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2)

她下意识擡头看他,却猝不及防对上一双平静无波的双眸。

沈若怜呼吸一滞,就见他压下眼皮轻扫她一眼,眼底透着疏冷。

她像是被一盆冰水兜头浇下,让方才所有的旖旎瞬间烟消云散。

她下意识挣扎着从他怀里站了起来,无措地盯着鞋尖,一只手捋了捋鬓边碎发,又似乎觉得如此太矫揉造作,干脆将双手背在身后掰扯着手指头。

“多谢皇兄,我、我……”

“下次注意。”

晏温沉沉打断她,声音听着再不复方才的温和,语气里透着几分紧绷和克制。

沈若怜知道他定是又误会了自己,以为这又是自己的一次“蓄意为之”。

她急忙开口解释,“我、我这次真的不是故意的,其实皇兄不必管我,我最多就只是小小摔一下而已,我真的没有故意……”

“孤知道。”

晏温蹙了蹙眉,似乎对她这话有些不悦,低低道,“孤又没说什么,你——”

他的目光落在她微红的眼尾,顿了顿,叹了口气,“罢了,回去吧,下次小心些。”

沈若怜见他皱眉,心里更加忐忑,为了表示自己方才说的都是真的,她急忙道:

“对了,皇兄,如今我也回宫了,之前不是说给我和裴词安定亲么,皇兄可以召、召裴家进宫商议此事了。”

沈若怜的脸有点红,让她一个姑娘家说这些事实在有些难以启齿,但她为了和他重新做回兄妹,逼着自己说了出来。

说完,她看了看晏温,不知为何,觉得他的脸色似乎更加不好,眼神也冷了许多。

沈若怜挠挠头,看了眼秋千,“要不——这个秋千也拆了吧。”

这样他总不会以为她还惦记着他吧。

晏温没搭话,视线落在她因颔首而露出的颈部线条上,月色朦胧中,他有一瞬的恍惚,面前的姑娘似乎同那夜寒山寺静跪佛像前的恬静身影短暂重合在了一处。

他忽然开口叫了她,“沈若怜。”

“啊?”

“你如今——”

他上前一步,居高临下看着她,气息逼人,“怎不唤孤殿下了?”

他背对着月光,神色隐在暗处,沈若怜有些看不真切,然而她却听出他语气里的冰冷和……戾气。

戾气?

虽然这一年晏温经常对她冷淡,但戾气这种情绪,她还是第一次在他身上感受到。

一贯温润端方的太子怎会出现这种情绪?

沈若怜想不明白。

她抿了抿唇,“不是皇兄说不让我唤你殿下的么?”

话音刚落,晏温似乎动了一下,紧接着秋容惊讶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公主,您怎么……太子殿下?!”

沈若怜突然想起自己方才太过紧张,竟忘了秋容这茬,她刚刚就是为了不让秋容看见才差点儿摔下来的。

这下可好……

沈若怜下意识看了眼晏温,却发现他早已重新换上一副温和儒雅的样子。

她撅了撅嘴,也在脸上堆满笑容,转身看着秋容,“你怎么也醒啦,我就是睡不着出来走走。”

说罢,她眼珠子一转,上前拉住秋容就往回走,“走走走,回去睡觉,我突然好困啊!”

说着还故作夸张地打了个呵欠。

秋容还没来得及说一句话,只能一边被她拉着往回走,一边回头对晏温道:

“太子殿下,奴婢告、唉!公主别急啊!奴婢告退!”

沈若怜一刻也没松开秋容的胳膊,只顾拉着她闷头往前走。

及至快要绕过回廊的时候,沈若怜才忍不住偷偷转回了头。

弦月高悬,树影斑驳。

晏温仍然立在月色下,身影未动分毫,夜风在他的袖口和衣摆鼓荡不休。

离得远,沈若怜看不清他的神色,却隐隐察觉到他周身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落寞与沉郁。

而且……

他似乎一直在盯着自己。

……

沈若怜与秋容回去后,秋容打来热水让她泡了脚,又给她熬了碗姜汤喝下,才伺候着她睡下。

到底今日落了水又发了热,沈若怜躺下后便觉得有些疲惫,就连今夜发生的事情也懒得思考了。

秋容问她的时候,她只说自己想去荡秋千,偶然遇到了太子哥哥。

“公主,”

秋容小声道:“奴婢怎觉得殿下今日似乎有些生气……”

沈若怜一怔,连秋容也看出来了么?

