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2 / 2)

前年末,朝廷开始施行“推恩令”,各地藩王便屡有异象,但都被他用雷霆手段平息了。

此次禹州暴动,陈王联络了锦州、蓟州、湖州三州势力,集结近十万兵马,可说是近两年最大的一次动乱。

近几年大燕在晏温的治理下井井有条,倒也不惧他区区十万兵马,但难就难在派谁去的问题上。

如今可用之将皆在边关,且若是同那十万兵马真打起来,百姓将会民不聊生,大燕国力也会受损,西戎如今仍然贼心不死,如此内乱算不得上上之策。

若能兵不血刃最好。

晏温沉默了片刻,提笔在纸上写了几行字,“叫薛念送去孙首辅府上,给孙淮书。另外——”

晏温闭上眼睛,指腹在扶手上点了点,“将书架第三层左边孤写的两本字帖一道送去孙府,给……孙婧初。”

孙淮书是孙婧初的兄长,也是孙家嫡长子。

李福安拿上字条,应了下来,又小心翼翼问了句,“可要给孙小姐带些什么话么?”

话音刚落,晏温猛地睁眼,锋利的视线扫过他的脸。

李福安脊背一僵,忙低下头,大气也不敢出。

过了半晌,他听见太子用略带疲惫的语气说,“就说……春夜落雨,气候寒凉,让孙小姐保重身子。”

-

沈若怜第二日一早就回了毓秀宫,收拾好了东西,等到太子下朝后,随他一起去拜别了皇后。

“怎的突然就要住到宫外去?”皇后不解。

沈若怜偷偷看了晏温一眼,解释道:

“儿臣想着马上便要定亲了,到时还是要住到公主府去的,倒不如现在先过去住着习惯习惯,况且——”

她抿了抿唇,做娇羞状低下头,“在宫外住也方便一些。”

同样身为女人,皇后如何能不懂沈若怜的心思,她欣慰地拉过沈若怜的手,低声交代道:

“你能同裴公子两情相悦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不过母后要叮嘱你,即便是纳了采,没到拜堂那一步,什么都有变数,你虽贵为公主,但……作为女儿身,当知道要保护好自己,知道吗?”

沈若怜脸一下就红了,飞快瞥了晏温一眼,点了点头,小小声的“嗯”了一声。

“儿臣知道的。”

几人说完话,四皇子晏泠也闻讯赶了过来,沈若怜又跟他说了几句,晏泠便说要跟着晏温一道送沈若怜出宫。

若是放在以前,她好不容易能和太子哥哥相处,才不肯让晏泠送她呢,不过如今她放下了心里的包袱,反倒觉得十分开心。

便甜甜冲晏泠一笑,过去挽住他的胳膊,“好啊,多谢四皇兄。”

四皇子是个不怎么讲规矩的,又是风流性子,宫里没个女人,对于沈若怜对他的亲近,他也笑嘻嘻的受了,丝毫没有拘谨或是其它心思。

晏温不动声色地看了眼沈若怜挽着晏泠的动作,默默转过身率先出了门。

“那母后,我去送妹妹啦。”

晏泠回头对皇后招了招手,模样张扬不羁,皇后瞪了他一眼,对他挥了挥手,“赶紧走。”

一路上晏温走在前面,晏泠在后面和沈若怜咬耳朵。

“我说嘉宁,你到现在都还没叫过我一声泠哥哥呢,如今你都要搬去宫外住了,泠哥哥以后若是想你了怎么办?”

说着,还一副泫然欲泣的表情。

放在以前,沈若怜不喜他同她这样玩笑,总觉得他这样没有分寸感令她尴尬,然而如今瞧着晏泠耍宝的样子,她反倒觉得这样的场景十分珍贵。

她抿唇笑了笑,假装转着眼睛思考了一下,揶揄道:“我怎觉得泠哥哥不会是想我了……”

“那是什么?”

