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大碗饭店,虽然街上出现了好几家同类型的店,都是卖快餐。
但是清凉山大碗饭店的竞争优势依然很明显,一个是菜色确实要相对更好吃一点,二个是地方宽敞坐着吃舒服。
得多亏了汤小米当初买的两个好铺子,现在这样的铺子可实在是难得。
哪怕要买,价钱都贵了很多。
后面开的几家大碗饭店,都是只有一个小小门脸,买着吃的人大多只能站着。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自然不愿意站在寒风中吃饭了。
所以那几家店哪怕用价格战的方式,也依然没有影响了清凉山大碗饭店的生意。
至于豆腐摊子,街尾处也出现了一家。
但是那家是在城里取的井水做的豆腐,味道属实没有清凉山那边的山泉水做出来的好吃。
再加上汤若芙的费心经营,她们豆腐店的生意着实也没受到什么影响,反而有越卖越多的趋势。
尤其是汤若芙开发了很多其它的豆制品,像豆腐皮、豆腐干、豆芽菜等等,和豆腐摆在一起卖,大大丰富了摊子上的产品种类。
连过往的商船,都会慕名过来买一些带上船吃,直接让小小的豆腐制品开始走向了外销,清凉山豆腐算是小有名气了。
当然其实少不得汤若芙“豆腐西施”名头的天然广告。
难为她一个大小姐,现在干起这种买卖之事干得风生水起。
幸好是她几个嫂子都去润州那边了,不然估计得把她拉回去。
汤若芙却觉得有滋有味,经营一个铺子,可是也有很多学问的。
比如她需要维系和各大酒楼的供应关系,如今酒楼那边可是她们的大客户。
另外她还需要和各个小饭馆也打好关系,通过打折让利等形式,同样让他们固定找自己买豆腐。
更被说她还需要统筹安排了所有的磨豆腐的、送订单的人,现在整个团队小四十号人了,管理起来也还是有一定的复杂度的。
正是这种时不时会冒出来一两个挑战的工作,让她干得激情澎湃。
而除了大碗饭店和豆腐店,其余还有一小部分汤氏族人,跟着汤大强四处奔波。
之前是各处跑着建水力磨坊,好在最早那十个徒弟都带得差不多出师了,对水力磨坊的修建很熟练了。
所以汤大强回来筹办水泥作坊的时候,他们就依然还在四处跑,独立开始出去接活了。
建一个水力磨坊价钱虽然没有那么高了,但是还是挺挣钱的,至少算得上是技术活。
尤其是随着对磨坊里面简单机械原理的琢磨,加上汤大强细致的指点,其中几个脑子灵活的,开始在机械领域有点开窍了。
估计不久的将来,汤氏家族不说出工程师,但应该还是能出几个高级工匠的,也算是培养人才了。
而汤大强自己,则干脆又拉了另外一批族人过来筹办水泥作坊,带着众人边干边学。
一边把作坊建了,另一方面又做了人才培养,后续能有更多人才储备。
而族里的族学,在两位族长的筹划下,又已经开始上课了。
地点正位于全族宅子的正中间,紧挨着祠堂,有五间大瓦房,便是之前特意修了做族学堂的。
这次报名的孩子,可比之前在上河村的时候要多得多。
毕竟现在出来见了世面,族人们就都感受到念书的重要性。
但凡能写会算的,都能在工地上做个小组长,工价更高不说,活计还更轻松,只要每日写写画画就好。
可把一群不会识字,只得做苦力的人羡慕哭了,回家就当机立断让孩子们去族学。
其中女孩子更是比之前多多了,现在工地可是不分男工女工。
女工能写会算,也能做小组长,照样轻松挣到钱。
所以族学里五间大瓦房,全部都坐满了。
一时空荡荡的金陵城西北角,响起了响亮的孩童念书声。
念书声飘荡很远,给外出继续做工的大人们以无尽力量。
如今族里房子已经建好,不再采用工分制。
各家挣钱都算各家的,现在各家都是自由决定去哪里做活,无论是大碗饭店还是豆腐店,亦或是制药工坊,还是水泥工坊,都是按照市场价开工钱。
现在大家更是卯足了劲头要赶紧挣钱,之前的老底都基本上因为房子而掏空了。
接下来能不能过个肥年,就看这几个月的努力了。
因此族里的劳动人口,基本上都找了适合的活计去做,其中绝大部分还是参与在金陵城建之中。
而年纪小的,则是都忙着在祠堂念书。
至于年纪长的,则是带带小孩子,以及给其余人做饭收拾,一天也是没个闲下来的时候。
总之就是全族依然在忙碌之中,以至于山里收回来的野芋头都一直没有时间去处理。
当初他们不辞辛苦带了一些野芋头种过来,当时就随手在清凉山那边几个沼泽处种下,然后便没太关注。
然后不知道这野芋头实在是生命力强大,还是金陵的气候适合它们,总之就是到了秋天的时候,大家才注意到,竟然长满了好几片沼泽地。
种出来的东西就这样烂在地里,属实是有些可惜。
因此两位族长又组织了人手,整整忙碌了三天,才把所有的野芋头都收回来。
因为这玩意儿处理起来实在是费劲,一直没有再腾出手来去磨粉,所以此时正满大屋地堆放在祠堂边上的一座杂物房里。
刚好被上次回来看族学情况的陶秋菊看到了。
她倒是忘了这么个东西,当初还是她们家最先发现这玩意儿能吃的。
那时候,她们一家费劲弄出来很多吃,度过了最开始的艰难时光。
后面更是教了族人们处理方法,当时全族各家都费劲磨出了很多芋头粉。
那些芋头粉虽然磨起来麻烦,但是在逃荒路上,还属实发挥了不小的功效。
营养丰富,口感细腻,产量还高,除了处理起来麻烦之外,似乎没有别的毛病。
她想起自己上次去狮子山那边考察的情况,不由心里有了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