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悬疑推理 > 千面 >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2 / 2)

那两人,正是方才在门口的守卫。

他早该想到了。守卫换了人,不再是谢成峰手下的董原和刘青,林泽生早该想到他们是一队的人。

眼下这情形,肯定是守卫去报告了卢兆辉,卢兆辉不放心他独自见王明君,于是来查看来了。

林泽生随即想到,在他们被软禁这些天,依旧对王明君坚持不懈严刑拷打的,定是卢兆辉了。

不知是不是奉了丁华舟的命令。

林泽生的手不自觉地在身后握了一握,“哟,卢队长怎么来了?”

卢兆辉笑得有些阴沉,“林副处长是新人,门都找不着北呢,都能来;我为什么不能来?”

“林副处长,别跟我说你刚来不懂规矩。这审讯,可不是一个人能审讯得了的。连丁处长来一趟都带两个兄弟。你偷偷摸摸单独与犯人相处,是何目的?有何居心?!”

林泽生一声冷笑,“卢队长消息灵通,我刚下来,你人就来了。你消息这么灵通,怎么没打听到我为什么要来这里呢?”

“还有,这人被你整的,一只脚踏上黄泉路了!我倒是想跟他说话,那也得他先醒过来啊!你这搞得我很难办啊!”

卢兆辉确实不知林泽生明明被软禁了,为什么还能出现在这里。他原本以为林泽生是偷偷摸摸跑出来的,本意是抓他个现行,给他扣上个“私通□□”的罪名,林泽生还能有什么好下场?他背景再大,后台再硬,最起码不得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但此刻听林泽生这腔调,他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就听林泽生继续说道:“卢队长,你这没有站长的指示,也没有丁处长的命令,怎么就敢在这节骨眼儿动用私刑呢?”

“啧啧,”林泽生使劲拍了拍卢兆辉的肩膀,“卢队长这胆子,不小啊!我今儿可告诉你了,好好照顾这位王先生,好好给他养伤。等丁处长出来,要看到他是活蹦乱跳的。如果不是,卢队长,你可要后果自负啊!”

“哦,还有隔壁那个。”

林泽生语重心长地说完,半点儿不迟疑地走了。

卢兆辉已经盯上他了,他再留在这里没有益处;何况王明君根本不相信他。这让林泽生有些无计可施。

卢兆辉紧皱着眉头,看了看将死的王明君,“怎么成这样了?”

两个手下低头不敢言语,心道,这不都是按您的吩咐吗?谢队长从这里掏了点不知什么情报,您也想跟着掏点。刑讯的时候您又不是不在场,这会儿装什么好人?

难道是想要拿他们俩顶缸?!

两人思及此处,胆战心惊地偷偷互望了一眼。

“愣在这儿干什么?还不赶紧去请苏处长!”

“……队长,苏处长不是回老家了吗?”

“那就赶紧去请小美!娇娇!医务处随便哪个都行!还不快去!”

林泽生诈了卢兆辉一下,就知道这番折腾不是丁华舟吩咐的了。当然也不知站长的意思。

顾安源让他来,就是确认留王明君一条小命的。

不是顾安源慈悲,而是王明君不在,他们那条情报的来源就说不清楚。真的还好,假的他们整个上海站就都大祸临头了。

偏偏卢兆辉个没脑子的,听了个头不知道个尾,就想着也来捞一杯羹了。谁知生生撞到了枪眼上。

不是林泽生来得还算及时,王明君十有八九就死在他手里了。

林泽生慢悠悠走着,就听身后响起“扑通扑通”脚步声。方才的一个守卫心急火燎地经过他身边,往医务处跑去。

林泽生见状,心里松了一口气。

王明君现在这情形,他想出招来救他出去也没辙。弄不好半路上就挂了。如今在这里呆着,反而比冒冒然出去的好。

起码这里还有医有药。

四大处长,连同一个副处长,一个行动队队长,六个上海站的精英骨干,愣是被“出差”了十天半个月,才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

苏陌伸着懒腰,“我可要回家好好洗个澡,睡个好觉,这几天可把我给折腾坏了。”

丁华舟几日蓄了满脸络腮胡子,并不顾及自己的形象,先急切地问道:“站长,前方如何?”

除了苏陌,众人闻言,皆齐齐望向顾安源。

顾安源微微一笑,“前线得到情报后,将计就计、出其不意,打了个胜仗。你们立功了!”

丁华舟一拍大腿,“好!”

顾安源笑道:“大家都回去好好休息休息。嘉奖的事儿,过了这一阵,上峰会找个由头颁下来。现在不宜过于张扬,这也是出于对咱们上海站的保护。”

丁华舟一拍胸脯,“明白!上面记着就行,等把日本鬼子打跑了再封也成!”

苏陌在一旁嚷道:“哎哎哎,没我什么事啊!有事别找我,有功劳也别惦记着我,全记你们头上。”

顾安源一巴掌拍过去,“不思进取的家伙!”

众人一哄而笑,散了。

对上海站这朵奇葩,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了。连罗光明都憨笑着,心里很高兴得到赞赏和表彰,只有苏陌,不揽事、不争功,好像这辈子唯一让他有兴趣的事,就是赚钱和及时行乐这两件事。

这也让他无形中少了很多竞争对手。

就拿这件事来说,他就算不是功劳最大的,也是功劳第二大的。偏偏他不争,这头号功劳就自然而然又落到了丁华舟头上。是以,苏陌话一出,属丁华舟笑得最大声。

林泽生出了上海站,独自走过几个路口,叫了一辆黄包车,朝家的方向而去。

刚才他还跟众人一起笑呵呵的,此时独处的他,瞬时冷静了下来。

王明君和褚平川,该何去何从?

然而,他此刻还没有心思细想这个,他有更具体、更近在眼前的事情要考虑。

方瑜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