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侦测车遇袭一案,其实当时没查出来,现在已经很难查了。抗日分子居然有这么强大的组织能力,将三辆车同时摧毁。
其中两辆车在僻静的地方被发现。发现的时候,车上的人已死去多时。死因各异。
东面那辆车,手法极其专业且统一,车上四人全是被一刀抹脖,当即毙命。
西面那辆车,手段很杂。四人死因各自不同,一个被绳子勒死,一个被匕首捅死,一个被刀抹了脖子,一个被迷药闷死。
很明显袭击东车的人,曾经受过专业统一的训练,这让人不得不想到训练有素的军统上海站;而西车,杂七杂八大杂烩,更像是□□的手笔。
但两车却又有惊人的相似。那就是两辆车上的人随身配带的枪支都不见了,测向机也都被拆走了零件,连衣服都被扒了。
桥本看档案,越看越迷糊。这是要作甚?两支队伍何以如此的不同又如此的默契?
然而让桥本更迷糊的,是第三辆。第三辆更玄乎,前两辆好歹还在地面上,这一辆直接下了水。
几天之后才被人发现,从水里打捞上来。人都泡得不成样子了。
然而他们不是被淹死的,是被枪打死的。每个都是一枪毙命。
还有一点与另外两辆不同,就是这辆车上的枪支、衣服、测向机,统统都在,完好无缺,只不过统统被水泡了。
三种不同的手法,三支不同的队伍,何以同时联动,在同一个夜晚,让三辆车悄无声息地失踪了呢?
桥本无法想象军统与□□特工会携手合作,何况还有第三支队伍的存在。还不如军统联合了上海的□□,这个结论更让他觉得可信。
但第三车现场的处理方式,明显与另两车不同。这又让人觉得他们事先是没有沟通的。
桥本百思不得其解。
他不会想到,这背后有林泽生这一只手。同时操控着东区和西区两辆车。
行动处也好,季风同志领导的地下小组也好,都是伪装成黑田的人来换岗。从而成功地上了车。在对方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出其不意地动手,是以没有在现场留下多少打斗和挣扎的痕迹。
林泽生和季风同志统一策划的行动方案,自然现场的处理方式也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杀人的手法。在这一点上双方各尽其能、各显其才。于是给人了一种这是、又不完全是一支队伍的模糊感。
至于第三支队伍,是林泽生至今都没有想明白的。也是桥本太郎此刻最困惑的。
第三支队伍袭击的是在中区巡逻的侦测车。袭击者没考虑其他武器,直接用枪解决,说明他对自己的行动方案、对自己的枪法很自信,确定不会引起枪战,不会惊动外面的宪兵大队。
这个想法,让桥本悚然一惊。什么样的人具备这样的能力?
是的,是“他”,不是“他们”。当时的尸检结果表明,这辆车上的四人,死于同一型号的子弹,很可能出自同一把枪。
也就是说,这第三辆车,袭击者很可能只有一人。
一个人,劫持了一辆车,杀了四个人!还是在宪兵队的眼皮子底下!
桥本突然觉得后脊梁骨发凉、毛发倒竖。
等他想继续往下看的时候,调查报告戛然而止。
“这个案子的后续调查报告呢?”桥本将他的新部下叫来问道。
“大佐,都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