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有这样一大群勤劳肯干的百姓,有县衙大力的支持和帮扶,这一眼望不到头的荒地都将变成良田。
而田里出产的粮食,终将养活所有金陵人,一时她的心中充满了信心。
转头就赶紧吩咐边上衙役,带路去看各处水力工程。
粮食的出产,水力是很重要一环。
趁着这里一切都是从来做起,她很早之前就安排了人手对这边的河道进行了规划。
费了不少劳力挖了很多水渠,建了很多水车,确保各处都能灌溉到。
而她现在要去看的,就是在狮子山后侧的一个大工程。
前段时间来了一大批流民,手上的劳动力多了,她就挥手让这处工程正式启动了。
等她们爬了几个小山头走到狮子山里面,就看到了这处浩大的工程。
原来,她精心策划并组织了几百号人,他们正在这个宁静的山谷中进行一项巨大的工程——挖掘水库。
这个水库的建设过程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但也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首先,便是借着山谷的地势,挖一个巨大的盆装底,足够深和足够宽,以便能够容纳更多的水。
然后便需要建设拦坝,阻止水的流失,保证水库中的水能够稳定地储存。
她想起现代国家成立时候,也是搞了轰轰烈烈的挖水库工程,确实为后面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长远的好处。
所以她一见到水泥量产,就动了挖个水库的心思,这样就不至于完全靠天吃饭,而是有了能够调解水多水少的能力。
后面更是她手下冒出来一个工匠,之前是在洛阳那边给朝廷治水的。
因为一些意外情况,流落到了金陵这边。
他对这些拦坝有很专业的认知,虽然理论上说不出来个一二三,但是一步步该怎么做清清楚楚,尤其是对堤坝的稳定性有深刻的认知。
陶秋菊是门外汉,在确认了这才的本事后,认真学习取经。
然后又拉着汤大强好一阵琢磨,确保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确实可行,这才正式开始动工。
而现在已经到了拦坝的最关键阶段,所以她时不时会过来看一下,确保一些顺利。
再看着眼前逐渐出现雏形的水库,她心中的信心又多了几分。
有了这个水库,未来金陵就不必再担心旱季的水荒了。
水库中储存的大量水源将能够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和丰收。
这一切,都是为了应对她心中之前一直沉甸甸压着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对粮食的担忧。
虽然她派出去的商队,不断在按照她的要求,持续运粮食回来。
如今整个金陵城的储备粮,都已经堆满了好几个仓库。
县衙边上空着的徐宅里,都被她塞满了粮食。
都是她带着绝对信得过的人手,一点一点塞进去的。
但是随着金陵城人口越多,她心底的压力却觉得越大。
这人多力量大,但是对粮食的消耗也会巨大。
不比一家人,或者一族人,现在她面对的可是整整一城的人。
要给一城的人做好粮食储备,可想而言有多难。
可以说把县衙手中从港口、工坊、商铺等地方收回来的余钱,全部都花出去了。
开春后粮食的价格不断在上涨,她都没有停止买粮的步伐。
去年两广那边是丰收,所以整个南方的粮食还不算太紧张。
但是今年的年成还不知道如何,到时候等早稻收获后,她还要继续去买。
这买粮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自己这边的开荒和水力设施建设不能停。
买得再多,不如自己这边能生产,尤其需要趁着今年还算风调雨顺大搞农业种植。
小清凉山那边,汤家人自然也是没有放弃开荒。
之前开出来的田地已经都种上了,现在日常还有一百个人手在继续开荒。
两位族长想得很清楚,别看着现在工坊和商铺都能挣钱,但这说到底全族的根本还是在于土地。
所以无需陶秋菊多说,他们自行就安排起来,一块块田地已经开出来准备继续种植晚品种的作物了。
另外,陶秋菊还找袁将军那边密聊过好几次,如今就连私兵那边,都抽出了一千余人,在钟山里面全力开荒种植起来。
大开荒是发生在城外种植区的,但是多少会被城内人感知到,所以城内的做工挣钱的紧迫感不由得更加浓烈了。
大家都在抢抓时间,因为不知道这里的世道,还能太平多久。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所有人都不再等待命运的安排,而是积极主动地争取每一分每一秒。
抢抓时间、全力开荒、全力做工的生活态度,成为推动金陵城全速发展的最大动力。
以至于第一次过来金陵城的普通人,都不由觉得这个城市总给人一种很急匆匆的感觉。
所有人走路的步伐都很快,吃饭的速度很快,就连茶馆里谈生意的老板们说话语速都很快。
而就在这时,公共驴车宣布正式开始运营了。
这些公共驴车的初衷,还是为了节约百姓们的通勤时间,让大家能有更多时间去干活,说到底还是为了抢抓时间。
足以见得在陶秋菊的影响下,这金陵城的节奏有多快了。
这天一早,南城门就响起了喧闹的锣鼓声,这是县衙要说事的声音。
众人不由得围上去,搞清楚县衙要做的事情之后,都是忍不住面上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