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新春
过了元旦,时间就跟长了腿似的,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年头上,顾淮也迎来了第一个寒假。
宋知时倒是没闲暇,这些日子为了这支盘鼓舞,他跟翟秋煜几人忙得脚不沾地。
顾淮见他辛苦,又为了让他能跟上营养,三天两头给他开小灶。比如趁着晨跑送一些牛奶鸡蛋到团里,有时候鸡蛋放保温桶里,宋知时结束了早功打开还是热乎乎的。
等舞蹈排练完,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比如说舞蹈服装还有配乐。
“我觉得形制倒也不是特别重要,毕竟观众主要是看舞蹈,衣服图个好看,有这个意思在里面就行了,咱可不能本末倒置啊。现在的问题是……这个颜色该怎么选?”
汉承秦制,以玄色为尊,汉朝以前指青色或者蓝绿色调的颜色,汉朝以后指黑里带微赤的颜色、黑色等,这些颜色都不太适合用于演出服饰。
周矜白脑海里灵光一闪:“先生,咱们国人就爱这正红色,就连国旗都是红色,要不就选红色吧!”
翟秋煜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李舒珍跟着附和道:“可不,汉朝对红色也很看重,而且咱们不止服装红,舞者也红,又红又专,我看哪个敢说这是四旧!”
其实这两年国内的大形势已经好转了很多,但四人仍旧不敢放松警惕。
翟秋煜长叹一声:“没错,这是复原的艺术,没看人考古研究所这几年还一直在研究嘛,这可是咱们老祖宗的东西,不能忘本。”
宋知时说:“老师,我觉得您请个正经的梳头师傅要紧,这汉朝的发髻可不好做。”
翟秋煜有些得意:“这些都不是问题,图样我已经从古籍的壁画中找好了,保证让舒珍完美亮相。”
“所以现在就只剩下配乐问题了。”
这也是最难的一步,但是好在歌舞团有自己的创作班底。
“既然这是汉时的舞蹈,就从秦汉这些时代找些诗歌编成舞曲不就行了?”
“说得简单,可到底选什么呢?”
众人陷入一筹莫展之中。
还没商量个所以然来,翟秋煜已经抢先一步报了节目。
宋知时来之前,古典舞队已经有两年没有在新春舞台上演出了,之所以还养着这个队伍,也是团长跟翟家老人有旧的缘故。
听说今年翟秋煜破天荒报了一个名叫盘鼓舞的舞蹈,众人都是议论纷纷,几乎歌舞团所有部门都暗暗盯着,想看看他们一个几人的小队,能搞出什么名堂。
为了给舞蹈队的节目造势,宋知时特地多拿了几张家属票递给顾淮,让他送给没有回老家过年的同学,到小年那天来剧院里给他们捧捧场。
虽然都是赠品,但大部分同学还是非常领情的,他们都是为了节约车费才在学校里过年的,看演出这种活动对他们来说太奢侈了,现在有一个免费机会给大家,谁会拒绝呢?
1975年2月3日,北方小年。
按着传统,今天本该是祭祀灶王爷的日子,但首都人民剧院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不为别的,今天剧院有中央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团、中央总政歌舞团、中国铁路文工团三大艺术团体在这里集体汇演。
每个团各出六个节目,共计十八个节目,从下午六点一直到晚上十点,四个小时的演出时间,门票售价一块二。
要不怎么说首都人民生活质量高呢,这么高的价格也抵挡不住大家对于娱乐生活的热情,很多人甚至饭都没吃,就带着一家五六口来排队了。
今天的节目主持人是来自中国铁路文工团的相声演员李炳春李老师。
宋知时在台下看了一会儿,除了节目风格,其实这场演出已经隐隐有后世春晚的影子了,不过相对于春晚来说,主持风格又没有那么严肃。
“样的幸福生活》!”
中央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团,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芭蕾舞团,诞生于首都舞蹈学院,也就是后人熟知的中央芭蕾舞团,简称中芭。
宋知时喜欢芭蕾,自然忍不住多看了几眼,也不知道她们的芭蕾水平跟总政歌舞团的芭蕾舞水平比,孰高孰低。
“实在的,这舞蹈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呢,大伙儿可得擦亮了眼睛好好看呐!”
别说李炳春了,就连中芭和中铁也是一头雾水,这到底是个什么舞,这名字究竟是舞种还是舞名?
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推着一个半人高的大鼓从后台走了出来。
“出来了!”顾淮一眼不错地盯着舞台上那道熟悉的身影,痴痴地说:“他出来了!”
“顾同志,这就是你弟弟吗?”
“可惜有点远,看不清。”
“顾同志的弟弟,那肯定错不了。”
“嗯。”顾淮浅笑着。
宋知时在舞蹈队这两个月也不是白呆的,他学会了翻跟斗。
几个炫技动作之后,他跟周矜白的任务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