“有么?”

“有啊。”

秋容替她掖了掖被角,“奴婢听说今日回来后,裴大人曾在宫门落钥前想来东宫看一看公主,但被太子殿下拒绝了。”

“裴词安来过?”

秋容点头,“当时公主在睡着,奴婢也就没同公主说,如今想来,是不是裴大人说了什么惹了太子殿下不快?所以太子才生气的?”

秋容觉得太子殿下一贯重视嘉宁公主,今日能惹太子不快的事,十有八九同公主有关。

难不成太子突然发现裴大人不堪为驸马?要不怎么不让他来看公主呢?

沈若怜倒是知道晏温生气是为什么,但她想不通的是,他明明极力促成她与裴词安的婚事,为何裴词安要来看她的时候,他反倒拒绝了呢?

她想着秋容方才的话,心里隐隐有种奇怪的感觉。

但随即又觉得这想法太过荒谬,再加上实在是疲惫极了,她便没说什么,打发了秋容去外间休息,自己也沉沉睡了过去。

-

之后几天,沈若怜一直待在东宫养病,只是她再未出过馨和苑半步,而晏温也未在她面前出现过。

他好似很忙,沈若怜偶尔能听到正院那边零零碎碎的脚步声,都是找他商议政事的官员。

其实沈若怜想去问问,裴词安有没有再同他说过要见她的话,她想给他报个平安。

她还有点儿想去看看白玥薇怎么样了,他俩都是她惦记的在宫外的好朋友。

然而还未等到机会去问晏温,馨和苑却来了个她此刻十分不想看见的人。

——孙婧初。

这日晌午,沈若怜刚喝了药,正苦得鼻子眼睛皱成一团,侍女在外面禀告,说是皇后娘娘来了。

沈若怜急忙从床上起来,正迎到门口,就见皇后一面从垂花门进来,一面偏着头笑语盈盈同侧后方的孙婧初说着话。

孙婧初面色羞赧,低头应着。

沈若怜瞧见她二人这样,眉心一跳,下意识便想转身回去,然而那两人似有所感一般,忽然一齐擡头看向门边的她。

沈若怜无法,只得走出去相迎,强颜欢笑,还要摆出一脸惊喜的样子:

“母后来啦?孙小姐也来了,快请进。”

好烦啊啊啊!!好想装晕!!

养病都能见到她,还得被迫对她笑,沈若怜觉得自己肺里又开始疼了。

她刚出去就被皇后拉住手,听她疼惜地对自己说:

“你身子还未大好,快去榻上歇着,别同母后行那些虚礼,今儿个本宫就是来看本宫女儿的。”

沈若怜瞟了孙婧初一眼,故意把脸往皇后身上蹭了蹭,亲昵道:

“都是儿臣不好,让母后担心了。”

皇后将她拉到榻上,让她坐上去,自己则和孙婧初一起坐在秋容搬来的太师椅上。

沈若怜坐定后其实心里尚且有些忐忑,她不知道皇后怎么看待自己私自去寺庙一事,怕她又对自己心生不满。

果不其然,皇后喝了口热茶后,便换上了略带责备的语气,然而说的话却让沈若怜有些诧异。

“你说太子那孩子也是,为了让你定亲前静静心,将你送去寒山寺那地方也就罢了,怎的你落了水出了事,也瞒着本宫和老四,要不是今日本宫召太医请平安脉,还不知道你出了事。”

沈若怜一顿,原来晏温替她对皇后隐瞒了她私自出宫一事?

