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棉花被子(2 / 2)

程大娘这前半辈子是跟婆婆生气跟男人生气,后面才好过一些。

何姐倒是有个好婆婆,日子除了没钱也还可以。

徐小溪到的时候,参加比赛的人都在学校门口呢,门口停着一辆大巴车,大巴车侧面的车身写的是竞赛的名字。

岳老师带队,整个小学有两个人,还有别的小学的,全部都在这边集合的。

徐小溪把车子停下来,就看到好多别的学生的家长也都在。

徐池自己一个人安静地站在一旁,也不说话。

“徐池。”

岳老师还没见过徐池的家长,她也只是数学老师,也没看过徐池的资料,这是徐池的妈妈?看起来挺年轻的。

“小姨。”

徐池看到徐小溪过来,快步小跑了几步过去。

岳老师觉得自己幸好没开口,不然就尴尬了,她上前跟徐小溪打招呼。

“徐池家长,你好,我是岳柚,是徐池同学的数学老师。”

徐小溪也跟她握手,“岳老师好,我刚刚在店里忙,应该没迟到,这是徐池的早饭,我过来送送他。”

岳老师也发现了,她身上的围裙都没拿掉,看着也没化妆,但人长得是真的好看,徐淮长得也很像她,出去不说是小姨跟外甥的关系,大家肯定都觉得是亲母子。

徐池早上简单吃了,一个包子一杯牛奶,一个鸡蛋的,他接过来小姨打包好的饭菜。

“小姨,你店里这个时候不是正忙吗?”

徐小溪拿起来手机看了一下,还有几分钟,“还好,你第一次比赛,我来送送你,别有压力,等你回来,小姨给你做好吃的。”

徐池是特别开心小姨能来送自己。

徐小溪伸手揽着他的肩膀,“岳老师,这路上到市里大概要俩小时吧。”

岳老师点点头,“是,徐池家长你放心,我们会照顾好孩子的。”

徐小溪倒是没啥不放心的,到时间后亲眼看着他们上车,在路边跟徐池挥手。

“都是热的,路上要是饿了,就打开吃。”

徐池坐在窗边也大声应下来。

“小姨也快点回去吧。”

徐小溪点头,看着车走才骑上电动车回店里,应该给徐池烤个鸡腿让他带走的。

徐池是跟他们学校的另外一位同学一起的,这个同学每次考试都是第二名,虽然是同班同学,但两个人从来没说过话。

两个人被安排坐在一起。

徐池坐在座位上,腿上放着小姨给送过来的好吃的,特别开心,他一定会好好考的。

“你小姨就是个做饭的啊,来送你衣服都没换。”声音很小,但语气是很嘲讽的。

徐池转头看过去,他在班里就陈耳东一个好朋友,其他的同学其实名字都叫不来的,这个同学跟自己也不熟。

曾湃家里条件不错,父母都在法院工作,他从小就会很多才艺,做什么都特别聪明,但唯独遇到徐池以后每次考试都没考过他。

徐池并不太在乎自己被别人怎么说,但小姨谁都不可以说,他很聪明早就感受到他对自己的敌意,不过都不熟他也不在乎。

“你学习也不怎么样,上次的数学竞赛卷子,你后面的题目一大半都没写出来吧,智商也就这样,那张卷子我能拿满分是因为就只有那么多的满分,而你一大半没写出来,就是蠢。”

他语气很平静,像是在陈述事实。

曾湃听完气的都想动手打他,“徐池,你说话也太过分了,我刚刚说的都是事实,你家长就是个只会做饭的。”

徐池懒得理他,“那你在生气什么,我刚刚说的也是事实。”小姨说过不要把口舌浪费在不值得人身上。

“岳老师,我坐在这里有些晕车,可以换个位置吗?”

岳老师是坐在前面,听到徐池的话立刻就解开了安全带站起来,“好,徐池,你跟我一起坐吧。”

徐池小心的提着小姨准备好的饭,站了起来坐到前面去。

曾湃一直都记得徐池那次他考完试去领卷子的时候,看自己的那个眼神就是这样的,一点都不在意,很骄傲,像是全天下就他最聪明一样。

徐池坐在前排打开包装袋,瞬间车的前排都是香味。

前排也坐着别的学校的老师跟学生,本来也都在说说笑笑的。

岳老师看着这会还热气腾腾的烧饼,都有些流口水,这咋这么香呢。

“你小姨做的吗?开的店在哪里啊?”

徐池说起来小姨就还挺骄傲的,“在乌石胡同里面,叫徐家餐馆。”他大方的给大家把饼掰开分了几份。

烧饼烤的外酥里嫩的,芝麻格外的香。

“岳老师你也尝尝。”徐池还小心的把烧饼里夹着的肉也用筷子给夹上了。

岳老师不太爱吃肥肉的,她本来还不好意思,但递到自己面前,实在太香了,也就接了过来,“谢谢。”

徐池还给前面的其他几个分了一下,也有拘谨的不太好意思要的,剩下到自己手里也就只有一小份,不过他能分享给别人就特别开心。

岳老师一只手接着,然后大口咬上,酥脆的烧饼夹着里面软糯的肉片,入口软糯,不咸还香。

“这个怪好吃的,里面夹的是啥肉啊?”

