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落水(三合一)
轿车穿过市委大院的闸关时,黎今颖还是小小惊讶了一把。
虽然肖蓉和黎志兴已经在信件中提过调职的事情,但当她亲眼见到原来卫生院的两层砖混瓦家属楼变成一排五层高的水泥房时,她还是愣了半瞬。
仔细一看,眼前的水泥楼几乎与后世的市中心“老破小”造型类似,却在眼前一排或自建泥房,或早年瓦房小楼中,显得格外精神。水泥房采用混凝土结构,墙体还未来得及老化,浅灰色水泥漆在阳光的照射下光洁如新,栏杆、楼梯、大院门,闪烁着时代的整洁气息。
“咱们家在4楼?对吧,我没记错。”
黎今颖回忆起信件中肖蓉提到的房间。
整个大院共计八栋楼,每栋楼五层高,一层楼两户人家,总计也不过80户,却不代表市里的领导们人人有份,谁都能有资格住进来。
经省委指示,市委讨论,大院第一批分房名额给了龙岗退休的老干部们,其中就包括曾经的老县委书记。随后,自然就轮到了先进干部。老父亲黎志兴这些年的政绩有目共睹,他却主动放弃了第二批名额,让给了那些调岗到龙岗市建设的外地同僚。直到最后,也就是第三批名额,老父亲才拿到了4栋4楼靠左侧的三居室。
黎今颖跟在肖蓉身后上楼。
肖蓉想到当时分房时的景象,忍不住感慨:“当时是先出的名额,选房先到先得,然而这层楼留到最后都没人选的。”
大多数人嘴上虽然说风水这东西因人而异,在现代化社会讲究科学主义,但实际上,6号楼和8号楼是最先登记完名额的,谐音不太吉利的4号自然就成为了末等选项,401和402自然成了末等中的末等。
肖蓉找到钥匙,还在聊这件事:“我们和对面邻居,也就是商务局那位阿姨”,她指着对面的塑胶防盗门,解释道,“我们大家都不信这一套,你看,住了两年还不是挺好?”
钥匙转动,推开大门。
黎今颖一眼就望到客厅处光线明亮的大阳台。
“妈,你现在还种花啊?”
阳台上种满了绿幽幽的各式盆栽,绿箩、虎皮兰、万年青,还有一支疑似冬眠中的三角梅。
肖蓉把车钥匙门钥匙放在进门的斗柜上,看见阳台
上精心照料的植物就心情大好:“我都快五十的老妈子,养养花种种草不是挺好?”
“嘿嘿,你教书育人这么多年,细心又耐心的肖老师肯定是养花的好手!”
阳台转悠一圈,黎今颖又跟着肖蓉参观了房间,大致了解了一番屋内构造。
这间家属房共有三间卧室和两个阳台,除去客厅连接的那六方米的大阳台外,还有一个类似于走廊的内阳台,设置在厨房与卫生间的中间。
“这间屋是你的,不过我还没来及的给你换大红色的被单被套,等聂浚北来了换?……他真的要来?”,肖蓉问得犹犹豫豫。
黎今颖被问得有些无语,无奈点头:“真的要来,真有这么个人,不是骗子!”
参观完屋内,黎今颖回到客厅坐下。
老父亲黎今颖已经扎根到厨房,准备早早开始为中午的餐饭备菜,老母亲肖蓉则拿出餐柜里的柑橘,主动替女儿剥起了水果。
“诶,这个是新买的?”
黎今颖指着客厅柜上的黑白立方形电视机。
肖蓉看到电视机就喜笑颜开,一脸得意:“是啊,这事儿办成还得看你老妈,你不知道这台电视机有多难排,本来就一票难求,还不一定有货,最后还是谢书记女儿给我递的消息,赶在进货后的第一时间排队,才买上的!”
黎今颖又指着内阳台隐隐露出一角的淡绿色家电:“咱家还买了电冰箱啊?”
肖蓉又是一个拍大腿。
“对啊!你不知道,我和你爸最开始商量要买阿里斯顿的那款,可想好家伙!排了三个月,都没货”,肖蓉说到激动处,橘子也不剥了,直接站起来说,“当时你爸和我又不能乱托关系,不能让那些想要走捷径的人钻空子,只能硬排!”
“三个月……?”,黎今颖完全没料到80年代的家电市场如此野蛮生长,“这不是很贵吗?”
