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娟就当做没看到了,反正今天来就是吃席,吃完就走。
客套了两句,拒绝了王桂花到里头坐坐的邀请,一家人就在院子里随便找了张人少的桌子坐下来。
中午才开席,还有大半个小时呢。
同桌的人很是热情的搭话。
“大姐,你们就是梅子的公公婆婆了吧。看着真年轻。”
一个婶子很是熟络的过来攀谈。
实际上,田娟和胡定军都是常年在地里劳作的,脸上都是岁月的痕迹,不过人都爱听好话,田娟乐呵呵道,“嗨,什么年轻不年轻的。”
随意的聊了几句。
就有人试探的问,“大姐,听说你们大队建了个什么工厂,真的假的啊?”
这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不过信的人并不多,毕竟这年头工厂那就是铁饭碗,只有镇上才有,没听说过哪个大队能自己建工厂的。
如果真的自己大队有工厂,那岂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工人?
工厂的事情是瞒不住的,所以胡卫军也从未跟大队的人交代要瞒着这个消息,田娟自然也没藏着掖着,“你们的消息倒是灵通得很。”
黄家村的人一个个都竖起耳朵听,眼中更是流露出羡慕的目光。
“那岂不是你们大队的人,都能去厂里干活了?”
“是不是每个月都发十块八块的工资?”
“有没有发肉票?我听说镇上种子厂每个月有五斤肉票呢!”
一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将田娟包围。
一直到开席了,才意犹未尽的散开来。
不少人都在心里暗忖,第六大队居然能自己开工,不得了,自家有没有适龄的闺女/小子,要是能跟第六大队的人攀上亲戚,那不就发了。
看看王桂花就知道了,整日在村里洋洋得意,听说胡家还给他们家要到了一个工人的名额,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耳边叽叽喳喳的声音终于没了,胡涂涂松了一口气,刚拿起筷子,才端上了一盘馒头就转眼空了。
再一看同桌坐着的人,人手一个塑料袋,直接就将馒头装进了袋子里。
注意到她的视线,坐在对面的一个看着二十来岁的姐姐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但手上的动作一点不慢。
这才是正宗的搂席啊!
胡涂涂大为震惊。
别说胡涂涂,胡家其他人看的也有点蒙,好在很快就反应过来,等下一盘菜上来的时候,迅速动手,总算是吃到了一筷子菜。
堪比打战的午饭,给胡涂涂累得够呛,关键还没吃几口!
再次羡慕起了没来的叶闻深,早知道还不如在家里吃煮地瓜呢。
在等菜的间隙,胡涂涂也听了几耳朵今天的新郎新娘。
黄招娣嫁的附近一个村里的一个大龄男青年,男方比黄招娣大了八岁,由于家里太穷,一直没能娶到媳妇,黄家提出要对方做半个上门女婿,对方家里经过考虑,同意了,对方家里还好几个儿子,也不缺这一个大儿子。
婚后,男方就要住在黄家,成为黄家的劳动力,到时候生的第一个娃,可以跟男方姓。
胡涂涂听得兴致勃勃的,没想到黄家还挺有想法的。
这男方思想也挺开放,这年头可是很少见的男方愿意做上门女婿。
毕竟家里要是有个儿子结果上门去了,那可是会被说道的。
“听说那小伙子是个老实的,干活的一把好手呢。”说这话的人语气有点酸溜溜的,“这黄家也是有钱,家里多了一口人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你懂个啥。”另一人反驳她,“家里多了个人赚工分要是我睡觉都能笑醒咯。”
可惜这样的女婿可不好找,要不说王桂花还是命好呢,一个女儿嫁到第六大队,又是钱有事肉的往家拿,一个孙女还找了个上门女婿,虽说家里多了一张嘴,可哪能吃多少,比起赚到的工分,根本不算什么。
眼看两人说得脸红鼻子粗的,知道下一盘菜端上来,才同时闭上嘴,朝着菜出手。
一盘黄豆炖猪脚,没几块肉,半盆都是黄豆,大概是炖了很长时间,一层浮油飘在上头,看着就很诱人,这年头可不多见,桌上的人眼睛都在放光,胡涂涂手快的抢到了一块蹄子,别说,也不知道黄家哪里请来的厨子,味道挺不错的。
等到菜上了一半,喜乐的声音才响起来。
是新郎来了。
来的人还挺多,扫一眼大概有二三十个人,大头的是个黑皮,至少有一米八往上的男人,穿了一身还洗的发白带着补丁的衣服,裤子明显有点短,露出半截的脚踝,如果不是胸前别了躲红花,是真看不出来是新郎。
而新郎后头的人穿得甚至还不如他。
听到声音赶出来的王桂花,一看来了这么多人,直接就没了好脸色。
冲着新郎就道,“咋来了这么多人。”
两家说好了,男方上门,不收彩礼,女方陪一个柜子,男方那边就不摆席了,直接喊人过来这边吃。
王桂花想着,两个村隔得这么远,能来多少人。
现在看来,还是她小看了这些个穷鬼。
臭不要脸的。
这是上她家白吃白喝来了呢。
看出了她的不悦,新郎有点拘谨的喊了一声,“奶奶。”
王桂花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点点头嗯了一声,跟机关枪似的扫视了一圈她身后的人,最后指了指角落里还空着的两张桌子,“你们就坐那里。”
也不管他们坐不坐得下,说完就转去厨房吩咐给那两桌上菜。
“每个菜上一半就行,这些个穷鬼想占我便宜,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