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1 / 2)

信件

在众多皇子都在木兰围场快意驰骋的时候,却有一人对着满桌子的奏折忍不住皱眉。

大阿哥胤褆恨不得将这一整桌子的折子都掀翻,要是这些领着俸禄却总是悠闲做事的大臣们递上来的是什么有用的东西便罢了,好歹也能让他学习学习如何处理国事。

结果那看似严谨的奏折下,写的不是什么虚伪的奉承就是一些一看就是假大空的号召倡议,或者把一些早已定案的陈年旧事翻出来美名其曰,让胤禵过目定夺。

总之就是让胤禵有点事干,不至于来折腾他们。却又不让他处理什么大事,唯恐这个监国皇子出了什么差事,连累他们一同背锅。

胤禵愈发烦躁,每天都数着日子盼着皇阿玛他们回来。比起这些枯燥的差事,他更宁愿与八弟他们一起驰骋在大草原。喝酒吃肉,躺在帐篷里对着夜晚数星星,那多痛快!

说起胤禩,胤禵更是郁闷不已。整整去了半个月,然而这期间胤禩只给他寄回来一封信,还是顺带着的,让他念给额娘和卫氏听。

明明他们从少时便约好,无论是谁远行外出,总要多多寄信回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牵挂,然而小八这个家伙,却偷懒。

要知道,自己出门远行时,那给小八的信比给额娘的还多,叠起来整整一打。

况且他在信里全然不似敷衍,总是事无巨细地告诉小八,自己身边发生了何事,遇到了哪些好玩的人,又吃了什么样新奇的美食。

他是个尚武的皇子,虽说在信里没有用许多诗词引经据典,但是直白的话语中暗含的真心却从不作假。

然而小八呢?胤禵无奈地笑笑,要不是过于相信他的人品,胤禵真的会怀疑,他给自己与送给五弟的那一封没有什么区别。

全都是那句,小八向大哥问好。

胤禵长叹一口气,却又不免想起他们互相给彼此写信的初衷来,想到这里,又愈发对小八心酸不已。先前的郁闷一扫而空,竟是一点也责怪不起他来。

当时皇阿玛带着他外出打仗或围猎,却留下太子胤礽在朝廷处理政事。

一开始,胤禵忍不住为皇阿玛的决定感到惊喜,想着皇阿玛这是偏爱他才带着自己不带胤礽的表现。

然而很快,胤禵便知道,皇阿玛他带着自己只不过是舍不得胤禵跟着他到处行军吃苦。而将胤礽留在朝廷则是为了他的储君历练暗暗铺路。

即使自己就在皇阿玛身边,然而皇阿玛七句话有六句话离不开胤礽。一开口便是保成小时候如何,听得胤禵心里不甚是滋味。

然而这些胤禵都可以勉强忍受,击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他们在外练军。每天回去,不管多么劳累,皇阿玛他总要给太子胤礽写信,有时候甚至一天写好几封,甚至也不一定确保胤礽会收到……

“此甚奇之事寄告皇太,使之兴”。

“朕送尔之鱼若好,则顺便寄信说好。”

“朕不由思念太子,何得释怀。今天气已热,将你所穿棉衣、纱衣、棉葛布袍(等)四件,褂子四件,一并捎来。务必拣选你穿过的,以便皇父想你时穿上。”

胤禵偶然窥得,心中止不住泛酸,原先以为那是嫉恨之情,而后仔细回过神来,才知道那股酸涩的情绪叫做委屈。

为什么同样为皇阿玛的儿子,他却总是如此偏爱胤礽,难道就因为他占了个嫡子的名号吗?

明明自己才是长子,按照顺序,应该是自己接管这一切才对,胤禵止不住心中那些阴暗又危险的想法,几乎快要变成自己认不得的样子。

等他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在嫉妒的滋养下,差点说出怎样大逆不道的话来,如若不是小八在一旁提点,他真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何事。

“大哥,没关系,我给你写,写满整整一张纸。”胤禩乖巧地靠着胤禵的肩膀,有些稚气,但却意外的坚定可靠,“这样你便也有信收了,不用羡慕太子。”

“虽然我知道我写的信字不如皇阿玛好看,也比不上皇阿玛写信的分量,可至少,那种牵挂的心意是一模一样的。大哥,你只记着,若你在外,小八都会记挂着你。”

胤禵说不出自己听到这话时是怎样一种动容,只觉得心上那些被掀起的波澜褶皱都被胤禩的话一一熨平。

世人都说他这个八弟笑里藏刀,擅长以假面示人,然而唯有胤禵才真正的知道,那些笑意之下藏着的是一颗真正的灿烂的未经玷污的金子之心。

“八弟,比得上的。”

你的信件的分量,在我心里,比皇阿玛还重。

于是从此之后,胤禵再也没有羡慕过胤礽收到的信件,那些嫉妒与不甘,亦或者委屈全被胤禵抛诸脑后。

再次出行时,他不再因为皇阿玛的偏心而神伤,却只记挂着何时能收到小八的信,信里却又会对他说什么?

所以,这次木兰秋狄没有与八弟他们同去,等信的时间便异常变得焦灼起来……

却说木兰围场,深夜中的营帐发出巨大的声响,那是酒杯被人摔落在地的巨大争执声。

营帐外印出俩人熟悉而又分明的影子,正是三阿哥胤祉与四阿哥胤禛。

“我有没有告诉过你,别动小八。”胤禛沉着一张脸对着眼前这人,他惯来喜欢冷脸,那种冷脸不代表情绪,只是一种习惯。然而此处在胤禛吓人的脸色下,胤祉却显然感受到了胤禛的愤怒。

他在为什么而愤怒,一个个地除掉他们的竞争对手,这不是他们的共同目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