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番外1苏州上
苏州,距离金陵城有着四百多里的距离。
在现代,这个距离对于自驾的人来说,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就能轻松抵达。
然而汤小米一行,足足坐了十多天船才终于赶到。
这还得益于苏州和金陵都位于长江流域,并且都在隋唐大运河的沿线,才有得船坐,不然走陆路会更慢。
要说穿到古代后,一家三口对坐船都不陌生了,实在来来往往最常用的交通工具还是船。
尤其是在金陵城内,除了马车之外,其余很多时间都t是乘坐船只穿梭于江河之间,运送各种材料和货物。
而不得不说,坐船也有着独特的趣味。
特别是此行是行船在江南地带,沿途江河湖泊交织成的风景犹如美丽的画卷。
探出头去,感受到微风拂面带来的一丝丝清凉,让人惬意之余还能够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柔情与宁静。
而随着船只缓缓驶入苏州的水域,汤小米的心情愈发激动起来,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她凝视着两岸的景色,只觉得自己终于来到了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地界。
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在这里得到了完美展现,两岸远远能看到古老的建筑,路过的古桥,似有若无得悠扬琴音,无不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汤小米不禁站在甲板上驻足凝望,仿佛能够看到历史的痕迹在块土地上流转。
实在是她对这千年之前的历史名城苏州,充满了向往。
原本以为以现在的交通和治安条件,永远没机会出门游历。
却没想到陶总这么厉害,竟然给了她这样好的一个出远门的机会。
而现在,终于有机会亲眼目睹古代苏州的繁荣与活力。
因此当船只靠岸时,汤小米还舍不得走下甲板回到船舱,而是盯着两岸继续打量。
不过眼前的景象,可和后世她去旅游时看到的太不一样了。
现代的时候,苏州的古老与现代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而此时眼前呈现的,却完完全全是一副古老的画卷。
首先是停靠的苏州码头,与现代繁忙的港口相比,显得格外宁静而古朴。
就连金陵港口那边的热闹,也多有不及。
只零星一些修长而纤细的木制小船,静静地停靠在岸边。
高高的桅杆上,挂着一串串风铃,微风吹过,发出悦耳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而码头上,只零星一些船员和匠人在巡视着船只,身后跟着少许忙碌的工人。
有的扛着沉重的麻袋,有的推着装满粮食的木车,正沉默地搬运着货物。
见到汤小米她们乘坐的大船靠岸,他们忍不住驻足惊叹,眼神中充满了惊讶和敬畏。
实在是好久没看到这么大的船了,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船只。
轰隆一声,大船靠岸了。
船身宽大而威武,船帆如同巨大的翅膀,整个船体就像一座浮动的城堡,让人无法忽视,惊得所有人都侧目看过来。
不过船员们一路已经习惯了这种注视,假装没看见一样没有转头,手上有条不紊地准备停稳船只。
他们熟练地操作着船舵,微调着船身的平衡,确保船只在河面上保持稳定,然后顺利驶进船坞。
只见他们相互之间默契地配合,各自分工明确,都一丝不茍地执行着船长吩咐的各项任务。
而船锚一挂稳,王船长就迫不及待地搭上了栏板,身手矫健地跳上了码头。
他带着人迅速离开了船只,急切地寻找着码头的管事人员,准备报备船只停靠的事宜。
这是一项必要的程序,确保船只在码头停留期间得到妥善管理和服务,而不至于被当作非法闯入缉拿。
不过一路以来这个过程都还算顺利,因为徐温给开的各种文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毕竟是有名的大丞相,在南吴周边都还是有一些声望,还是可以使得各地官员对他都给予一定的尊重和关注。
因此,当打着徐家旗号的船只停靠在各个码头时,地方官员们都会特别留意并尽力配合他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