她心里忽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情绪,似乎带着些小小的雀跃。

所以即便他对她表现的再如何疏离淡漠,但他其实还是袒护她的对吗。

她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

“可能是皇兄不想让母后担心吧,其实那日落水也没那么严重的……”

想了想,她还是不情不愿地问了孙婧初一句,“孙小姐没事了吧?那日……怪我脚下没踩稳,倒是连累孙小姐了。”

孙婧初听了她的话,面上闪过一丝不自然,随后笑道:

“多谢公主关心,臣女一切都好,这次来,臣女也是想来同公主当面道歉,若非臣女那日邀请公主看鱼,公主也不会落水。”

孙婧初说完,还不等沈若怜开口,皇后又接了话茬,“倒是说来太子越发奇怪了,你落水回来,被安排在东宫一事未对我们说也就罢了,怎的婧初几次想来东宫探望你,也被他给拒了,倒像是藏着掖着什么一般。”

皇后狐疑,“说起来,你这落水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沈若怜面色一僵,总觉得皇后话里有话,她不会看出什么了吧……

“可不是说咱们太子殿下宝贝他这个妹妹呢。”

孙婧初掩唇轻笑了一下,淡淡扫过沈若怜,意有所指道:

“不仅臣女想来看望公主被拒,据说那裴家二公子几次想来看望公主,也都被太子殿下拒之门外了,想来,殿下是想让公主安心养病吧,毕竟太医说病中忌多思。”

沈若怜心头一跳,下意识看了孙婧初一眼,随后小心观察着皇后的神色。

——饶是她再天真,也能听出孙婧初话里的意思。

果不其然,孙婧初的话说完,她看见皇后的脸色微不可察地变了几变。

沈若怜:……

所以孙婧初今日是有备而来,这一来一回,根本就容不得她插半句嘴,偏偏还美其名曰来看望自己。

她好想骂人,如果可以,她还想上去撕烂孙婧初的嘴。

但她不知该如何回应孙婧初的话,总不能直接说“你们想多了,我和太子哥哥没什么”吧?

这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么。

好在尴尬的气氛只持续了一瞬,皇后不动声色地岔开了话题,同她说起了别的。

沈若怜如坐针毡地应着,明显心不在焉。

陪着那两人又说了一小会儿话,才终于将人送走。

她二人临出门前,她还见孙婧初回头意味深长地对自己笑了一下。

沈若怜脊背窜起一阵凉意。

她这下完全确定,孙婧初应当是知道了什么。

可她同她又没怎么接触,沈若怜想了又想,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晏温将自己对他的感情告诉了孙婧初。

而且沈若怜越想越觉得这个可能性十分大。

毕竟他十分重视孙婧初,孙婧初又是她未来的太子妃,若是他在感情上有了困扰,找自己的红颜知己倾诉一番也不是不可能的。

日头西斜,光线慢慢变暗,天边火烧一般铺满了厚重的橘色云霞。

沈若怜在这一瞬间忽然觉得浑身血液都凉了下来。

整个东宫,变成了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怪物。

-

皇后从馨和苑出来后便去了太子的主殿。

“殿下,皇后娘娘朝这边来了。”

“孤知道了。”

晏温从书册里掀了掀眼皮,视线在旁边的信笺上凝了一瞬,眸光略微闪烁,又重新将视线定回书册上。

待到听到院中的脚步声,他才起身迎了出去。

皇后见他出来,脚步顿了一下,“太子回来了?本宫还想着要等上一阵。”

她来东宫,是专挑着晏温出宫的时候来的,却不想他这么早就回来了。

晏温恭恭敬敬扶着皇后的手臂,温声道:

“事情处理得顺利,儿臣便回来得早,不过儿臣也是刚进门,听闻母后去了嘉宁那里?”

皇后被他扶着坐下,听他这么问,神情忽然严肃了下来。

她正要开口屏退众人,晏温忽然从书案上拿起一个册子来递到她面前,“母后来得正好,看看这日子可合适?”

皇后一怔,“这是?”

晏温眉眼清隽,笑容和煦坦荡,缓声解释:

“这是儿臣命钦天监推算的日子,适宜嫁娶,儿臣想着,就在下月二十三,让裴家人进宫行纳彩之礼。”

顿了顿,瞧着皇后面上的严肃与狐疑消了下去,晏温眸色渐深,唇角笑意隐隐现出一丝深意,不疾不徐道:

“说起来,这嘉宁同裴词安的婚事,也该定下了。”

晏温话说完,皇后面上的狐疑彻底消了下去。

她有些不赞成地乜了晏温一眼,“既是定了日子,怎也不早些同母后商议,还有——”

