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127章 第 127 章 一更

第127章 第 127 章 一更(2 / 2)

她们三个稳婆,看着陶秋菊的操作,实在是惊呆了,拼尽全力才忍住了没有吓得跳起脚来。

往常遇到这种迟迟生不出来的情况,产妇没有力气了,羊水逐渐流尽,最后往往只能一尸两命。

没想到陶大夫还能想到用刀切那么一下,快准狠一刀下去切了个口子出来,扩大产道后,顺利把孩子拉了出来。

三位稳婆本以为她是舍了产妇,保孩子呢,这倒是还算正常,会这样做的少,但不至于没有。

没想到孩子送出去后,她竟然还掏出了针线,说要把这伤口缝合。

“刚才切的时候,是顺着肌肉纹理切的,创口平整且小,只要缝得好,就能又长到一起去。”陶秋菊简单解释道。

三个稳婆将信将疑,实在是不敢相信这肉还能缝再一起。

不过看陶大夫的针线,好像并不是普通的针线,一时搞不清楚里面有什么道理。

都顾不得多问,满地的血,可得马上止住,赶紧动起手来。

陶秋菊一边快速穿针引t线,一边简单做着现场指导教学。

“我用的是羊肠线,有很好的相容性,不仅不会产生排斥,还能够刺激人体组织再生和修复,从而促进伤口愈合。”她简单解释道。

三个稳婆听得似懂非懂,这懂了就是知道了果然是特殊的线。

“那这普通的线不能用来缝吧?没听说有这样做的。”刘稳婆不禁问道。

“那是自然,普通的线缝合进去,和人的血肉融合不了,可不要更加红肿发炎嘛,甚至那一圈儿的肉都烂在里面。”陶秋菊说道。

听得几个稳婆都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歇了拿着普通针线去缝合试一试的念头。

说话间,这伤口就缝合好了,一共就缝了五针。

陶秋菊收了线,赶紧撒上止血粉,又接过一边递过来的麻布块,压住还在出血的伤口。

“接下来,就看小草你的了,孩子还在外面等着你呢,你挺住不要乱动,一会儿这血要是止住了,这条命就算是拉回来了。”陶秋菊对着脸色苍白形容凌乱的小草说道。

小草现在是真的痛得麻木了,只微微眨了下眼睛,没有言语。

不过行动上确实是一动不敢动,生怕把伤口再次崩裂开。

而陶秋菊则示意刘稳婆帮忙轻轻按住止血块,自己赶紧洗了个手,拉了把椅子坐一下。

一个多时辰都站着,精神又高度紧张,此时她的腿脚不禁是发软,都快要站不住了。

就在她坐下后不久,刘稳婆惊喜地说道,“陶大夫,确实出血越来越少了!”

只见她脚边放着一个木盆,里面装着有半盆的血,都是刚才流出来的。

这会儿往里面低落的速度,明显慢了一些。

另外两个稳婆赶紧凑上去观察,不禁都是点头认可,确实是慢了一些。

陶秋菊没动,示意她继续按着继续观察,然后又让另外两个稳婆把之前药铺那边送来的安神药和糖水,都喂了给小草吃,让她多恢复点体力,便于愈合加快。

望着眼前忙活的三个稳婆,陶秋菊又开始思考起来以后了。

她打算这次结束后,就成立一个专门的政府接生部门。

金陵城的人口来之不易,可不能折在生产这道关口里。

但是现在的生产死亡率,实在是太高,需要有更科学的接生处理方法。

所以她计划成立一个部门,里面招几个全职稳婆,把她们的意识和能力拔高起来。

这样很多产妇,就不用面临枉死的局面了。

不然她一个人,三头六臂都不够用的。

所以接下来,又给自己找了个教学的活儿。

现代全套的医术知识无法教,那先就把接生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个实践培训。

另外她心里还琢磨了起来教育大问题,实在是必须要行动弄起来了。

所谓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她这才把住的问题稍微解决了一点点,其余的都还没开始呢。

那人车分流的事情就放到一边吧,后面再说。

还是抓紧要把这教育做一下,知识只有传播出去让越多人知道,才能越能发挥合力。

正所谓磨刀不费砍柴工,这教育可是一本万利的。

她也不需要做多深入的文化教育,就像这接生一样,搞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

接生她可以自己来教,但是其他的手艺,就得琢磨去找别的人来教了。

无论是打铁、木工、瓦工、篾工、石匠、缝纫等等,都可以教起来,给社会培养人才,学会后无论是自己去做小事业还是去做工,都能更加得用。

幸好之前留了不少房子在手上,就是为了笼络有些技艺在手上的匠人的。

现如今要是再花钱把他们请过来做教学,应该是不会太难。

到时候就成立一个专门的技校,培养各种工匠,接生也是里面的一类。

专门培养技术人才,打破知识和技艺的传播壁垒。

就这一小会儿功夫,她关于技校的思路就越发清晰了起来。

而这时,小草的流血情况彻底止住了。

换了帕子捂住后,已经没有那么多血渗出来了。

陶秋菊走过去亲自看了下缝合情况,虽然不说完美,但是得益于切口平整,还算是不错,确实是止住血了,那接下来愈合就是时间问题了。

而这时小草在喝了药和糖水之后,因为痛意在减轻,已经慢慢睡过去了。

三个稳婆只觉得实在是开了眼,竟然还真的成功了,实在是不可置信。

陶秋菊这会儿没有多说,只轻轻走了出去,给外面焦急等待的大树和其他几位热心肠一直等着的人,简单报了个平安。

“情况暂时是稳定住了,接下来还要好好静养,不能胡乱挪动,因为菊说道。

大树听到这话,满脸感激。

可是听到不能挪动,不禁又苦了脸,因为这会儿小草躺着的可是人家铺子的隔间,是人家要做生意的场所。

“不打紧,本来就是做杂物间的,你们在这里多静养些日子吧。”掌柜的大方说道。

转头还对大树提议道,“要不你就在我这儿做个伙计吧,我给你开工钱,顺带的你们晚上就能都歇在这里。”

大树没想到掌柜的竟然如此为他着想,脸上是又惊喜又感激。

要不是抱着孩子,都恨不得跪下去感谢。

“你们可都是好人啊,我替小草和孩子,还有我自己,太谢谢你们了!”他转着圈儿真诚地感激道。

掌柜的和陶秋菊都只挥挥手,示意不用在意,大家互帮互助是应该的。

一时整个屋内屋外的氛围,都是莫名和谐。

而这时孟县令一家,已经跟着撞上的汤承诺和汤承言两兄弟,往西北边的汤氏家族走去了。

无论是否要去润州,他们先都还是打算在金陵这边修整几天,然后再做决定。

毕竟一路实在是紧张又劳累,需要缓一缓。

可是这一缓,去润州的主意就变得不坚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