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王啧了一声,沈老爷子最近估计在给这臭小子讲三国,看情况这傻小子学的还挺不错,“四哥同意让你跟着去江南了。”
弘曕愣了一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
上次说要带他去江南的时候他都没敢当真,怎么又能带他去了?
他真的能赶在皇帝前面下江南?
和亲王不服气的哼唧,“带你一起下江南,要是江南那边的问题解决不了,咱俩的俸禄都得拿出来给户部赈灾用。”
小果亲王睁大眼睛,“为什么要连我的一起?我刚才什么都没说,四哥这是迁怒!”
和亲王:……
这会儿又亲兄弟明算账了?
咋?堂堂果亲王没有俸禄还能饿死不成?
“一句话,想不想去江南。”
弘曕小鸡啄米般点头,“想!”
俩人在养心殿旁若无人的说话,听的乾隆额角青筋直蹦,没一会儿两个糟心弟弟就都被赶了出去。
和亲王摇头,“瞧咱家四哥,越穷越暴躁。”
小果亲王叹气,“五哥,你再说这辈子的俸禄都得被扣光。”
回归正题,事情是怎么从卖车变成带他一起下江南的?他去当吉祥物吗?
和亲王走到隆宗门门口的台阶上坐下,捂着心口给小老弟解释,“刚才就和你说了,咱家四哥越穷越暴躁,一暴躁就喜欢拿身边人撒气,这次咱俩倒霉正好撞枪口上,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然后就这样了。”
弘曕:???
这都什么跟什么?
说了半天一点有用信息都没有,也就是他现在人小不会打架,不然他肯定用拳头教这家伙怎么说话。
经过一番令人心力交瘁的交流,小果亲王终于弄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和亲王身为皇帝身边关系最亲近的兄弟,就算他本人不乐意接太多差事,现实情况也不允许他什么都不干。
自皇帝登基,江南已经连着三年上报农田歉收请求朝廷减税免税。
乾隆皇帝才当了四年的皇帝,这事儿江南就干了三年,说里面没有猫腻傻子都不信。
朝廷官员和地方乡绅沆瀣一气的事情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很常见,哪儿没有官绅勾结才是怪事。
乾隆登基这几年不是没有长进,他是个学习能力很强的皇帝,知错就改,不会为了面子强撑,至少现在不会为了面子强撑。
废话,要面子皇位就坐不稳,傻子才选择要面子。
他觉得他们家汗阿玛把地方乡绅得罪的太狠,为了防止民变所以才废除官绅一体当差,不代表那些家伙可以蹬鼻子上脸把他当傻子糊弄。
给他们点阳光他们就灿烂,真当他不会发火啊?
乾隆皇帝长这么大顺风顺水,连皇位都是被保送上来的,就没受过这么大的委屈,让他吃亏绝无可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时机一到且看他如何整顿官场。
和亲王亲自下江南,也就意味着皇帝觉得整顿官场的时机已到。
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把全国各省提督总兵见了一遍儿可不是白见的,雍正朝对官员管理的那么严,不至于他一登基就全成了国之蠹虫。
事实证明,江南那边敢如此嚣张,大半都是他乾隆皇帝的锅。
雍正爷在位时的确不留情面,但是在他的高压统治之下,地方敢闹事的并不多,就算闹事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要么谨慎谨慎再谨慎,要么索性把小心思摁死在心里。
乾隆上位就推翻前朝的种种政策,就差把他要当个和他阿玛不同的宽仁皇帝刻在脸上,一来二去局面就慢慢控制不住了。
由此可见,老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是没有道理。
和亲王伸了个懒腰,“咱四哥想当尧舜那样的明君,汗阿玛在世时他们俩就没少因为这事儿闹别扭,这叫吃一堑长一智,吃过亏才知道怎么做是最合适的。”
弘曕托着脸问道,“四哥接下来要学汗阿玛了吗?”
“你怎么会这么想?”和亲王瞅了他一眼,很想撬开他的脑袋瓜看看里面装了些什么,“四哥吃亏也不耽误他想当尧舜那样的明君,算了,跟你说你也听不懂。”
小豆丁慢吞吞移开眼,“呵。”
是的,他的确听不懂。
那么复杂的事情他听不懂多正常,反正他听得懂听不懂都没用,“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再等几天。”和亲王站起身来,示意小老弟跟他出宫,“京城的事情还没安排完,等这边安排的差不多了再走,也就三五天的功夫,不着急。”
他们俩是暗线,明处还得有官员给他们打配合。
皇帝老哥让闽浙总督德沛总理此事,还派了副都统旺紥尔为钦差,以那俩人的本事,他觉得他们走这一趟纯粹是替皇帝老哥看看外面是什么样子,不帮倒忙就已经很可以了。
弘曕擡头,“那你怎么好意思说是别人给咱们打配合的?”
和亲王双手负后,“事实是一回事儿,说出来又是一回事儿,还不准哥哥我在事情结束之后吹个牛吗?”
弘曕:……
可是现在事情还没开始啊!
唉,又是感觉大清药丸的一天。
乾隆(痛心疾首):实朕梦想之所不到,是朕以诚待天下,而若辈敢于狼藉至此,岂竟视朕为无能而可欺之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