旁边的一个别的小学的老师看了一下,“我看像是蒸的扣肉。”

“是把子肉,我小姨做的,不用放盐,就用酱油熬炖的。”徐池对小姨店里做的菜都了解的很清楚。

岳老师确实被香迷糊了,她打定主意,回来后就到徐淮小姨店里去吃饭,不过比赛要两天,唉,之前也不知道,要是知道早就去吃了。

曾湃在后面看着,咬了咬牙,他一定会赢徐池的。

徐小溪回到店里给他们上菜忙到十点多休息一下。

“徐池送走了,你心里是不是还挺难受的。”何姐早吃完了,这会摊子上也没生意,看小徐老板闲下来,过来跟她说话。

徐小溪拿着纸巾擦擦额头上的汗,“有点,但这个感受一时还挺难描述出来的。”她也没养过孩子。

何姐叹了一声气,“以后咱们都会慢慢老了,孩子也会长大的特别快。”

徐小溪知道的,时间如白云过隙,这一天一天的,可快了,她正准备开口,手机在柜子上就响了。

“喂,小徐吗?我是弹棉花厂的,你定的都做好了,你下午有时间来取吧。”

徐小溪没想到会这么快,才一个星期。

“好嘞,我下午就去,谢谢啊。”

“谢啥,你来吧。”胖大婶只觉得这个小徐跟这边的人不一样,老说谢谢,挂了电话又去忙别的。

何姐听到是被子已经做好,“下午我跟你一起去看看,要是好,我也今天定下几套。”

两个人说好,徐小溪下午把店里收拾好,鸡腿给腌制上,何姐把自家店托给葛大娘照看着,这摊子上的啥价格他们常来买的都知道,收款码也就在旁边摆着。

徐小溪带被子骑电动车不太行,又借了隔壁五金店杨照家的三轮车,两个人开着车过去。

胖大娘看徐小溪这次骑着三轮车进来。

“来了,小徐,你到后面这来看,你家的,你得眼光还怪好的,这个花色在这里面还挺出挑的。”

何姐上手摸了一下,“还真是,这布料真好,里面的棉花也软。”

胖大娘跟何姐也不认识,不过跟徐小溪一起来的,肯定是那边的邻居,“那是,我们家的棉花都是收回来,还要榨籽,费的功夫不小。”

徐小溪也很满意,这针脚,还有封好的边,越来越喜欢。

“那我把尾款结一下。”

胖大娘拿出来手机上的收款码,“扫一下就行。”

徐小溪付完钱,新做好的被子也在这绳上晒的热乎乎的。

“你先等会,我去给你找大袋子,你把被子装进去,被弄脏了,回家就能盖,这个薄一些的,现在就能用,厚实一些的,再冷一些,就盖在上面,不过家里暖气要是得劲的,晚上非要出汗。”

胖大娘说着就找来了好多袋子,被子都从绳上收下来叠好放进去,再给放进三轮车里。

何姐也当场定了几套,选了几个她婆婆喜欢的花色,还有自家要用的。

徐小溪骑着三轮车直接带着被子就回了家里,何姐电动车回胡同。

徐小溪到家楼下碰见赵奶奶,朱老师他们都在站着说话。

“小溪,你这是弄得啥?”赵奶奶看这三轮车就不是她家的。

徐小溪从车上下来,“我去定做的棉花被子,你看看。”

朱老师前几天还听她去做,没想到这么快就做好了,都围过来看了一下。

“真不错,那边的手艺都好,基本上都是之前棉花厂退休的老同志,手艺没得说。”

赵奶奶也是可喜欢棉花被子,这不是盖了一辈子了。

徐小溪跟大家说完后,才把被子抱回家。

赵奶奶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跟着她上去,“小溪,你知不知道农历九月二十七就是徐淮的生日。”

徐小溪刚刚把被子都放好,听到这话摇摇头,在原主的记忆力压根没关于这方面的,自从家里出事以后,原主也没过过生日,自然也不会有人给徐淮过生日。

“我记得那十几年前,你大姐生徐淮的时候好像还是早产,下了可大的雨,你爸妈接她回来坐月子,你奶奶当天去看的时候提着的红糖跟鸡蛋,还跟我说,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那雨特别大。”

赵奶奶就记得徐淮的,徐池也就不知道了。

徐小溪算算时间,不就两天后,徐池考试后回来后的那天,本来也是说要做好吃的。

“行,谢谢奶奶,那孩子也没跟我说,我记得也不太清楚。”

赵奶奶知道徐小溪忙,之前的日子还过生日呢,日子都不知道咋熬着过下去呢。

“没事,徐淮估计也不会主动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