“是很贵啊,但必须得买啊,我和你爸爸工资高,都提前攒了大半年呢!其实冬天都还好,冰箱用处也不大,但最怕的就是夏天。我们是四月搬到大院楼房的,酷暑时节没有老窖,我和你爸什么肉不敢往家里买,生怕生虫子,糟蹋了东西。”
黎今颖听得入神:“那后面又是怎么搞定的?”
肖蓉嘿嘿一笑,打了个哑谜。
她走到冰箱前,神神秘秘说:“看着够新吧?”
黎今颖心中有了预感:“二手的?”
肖蓉两手一拍:“对!刚好那天我下班晚,看到有人去友谊商店想退货,那出了柜台那么久,怎么能退呢?那人家里出了事,又急着用钱,就给我捡了个漏,比原本预计的价格还打了七折呢!”
肖蓉说得眉飞色舞,足以见到家里这台电冰箱给她带来了多大的喜悦。
黎今颖迎合地拍了拍巴掌。
老母亲开心,她就开心,配合一番演出。
这时,她注意到餐桌上放着的一箱苹果礼盒,随口问了句:“那礼盒又是给谁的?”
客厅气氛一瞬间尴尬起来。
肖蓉愣在原地,眼神低垂,有些挣扎,像是未料到女儿这么快就会问到。
黎今颖见肖蓉迟迟不答复,还怀疑自己是不是说错了什么话?难道她当众戳穿了母亲送礼攀附的面子工程?还是说现在这个年代礼盒是敏感词?
“是……不能说的人?还是不能明着给的人?”
黎今颖结结巴巴试探性问出问题。
即便是要送礼,她也得弄清楚家里到底在搞哪样,不能让这对便宜父母跨入全套。
肖蓉叹了口气,坐到她身边。
“其实也没什么不能说的……现在不是要过年了吗?那盒苹果,是我的心意,给雅梅的。”
气氛陷入一种诡异的宁静。
黎今颖已经多年未听到这个名字。
自打肖家和曾家伏法,雅梅出院后就带着女儿低调回到了老宅,至于后来生活得如何,肖蓉在来信中从未提到过,黎今颖也没有主动问起。
“你们这些年一直有联系?”
黎今颖没有沉默太久。
雅梅并不是一个禁忌的词汇,她也想知道这些年沧海桑田,雅梅一个人带着孩子,到底过得如何。
肖蓉摇头,苦笑。
“没,是几个月前,她孩子入学,我才知道她还在龙岗生活。”
仔细想来,黎今颖离开龙岗去上海求学时,雅梅女儿已经半岁有余,如今的确也到了读书开蒙的年纪。
肖蓉继续说:“我去他们班里看过那孩子,瘦瘦小小的,肩膀那么窄……看得出雅梅情况有些困难,刚好马上要放寒假了,我就准备等她来接孩子的时候,私下给她,算是给孩子补补身体吧。”
黎今颖听到肖蓉的描述,大概明白母亲这回是想到了她小时候的模样,激起了本能。
“当年她……”,黎今颖刚开了一个头,就有些后悔,她立即转调话题,“不过,听得出来,雅梅姐应该很疼她女儿,情况困难,都还是咬牙坚持让孩子上学。”
“是啊,她一个人带孩子,也确实不容易。”
肖蓉垂眸,不知道想起了什么。
“哎呀,别说这些了!说点开心的~”
黎今颖没有再揪着苹果的事情继续聊,她扯扯嘴角,从兜里拿出医务处主任为她亲手写的备婚攻略,准备和母亲挨着每条探讨。
“可惜过年的时候我得回军区,不然我肯定要在龙岗办婚礼的,到时候你和我爸能请假过来吗?”
肖蓉立即笑开颜:“那肯定!我们就你一个女儿,就算你跑到南极去结婚,咱们也得来啊!”
母女俩揪着那张单子,紧挨在一起聊起来。
回家的日子,每一句都是温馨的幸福。
*
第二日下午。
黎今颖昨夜就给葛海珊工作的第一人民医院接线处打了电话,成功约上小伙伴们叙旧。
电话收费贵,两人没有聊太久,刚好葛海珊第二天休假,两人于是约好第二天下午五点在胖虎炖大鹅的店里汇合,准备给石龙飞一个惊喜。
黎今颖站在店铺门外的行道树下,看了一眼腕表的时间——4点55分。
她这些年和两位小伙伴联系虽然不多,但依旧了解发小的生活习性。葛海珊的个性,就是不到截止期的最后视线,她就不会发力,就喜欢掐着点铆劲提前一分半到。
果然,当黎今颖瞧见远处的黑短发女郎时,她火速又核对了一遍腕表时间。
不多不少,90秒刚刚好。
“颖颖!”,葛海珊上来就是一个熊抱。
这几年国家飞速发展,潮流也是一天一个样,葛海珊还是同青少年时期一般,永远站在时尚第一线。她今天穿着时下最流行的高领毛衣搭垫肩大衣,脚上是一双黑色圆头皮靴,走起路来踏踏响。
葛海珊松开她,从上到校,从左到右打量了一遍,眼瞳闪着星星似的:“你怎么做了军官后,比之前还漂亮了?擦的什么粉?”
