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
太子胤礽被二次废黜不久,宫中又发生了一件算大又不算大的事。
何谓算大又不算大?
不算大是因为,一个人的死讯与不相干的人来说,不过是过耳即忘,不会在心底留下半点涟漪。
可对于视其为生命的人来说,亲眼看着对方死亡,便像是一场剜心割肉之刑,在眼前不断拉锯重演。
似是痛彻心扉。
而胤禩此刻便在经历此锥心之痛。
良妃,也就是卫氏,从辛者库宫女到被册封为卫嫔,再到册封为妃,最终在康熙五十年,生命落下帷幕。
良妃在一生当中,便只有胤禩一位孩子,所以在她弥留之际,为她哭的便只有胤禩一人。
疾病来得突然,连太医也说不出确切的病症,大抵人老了总带着些病痛,良妃已年近五十岁,或许在她心里早已料到过这一天。
到了这个年纪,有什么东西看不透放不下,荣华恩宠皆是虚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良妃早已看开。
可唯独她唯一的儿子,胤禩,良妃放心不下。
恰逢胤禩福晋流产,没有保住他们的孩子,亦逢胤禩被贬谪,连爵位都遭革除,也正是因为这两个理由,导致良妃急火攻心,先前稳定的病情也因此而控制不住。
知道这件事后,良妃也不是没想过去求求康熙帝。
然而她一生所有寥寥无几,没有殷实家族做支撑,亦不善交际没有人脉。
唯一能留住康熙帝的便只有年轻时艳冠京城的美貌,然而这美貌也逐渐随着年纪增长而衰退,以至于康熙帝再不会留宿她的宫殿,也再不会听从她的任何一句话。
那些无功而返的日子里,良妃只能趁着深夜默默流泪,她既不敢让胤禩知道她的担忧,也不知如何帮他解决此困境。
长久郁结之下,忧思加重了疾病,不知不觉,竟已病入膏肓,而良妃就这么一直瞒着,未让任何人知晓。
胤禩得知这个消息时,良妃之病已然无力回天,生命只剩下最后几天。
而胤禩能做的,只有黯然脱下心痛,而后陪良妃娘娘走过生命的最后一程。
近日,胤禩日日进宫,守在良妃娘娘跟前,眼见她整个人消瘦一大圈,大多时间都在昏睡,有时候醒来的某些时刻,甚至认不出眼前的胤禩是谁。
胤禩痛在心里,只觉得自己为人子女失败无比,明明说好了,他要有一番作为,让额娘享福的。
他甚至还许诺过额娘,接她出宫回自己府邸养老,胤禩眼眶湿润,却还只能强撑着精神。
胤禩在良妃旁边,一下又一下地说着话,他说的琐碎,甚至找不到任何重点,只是想这么一直陪着她。
大多时候,良妃娘娘从不回应,因为她清醒的时候鲜少,然而只有胤禩在她身边的时候,她仿佛能睡得更加安稳一些,不再噩梦连连。
只唯有一次,胤禩在旁边说话,想尽办法说些能够逗良妃娘娘开心的事,良妃娘娘像是突然清醒过来似地,伸出手慈爱地碰了碰胤禩的脸。
“小八。”良妃娘娘轻声地唤他,将胤禩眼角的泪痕抹去,“别哭。”
“额娘。”胤禩将整个脸庞贴在了良妃娘娘的手上,唯恐这个清醒的额娘消失不见。
“是胤禩不听话,是胤禩做的不好。”胤禩带着浓浓的自责与愧疚。
然而良妃娘娘却用尽全身的力气摇摇头,“小八,你千万不要这么想,一直以来,你都做的很好,你不知道额娘有多为你骄傲。”
良妃娘娘或许是感受到自己大限将至,此刻的力气与精神更像是回光返照,她想抓紧时间对胤禩说些话。
“我走后,别伤心,好好过你的日子,对喻宁好,她待你最是真心的。至于别的,能争便争,不能争……便避,保得住命比一切都强。”良妃娘娘嘱咐道。
胤禩皆一一点头,只是眼眶愈发酸涩无比,或许他们都在心中预感了离别,并且这一次是永别……
“小八,我这一生,最幸运的事,便是能够让你来到我身边,成为我的儿子……”
那声音越来越微弱,直至胤禩握着的手一片冰凉,而耳边再没了动静。
胤禩保持着这个姿势,不动分毫,从这一刻起,他知道有什么东西在他心中碎了,并且碎得彻彻底底,像是神像坍塌,人心崩溃。
“良妃娘娘薨了!”随着太监往外宣布这个消息,胤禩此生再也见不到其亲额娘。
他这一生,一直在告别,一直在失去。
据康熙帝的意思,良妃娘娘丧礼一切从简,像是因为胤禩之前的结党,连带着对良妃娘娘都有了厌弃之心。
既无宴席的操办,更没有得到进祖庙的资格。就连哀悼,也只有与胤禩亲近的几个人前来吊唁。
整个丧礼全凭胤禩一人操办,小九小十与十四都来帮他的忙。
经历了这么多事,连安慰的话都愈发无力,三人只能拍了拍胤禩的肩,示意自己从未离开。
吊唁来的人寥寥无几,不一会儿便到了尾声,然而灵堂却出现了一个对于胤禩来说的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