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白鸟
抄录在司明殿的卷宗会以年份为单位分类在横向同一列上,又会以地方州县为单位按格放置。
鹿之春不需要韩丹景的带领,在杨恭观察了一下后,他们就找到了对应年份的那一列。
韩丹景那条被抓住的胳膊,一开始确实是在胳膊肘的地方,然后因为仔细找了一下要找寻的卷宗方位,鹿之春顺着手肘滑下来了一些,到站到翻阅盛州那栏时,他已经是单方面被鹿之春抓住手腕的姿势。
如此姿态,让他像一个被母亲牵住的孩子。
嗯?
韩丹景皱了皱眉,不明白自己刚才脑子里在想什么。
“圣女大人,本宫站在这里,不会胡乱走动。”韩丹景提醒道。
鹿之春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哦,好。”
非常随意并敷衍且没过脑子的回应,因为她的手依然没放开。
韩丹景:“……”他低头看了一眼手腕,那里正传递着温度。
韩丹景没有再提醒,他也不是很讨厌被她牵住的感觉,甚至是有些眷恋。
眷恋,是心脏给出的答案,他并不知道原因。
“看样子是在这一层,”杨恭先蹲了下去,在底层使劲扒拉,一卷卷翻看,一边吐槽,“你们……放置卷宗的地方没人打扫吗?灰尘……咳咳。”
杨恭用手扇了扇飘出来的尘雾,吹了吹干净,终于找到了相关的一卷,至于这一卷里有没有记载盛州关家的失踪案件,那就另说了。
“司明殿有专人打理,每年年终清算一些百年陈案,销案处理,置底这些,在来年就会被销案,因此……”
韩丹景解释道。
毕竟百年未解的悬案,若非被野史记一笔,也该销除了。
也是鹿之春要找的时机正好,不然放在那最底下积灰的,十有八九来年是看不到了。
“我看看对不对,”鹿之春探过头去看了一眼,夸了夸杨恭,“敬之找得真快,真厉害!”
杨恭乐开花:“哪里哪里,这也不难。”
韩丹景不明白这位杨大人怎么找个卷宗都能被夸,微微皱了皱眉,但是低头看到被握住的手腕,又释然了。
没事,此时此刻,他与她更亲近。
没有察觉到自己想法已经歪了十万八千里的太子殿下很自然地和鹿之春一起凑上去。
“不是,往后再看看,有没有关山和关月的名字?”鹿之春一目十行翻阅。
杨恭也在努力转动眼球翻阅着,聚精会神。
终于两人在中间发现了盛州曾经的巨商关家的记载。
关山和关月的失踪引发了不小的讨论,特别是除了主家失踪外,府内其他仆役侍从无一例外,几乎都不见踪影。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一家几十口人的失踪案件,最后经过了两任州令之手,依然一无所获,于是这一桩悬案也从盛州抄录到了司明殿。
案宗留存到现在。
“关山和关月并不重要,看看有没有关山妻子沈拂叶的详细记载,有没有说是启东川泽那方人士?”杨恭读出来后,鹿之春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她来此的目的只是为了查找沈拂叶的信息。
“这里面……没有细说。”杨恭又翻了过去。
“等等!这里有记载。”他眸子一亮。
原来沈拂叶的案子并没有被销掉,或者说原本关山和关月试图去证明过沈拂叶意外暴毙,但是因为关家一门的莫名消失,地方上将沈拂叶的案子重新翻了出来。
原因有点沂西特色——
因为沂西人还是很信鬼神。
悬案的猜测最后都会和鬼神联系到一起,盛州当地百姓中或许也有人知道关家对沈拂叶或许不大好,也猜测沈拂叶的死有蹊跷,本来这样猜测就猜测好了,谁知道关家真的出事了。
满门、一夜、全部人间蒸发。
百姓对这“凶宅”的猜测与鬼神之说,最终影响到了官府。
官家倒不能完全相信这种说法,但是既然已有牵扯,沈拂叶的死也有蹊跷,自然就旧案重翻,一并抄录了过来。
沈拂叶,原启东川泽万生县人……
“万生县……”鹿之春终于得到了一个稍微具体一点的地址,她思索了一番,“等回到玄都,我要去一下这个地方。”
她直觉去这里很重要,而且是必须的。
“去启东?”杨恭看向她,担忧起来,“你一个人去吗?这会不会太危险?启东一直不友善。”
“敬之要陪我去?也不是不行。”鹿之春笑眯眯。
杨恭面上为难起来,但最后一松:“可!”他斩钉截铁道。
鹿之春却没有接话,杨恭来沂西这趟,再回去肯定会被安排正经官职,不会空闲,他之后再被谈起时就不会是右丞之子了,而是正正经经有自己的事业要发展。
北燕和沂西的后续工作有的他忙,怎么还会有闲余陪她四国浪荡。
就是他肯,他爹也会再把他抽一顿,给他脑子抽醒的。
再说了,就这么一趟,她去启东的路都熟了,不带人的话,她轻功一日千里没问题,不会像来沂西这么久。
看着鹿之春和杨恭越发熟稔的打闹,韩丹景微微有些羡慕。
其实也很正常,圣女一早就降临北燕,这位杨大人肯定早与圣女相交,性格又如此……有趣,没有什么好别扭的。
这很正常。
韩丹景在内心又强调了一遍。
“圣女大人之后还会回沂西吗?”韩丹景不由发问。
鹿之春话里话外都是会返回北燕,可是韩丹景却也有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