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
自此,废太子胤礽度过了第一个没有得到康熙帝慰问的生辰。
而胤禩因为做了多余的事,反倒在康熙帝心里留下了一根刺。
自古圣心难测,而胤禩这回却赌错,因为先知而改变了原先的选择,却也因为这一改变从而影响了接下去的命运,却不知,到底谁是因,谁是果?
另一头,胤禛自从青山村胤禩对他说那一番话后,救他并不是因为从前的交好情谊,而只不过一命还一命,想要与他两清。
自此,胤禛心中观念转向另一条道路,在这之前,他一直想着修复与胤禩的关系。然而,现在他想的却是早日拿下那个位置,如此他才有底气与机会同胤禩解开那些误会,到时,他们依然能够回到当初秉烛夜谈的日子。
正当胤禛如此想着,也做着一定的筹备与打算之时,却陡然接到了康熙帝唤他进宫的消息。
胤禛知道,昨日便是废太子胤礽的生辰,而胤禩前往咸安宫去看了他,而现在,考验轮到自己了。
胤禛换了一身衣服,一刻也不敢耽误地赶到了乾清宫。
他毕恭毕敬地跪在地上,“胤禛拜见皇阿玛。”
康熙帝却亲自上前将他扶起,“老四,今日就你与朕俩人一同饮饮酒说说话,算是家宴,无需这些虚礼。”
随后,康熙帝将胤禛引到了座位上,桌上摆满了上好的酒。
胤禛偷偷瞥了康熙帝一眼,想要窥清他此举之意,然而那脸上有的便只是帝王向来的威严与沉稳,让人难以揣测其意。
康熙帝举起杯盏,然而他却率先直抒其意,“昨日是胤礽的生辰,听说小八却看他了。”
他没用废太子之词,却说的胤礽。胤禛思绪飞速地运转着,尽量想让自己答对这一考题。
“回皇阿玛,若是八弟真去了咸安宫,想来是他有心,记挂着二哥。”胤禛说完呼吸微顿,不知自己的答卷是几分。
康熙帝却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是吗?老四,那在你看来,这样的行为是对还是不对?”
已然又把问题重新抛给了他,胤禛却顿时领域到,刚才他的答案答错了。
皇阿玛他,许是不满意自己的答案,才会再问一次。
于是,胤禛立即做了调整,与刚才截然不同的回答,“皇阿玛,儿臣以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太子既已因错被废,八弟再如此亲近于他,这让朝臣百姓难免觉得,皇家有所偏颇,于情算是私心,于理却并不合适。”
康熙帝握住杯盏的手一顿,“是吗?那如老四你看来,胤礽从此便该被置之不理,任由他自生自灭?”
康熙帝问的语气虽有些严肃,然而胤禛却松了一口气,因为他知道他赌对了。
因为皇阿玛拿正眼看他了,说明他刚才的回答正契中他心。
胤禛愈发笃定废太子胤礽在皇阿玛这,再无转圜之地。于是,他回道,“皇阿玛,虽显得有些残酷无情,但确实如此。做错事的人便要受到惩罚,如此律法才能得到规整。”
康熙帝看向他这个儿子,说着这些话的同时,连神情也未变分毫,难怪他人都说胤禛冷心冷情冷面。
确实是个心狠心硬之人。
然而……却也最像他。
治理国家光用仁心,是不足够的。各种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需要铁腕手段,与各权臣的周旋更需要威严。
经过这一件事,康熙帝心里已然有了计较。
截然不同的应对态度,体现出的是胤禩与胤禛截然不同的个性。
仁者可为学者,可为贤臣,却不可为君。
“老四,这坛酒特许你带回去。”康熙帝说道。
胤禛毕恭毕敬地接过,只以为不过是寻常的一份赏赐,等到酒席散后拜别康熙帝回府,幕僚见此物却是欣喜若狂。
胤禛正不知何解,那幕僚却兴奋地恭喜胤禛道,“四阿哥,这一坛好似天子笑,是皇上当年亲手酿下的,这世上唯有这一坛,如今皇上却将它赐给了您,这是大喜之兆啊!”
胤禛微微一愣,却穆然觉得手中这坛酒的重量重了不少,可伴君如伴虎,现在高兴,着实为时过早。
他暗暗对自己发誓,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么他便绝对不能踏错一步,因为一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从前三阿哥陷害我的那颗棋子,可还在手里?”胤禛问向幕僚。
幕僚点点头,“自然,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他说的却是当初与胤禩决裂之日,三阿哥胤祉特地在茶楼门口安排了一个算命先生,虽不知道胤禩反应为何如此之大,这也确实成为了他与胤禩决裂的原因之一。
三阿哥倒是好算计,可胤禛向来不是任人欺负却不反击的主,既然他为自己送上这么好一颗棋,要想在皇阿玛心里赢过胤禩,他又如何能不用?
“那个叫张明德的算命先生,你让他明日一大早便寻个时间,前往八贝勒府去。”胤禛嘱咐道。
如此,倒算是一条妙计,只是这一遭,看来他与小八的关系是要彻底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