黎今颖被她哄得合不拢嘴:“没擦粉!”
“我们颖颖天生丽质!诶,昨天听你说要结婚了,对象呢?还是之前我哥见过的那个帅哥军官?”
“是他,这两天有任务,隔两日到。”
“那我一定得见见!让他知道咱们娘家不是好惹的,可得对你上点心……我哥还不知道你回来呢,他这饭馆生意可好了!咱俩要是来晚点,他在后厨都不一定有时间接待咱。”
葛海珊还是一贯热情,拉着黎今颖的手臂,直直就往店里钻。
黎今颖一个趔趄,幸好训练底子扎实,底盘稳,差点就摔个四脚朝天。
“你慢点儿~别急!”
“我急得很啊,饿死了,走走走!”
两人刚一进饭馆,服务员就认出了葛海珊。
他很熟练,直冲后厨喊话:“老板!海珊姐来了,还带了一个大美女。”
服务员声音洪亮,咬字清晰。
堂内所有员工,包含几桌食客在内,通通把目光甩过来,想看看“大美女”是何许人也。
葛海珊大大方方介绍起来:“这是我和哥哥的发小~好啦好啦,别耽误大家吃饭!”
话音刚落下,后厨就走出一个高高壮壮的男青年。他穿着一件蓝色棉衫,外面套了条围裙,边走边用围裙擦手,看样子才碰过水。
黎今颖一眼认出,这是石龙飞。
“颖妹妹?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石龙飞一个箭步冲过来,带着她们俩就准备往包厢里引:“怎么不早说,海珊你也知道?”
旁边的老食客们对葛海珊见惯不惯,倒是第一次见到黎今颖,一看三人如此熟络,有些老食客就开始起哄,趁着酒气问:“石老板,你对象啊?”
石龙飞一听,脚步顿住,指着两个女孩说:“胡说八道,俩妹妹,一会儿我那爱吃醋的妹夫打死我,你们给我付医药费啊?”
食客们哄笑成一团:“嗨,谁打的过你啊?石老板你可是从部队退下来的,别糊弄我们!”
石龙飞把两个女孩推进包间,又回过头吩咐服务员:“给这几桌都上一盘油酥花生米,再送一盘拍黄瓜,吃酒就吃酒,别拿我开玩笑了啊!”
“石老板大气!下酒菜有咯~”
“谢谢石老板,也谢谢妹妹妹夫!”
外面哄哄闹闹,包厢内相对安静。
黎今颖擡起正在看菜单的双眼,笑着说:“可以啊,会做生意~我还是从我爸妈那里听说,你这家铁锅炖在龙岗颇有名气啊!”
石龙飞笑呵呵坐在两人对面,揣着袖子。
包厢的暖黄色灯光打在他脸上,显得他面色更加红润,一眼就能看出这两年生活得不错。
退伍后,他就回老家发展。起初,石龙飞没想清楚要做什么,还去和同乡战友做过小生意,批发废料倒二手差价,最后却因为对工厂废料不了解,加上规模小比不过同行,钱没赚到反而还亏了不少进去,石龙飞于是得出结论:他这人赚不了认知以外的钱,还是老老实实做擅长之事。
“我啊,没别的本事,就是踏实。”
石龙飞指着菜单上的铁锅炖菜品:“这锅底是我和我妈一起研究的,试了可能两三个月,在村口搞了好几次试吃会,集百家之长,调了好几次风味,才算把味道给铺好了。”
黎今颖用铅笔在菜单上迅速勾下套餐。
“胃口吊起来,那必须得尝尝了。”
石龙飞接过菜单,把上面的套餐明细递给葛海珊,骄傲介绍:“你看!这是颖妹妹上次在信里说的,一口价折扣打包套餐,我又做了些调整,现在连龙岗的国营东方餐厅都在模仿。”
“是吗?我每次来都是让我哥给我配菜,还没怎么注意到过,我看看!”