皇后压低了声音,“如今嘉宁也要及笄了,再在你宫里住下去不合适,知道你心疼这个妹妹,但她到底与你没有血缘,待到她病好后,就让她尽早搬回去吧,也免得裴家人多心。”

皇后说话的时候,晏温面上始终挂着清隽淡雅的笑容,专注地听着,没有一丝不耐。

皇后看了自己俊朗温润的儿子一眼,将册子递还给他,叹道:

“你呀,就是性子太温和,为人过于清正了,你父皇如今虽不理政,但有些手段,你还是要多跟他学学才是。”

晏温笑着接过册子,和缓道:

“母后说得是,儿臣谨记。”

皇后又看他一眼,也不知他说的是谨记嘉宁之事,还是谨记她后面那句话。

“罢了,你政务繁忙,母后也不打扰你了,记得按时用饭,有些事自有那些个大臣操心,你别太过替他们操劳。”

晏温跟在皇后身后,一路陪着她出去,“儿臣恭送母后,母后也多保重身体。”

“行了,你回去吧,别送了。”

“是,母后走好。”

晏温在垂花门旁的玉兰树下站定,直到再看不到皇后的背影,他唇畔的弧度忽然落了下去。

“孙婧初人呢?”

他踅身朝回走去,声音沁出冷意。

李福安身子一凛,急忙跟上,“在偏殿候着呢,方才您跟奴才交代完,奴才便让小顺子追去了,倒是没走多远,将人在祁云殿旁的夹道上给拦住了。”

晏温淡淡“嗯”了一声,脚步沉稳地拾阶而上,“让她进来。”

屋中并未燃灯,只有一丝将尽未尽的昏黄从窗外透进来,越发显得屋内黑沉。

孙婧初进来时,便只看到书案旁的一个黑影。

男人挺拔的身形即使是一个轮廓都显得十分俊朗,他似乎十分闲散,懒懒倚靠在椅背上,一只手臂还随意搭在扶手上。

然而即使他一言不发,孙婧初也知道,他正透过黑暗盯着她,且脸色一定不好。

孙婧初看了眼,便直直跪了下去。

“不用跪,坐下说。”

她膝盖还没着地,太子的声音传来,沉稳平静,让人窥不出一丝情绪。

孙婧初老老实实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在漆黑的沉默中,心里愈发忐忑。

过了许久,直到房中彻底黑了下去,忽然,晏温的方向燃起一豆星火,她瞧见他用火折子点了灯。

温黄的光线落在他眉眼间,孙婧初这才看清他神色里的冷凝。

“孤说过,嘉宁是孤的底线——”

晏温燃了灯,将火折子盖上,回头看向她,锋利的语气里透着不加掩饰地冷意,“孙小姐,你好算计,竟是连孤的母后都被你算计了进去。”

“殿……”

“不论你猜到了什么,皆是子虚乌有之事,不过孤还是要劝你,莫要生事。”

晏温丝毫不给她解释的机会,他耐着最后一丝性子对她说,“念在往日情分和楚老的面上,这是最后一次,若再有下次,你当知道孤会怎么做。”

孙婧初一副乖顺恭瑾的模样,垂首应是。

……

打发了孙婧初后,晏温唤李福安进来为他更衣。

李福安寻了身月牙白色绸缎常服搭在衣架上,站在铜镜前替太子将身上穿的衣衫褪下。

太子身上的衣裳还是出宫时穿的那身。

原本他陪着太子去京郊查探一处命案的案情,查探完后正打算去视察一下附近的慈幼院,恰在这时暗卫禀报说皇后和孙婧初去了馨和苑。

太子几乎是立刻便下令调转马车,直接回了东宫。

回来后,太子又亲自将两个月前钦天监卜吉的册子翻找了出来。

因为放的位置深,太子也找了许久,一番折腾完皇后就来了,根本没时间换衣裳。

李福安越发不懂了。

伺候完太子更衣,他安静地候在一旁,不敢妄言。

等了许久,太子才吩咐,“将钦天监请来。”

李福安刚想张口应下,忽见太子揉了揉眉心,似乎有些疲惫,语气却十分软和,“算了,明日再请吧,孤先去馨和苑看看嘉宁。”

李福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