渐暖和了,这些人直接在城外找了一块偏僻之地,快速就搭建起简易的隔离区出来。

然后又紧急发动人手,打了若干床架子,简单的两座方舱就建好了。

被送出来的感染民众,直接被分头送进去了隔离区。

经过细致的摸排,全城竟然找出上万的感染者。

面对如此之多的病人,陶秋菊没办法再一对一精细管理,只得仿照了后世的一些做法,分片分区管理起来。

目前初步搭建了两个隔离区,一个轻症区,一个重症区,两边各一千个床位,赶紧安置救治起来。

徐知诰知道她这处关键,直接给她几百人手,让她随意调动。

陶秋菊便不再客气,以项目作战的方式,对这所有人手进行了战前动员和急训。

她布置下去的任务都特别清晰,众人手哪怕不理解,畏于后面官兵们的虎视眈眈,纷纷按照要求执行下来。

当第一批上千名感染者过来的时候,大家还手忙脚乱的。

而现如今磨合了十多天后,这新的一批过来,大家处理起来就有序多了。

这时候回头看,众人这才理解了陶大夫的很多安排,心中俱是佩服不已。

随着不断收治新的一批感染者,之前的感染者逐渐都治愈,只是有些虚弱,又干脆建了一个无症状区。

把治愈的转移到了无症状区,只等体力稍微恢复一点,就可以做好防护然后回城了。

过程中,徐知诰又派了沈千夫长,回去金陵汤氏取了两次青蒿素材料,满满十大缸,着实把后山那几座山都的青蒿都找完了。

陶秋菊连夜配制成了青蒿素,又发动了所有人手一起搓成药丸,再全部投入到感染者身上。

等第一批治好的人回到城里,已经是十几天后了。

眼见着当初被强硬抓走的家人邻居纷纷回来,且还都是病治好的样子,众人无不喜极而泣。

这时候城里才开始弥漫开官府能够治愈瘟疫的说法,说是徐家研制了神药,可以治好病。

还有一些顽固躲藏的感染者,观望到这种情况,眼见自己的症状确实越来越严重了,狠了狠心,又都纷纷出来了,给搜查的官兵们省下很大的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