葛海珊一把夺过,仔细研究起来。
菜单上标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组合,分别是两人餐、四人餐以及六人餐,不同的餐型配以不同的菜品,平均算下来,一位客人大概配有除铁锅炖外的开胃凉菜、配菜共三份。
此外,人数越多,价格折扣也会更多。按照数字算下来,六人餐的人均价格要比两人餐划算接近五毛钱。不仅如此,石龙飞还学会了举一反三,在菜品中加入了赠品菜,表面上是为回馈老客,其实也是后厨解决当日多余菜色的一种方式。食客们获得了“捡便宜”的既视感,老板则获得了顾客粘性与仓储减压,一举N得。
“哇,这是颖颖你帮他想的?”
葛海珊匆匆看完,看向了黎今颖的眼神写满了崇拜,宛如在看商业奇才。
黎今颖不好意思挠挠头。
这可不是她想的,这是后世餐饮界人人皆知的商业套路。
“我哪儿想的出这么多?我就是给他提了提,可以做成团购……还是你哥聪明,知一就能解二。”
葛海珊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太可惜了,你要是不从军,说不定现在都做上龙岗首富了!”
石龙飞把菜单收走。
“我去后厨给你俩亲自做,你们聊着天等着啊!这顿饭看我发挥!”
他急匆匆离开包厢。
路过餐桌时,包厢内侧还能听见他与食客们的寒暄,主打一个顾客体验感满分。
隔了二十分钟,石龙飞端着一个扁口大铁锅再次走进包厢。
扑鼻而来的,是一股肉味中夹杂着葱姜蒜香料的烟熏气息。铁锅放下,锅中酱色鹅肉与酸菜混成一团,汤汁咕噜咕噜作响,中间夹杂着蘑菇、豆角、土豆块和大白菜的配菜。铁锅边上,贴着一圈黄澄澄的玉米饼,一面煎得又干又酥,另一面浸着酱汁吃,酥脆嚼劲与风味两不误。
“尝尝呗,咱们招牌的胖虎炖大鹅!”
石龙飞搓搓手,一脸期待,像是一个等待老师评判试卷的学生。
黎今颖夹起一筷子,酱料浓香,酸菜爽脆,土灶的柴火气将肉香味发挥到极致。
她擡起头,弯着眼睛:“好吃!”
石龙飞抿抿嘴,又问。
“要来点酒不?大鹅加饼配白酒,爽快!我柜子里藏了一瓶茅台,给你俩拿出来炫两口?”
黎今颖赶紧拒绝:“不了不了,你还是多放几年,留着娶媳妇再喝吧。”
“那还得等不知道多久,我哥现在一门心思扑在赚钱上面,讨媳妇怕是只能等相亲咯!”
“你吃你的饭!”,石龙飞佯怒。
三人嬉笑着,酒足饭饱。
吃过饭,石龙飞陪两人走出包间。
天已经黑了下来。
比起从前昏暗的夜景,如今的龙岗市,夜晚时分也亮起几盏路灯。暖黄色的光线虽然不足以照亮黑夜的所有角落,倒也能让人看清路途。
饭店堂内的桌位已经坐满了人。
这家铁锅炖是龙岗市炙手可热的餐馆,一到七八点,门口就排起了队伍。
不少老食客见到石龙飞,直接开口询问:“石老板,里面还要等多久啊?我今天可带了几位新客人来啊,味道可不能失水准~”
石龙飞迎合几句,抽出身把两位妹妹送到门口,交代道:“等聂长官过来,可得好好请我吃顿饭啊,当初要不是我帮他牵线说好话,你俩的事儿可不好说!”
“行,等他明天来龙岗,我们再聚。”
黎今颖朝他挥手。
她正欲转身离去时,忽然瞥见眼前的走道上,一个男人鬼鬼祟祟。男人一步三回头,跌跌撞撞跑,手里还抱了一个小女孩。
仔细一看,男人还用手捂住小女孩的嘴巴,似乎是担心女孩大喊大叫。
“不好?龙岗现在有人贩子?!”
她的直觉不会出错。
眼前的景象绝对是拐卖。
黎今颖左右看了一眼,公安派出所离胖虎的铁锅炖餐馆还有些距离,她也想不了太多。
她迅速打断了好友叙旧的气氛,三言两语交代清楚,嘱托葛海珊:“海珊,我担心那是人贩子,错过的话等到天亮人早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你赶紧回餐馆打报警电话,我去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