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旧人
一周以后,宋知时跟着其他接待人员来到了某处大礼堂。
作为表演者,他并不需要迎接宾客,自然也就不会跟顾淮撞上。
虽然一周前已经参加过国家级宴会的表演,但此刻的他依然紧张。
这还是他第一次面向外国人表演。
松山芭蕾舞团是日本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将中国电影《白毛女》改编为芭蕾舞剧的艺术团体,曾先后12次访华演出,记载着一段“芭蕾外交”的历史。
在改革开放前,松山芭蕾舞团访华演出地次数就高达8次——
早在1955年,松山芭蕾舞团就与中国开始了交流,就在1958年即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松山芭蕾舞团更是冲破阻力,来中国上演芭蕾舞剧《白毛女》。
它长期致力于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的发展,是中日友谊的一座桥梁。
后来的1972年7月10日,沪市舞剧团访问日本,史学家戏称为中日建交历史进程中的“芭蕾外交”。
“芭蕾外交”,多么优美的称呼。
而这一次,宋知时正是看见名单中有松山芭蕾舞团的名字,才选择了这一支意义非凡的芭蕾舞。
宋知时猜,日方估计也是考虑到这一层面,所以才在随行人员里,安排了这位特殊的嘉宾。
宋知时的搭档是来自中央芭蕾舞团的周美华,两人之前因为华清大学校庆演出而相识。
宋知时从刚踏入文工团的那刻就开始学习《白毛女》,一直到现在,舞蹈动作早就烂熟于心了,周美华同样如此,两人配合默契,完美地带给台下观众一场视听盛宴。
表演结束,宋知时跟周美华一起走下舞台,跟台下的观众们握手互动。
外交部黄部长将一位年轻人带到了两人面前。
“宋同志、周同志,这位是羽田润先生,来自松山芭蕾舞团。”
“羽田先生,这位是总政歌舞团的宋知时同志和中央芭蕾舞团的周美华同志。”
羽田润今年才22岁,是松山芭蕾舞团的男首席。他比宋知时还要矮一些,一双微微上挑的狭长眼,却并不会给人傲慢无礼的感觉,相反,他十分温和有礼。
宋知时稍微会说一些日语,可以简单地跟羽田润交流。
对方显然十分惊喜宋知时会说日语,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
宋知时:“……”
羽田润:^_^
幸好翻译及时地顶上,这才缓解了他的尴尬。
宋知时暗暗告诫自己,看来以后还是少卖弄比较好。
社交完毕,宋知时巡视一圈,果然在角落里看见了顾淮。
他长身鹤立站在人群中,手中握着酒杯,眼神沉静,那件剪裁合体的西装衬得人愈发挺拔。
宋知时咽了下口水,拿着酒杯来到了他面前:“顾先生。”
“怎么不告诉我你今天也会来?”
“给你一个惊喜。”
“确实是够惊的。”顾淮无声地笑了一下。
两人的距离挨得很近,一月未见,思念如潮水般涌动。
顾淮喉咙一紧:“什么时候结束?”
宋知时敏锐地察觉到对方情绪的变化,小声地说:“还得有一会儿,我先去后台收拾一下东西。”
顾淮看了一眼人来人往的四周,一手悄悄握住宋知时:“一起吧。”
两人一路走到后台无人处,正欲说话,却被一位不速之客打断。
“知时!真的是你!”
宋知时寻着声音望去,蓦然看见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对方似乎很激动,想上前又不敢上前。
宋知时辨认了半晌,才迟疑地问:“你是、是……柏清哥哥?”
“对,我是吴柏清,知时你还记得我!”
“我当然记得。”
两人寒暄了一会儿。
吴柏清这才下意识地向宋知时身旁的男人看去:“这位是……”
对于如何介绍顾淮,宋知时早已烂熟于胸。
“这位是我在首都认得大哥,他叫顾淮,是华清大学的老师。”
“顾先生你好,我叫吴柏清,是知时的、是他家以前的邻居。”
说完,吴柏清伸出了右手。
顾淮习惯性地打量了他一番,最后才伸出一只大手跟对方握手。
“你们先聊着吧,我先走了。”
临走前,顾淮回头看了宋知时一眼,一副“回去再教育你”的表情,吓得宋知时腿一软,好险最终还是站住了。
吴柏清对此还浑然不知,自顾自地陷在老友重逢的喜悦中。
“知时,我们这一别有十多年了吧。”
“可不是嘛,柏清哥哥,你怎么会跟日本的访问团一起来中国啊?”
“哦,是这样的,当年离开陕省以后,我就去日本读大学了,后来全家移民到了日本。听说有回国的机会,我立马报了名,幸好被选上了。”
“原来如此。”
聊到这里,话题告一段落,两人一时无话可说。
突然,吴柏清感慨道:“刚刚在台下,我都没敢认你。小时候你说喜欢跳舞,我还没当回事,生在我们这样的家族,总是有许多迫不得已,没想到你竟然真的去了歌舞团工作。”
“谁说不是呢。”宋知时也笑了,能把兴趣当成工作,也是一种幸运吧。
“你这次回国准备待多久?”
“跟访问团做完公事,我想请个假回老家看看,大概呆半个月左右。”
“那你还要回日本吗?”
“嗯,我在那边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完成,这次是请了长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