沈若怜噗嗤一声轻笑,凑近晏泠,声音压得更低,“而是想你在宫外的那些红颜知己们了。”

晏泠也跟着笑,轻轻在她头上拍了一下,“小姑娘懂个什么,你泠哥哥的红颜知己们哪有你重要,而且嘉宁,我给你说,你若是——”

“晏泠。”

晏泠话没说完,前面晏温站住,回头冷冷打断他的话。

晏泠和沈若怜同时一怔,就见晏温蹙了蹙眉,眼风扫过沈若怜,对晏泠道:

“嘉宁还是未出阁的姑娘,你少说两句。”

沈若怜在一旁低着头躲开他的视线,手中帕子绞啊绞,一颗心莫名悬起来,听晏泠底气不足回道:

“这不马上就要嫁人了么,身为她哥哥,你不跟她交代,还不许我给她说了,若是她以后吃亏怎么办?而且皇兄,我发现你近来对嘉宁意见很大啊,怎么?她惹你了?”

沈若怜的心提得更高,她恨不得扑上去堵住晏泠的嘴,却又忍不住想听晏温会怎么回答。

然而身前之人只是沉默着停了半晌,之后转身,继续步履沉稳地朝前走去。

沈若怜暗暗长舒一口气,心里隐隐闪过一丝怅然。

到了宫门口,晏温就没再让晏泠送了,本来晏泠还想一路送到公主府,被晏温一句“课业完成了吗”就给堵了回去。

晏泠走后,沈若怜和晏温一道上了东宫的马车。

沈若怜忽然想起上次同他坐一辆马车出宫的场景,那时候他还因为生气而不理她,而她还绞尽脑汁想着要怎么接近他。

如今不过短短半个多月,她却是要彻底离开皇宫,离开庇佑了她九年的地方,出宫待嫁了。

她心里忽然有些空落落的,忍不住掀开车帘,回头看向身后的朱墙碧瓦,那里再也不是她的家。

“孤说过,若是想回宫,随时可以回来。”

晏温的声音低沉平静,沈若怜看向他,见他一双深邃的眼眸也在朝自己看过来。

她羽睫轻颤,心里不可抑制地微微触动了一下,慌忙与他错开视线。

就听他淡淡补充道,“和驸马一起。”

沈若怜手指猛地攥紧车帘,却在下一刻松开,笑得明艳如花,眸光潋滟若春日朝阳,“是,嘉宁记住了,多谢皇兄。”

晏温掀眼皮看了她一眼,“嗯。”

随后两人在车上一路无话,半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了公主府门口。

刚一停稳,沈若怜就听到外面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传来裴词安的声音,“臣拜见太子殿下,拜见公主。”

“咦?”,沈若怜心里一喜,掀开车帘钻出马车,惊喜不已,“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秋容不是说你今早要去京畿大营,下午才能回来么?”

说着,她顺手扶着裴词安递过来的手下了马车。

裴词安正要回话,见太子从马车中出来,神色似有些淡,他不由住了嘴。

沈若怜也顺着裴词安的视线看过去,正巧只看到晏温低头下马车的样子,并未察觉出他神色的异常。

她想了想,走过去,笑道:

“多谢皇兄送我过来。”

“嗯。”

沈若怜见他背着手站在马车前,没有要离开的意思,不禁试探着问,“那……皇兄要不就回……”

“孤恰好想起这府邸里有一副前朝赵大儒的真迹,今日既到了这,便一道进去看看吧。”

沈若怜:“……”

这公主府是前朝大儒赵亦之的府邸,后来改朝换代后便一直闲置着,去年沈若怜封了公主,晏温才着人将其改造成了公主府。

他既然要看什么真迹,沈若怜自然不能拦着他,三人便一道进了府。

路上,沈若怜和裴词安走在前面,一面看公主府的景致一面嘀嘀咕咕说着话,晏温跟在两人后面,脚步低锵沉稳。

不知是不是沈若怜的错觉,她总觉得背后有道若有若无的视线落在身上,令她浑身不自在。

到了前厅,裴词安让裴府管事擡了一个小箱子进来,笑道:

“给公主的乔迁之礼。”

沈若怜眼前一亮,好奇道:“这是什么呀?”

裴词安笑得神神秘秘,“公主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沈若怜看了他一眼,亮晶晶的眸子里满是探究,走到箱子跟前,又回头看看他,“那我真的打开啦。”

裴词安不由看了一眼坐在一旁淡然喝茶的太子,对沈若怜点头,“嗯”。

箱子盖有些沉,裴府管家帮着沈若怜一道打开。

里面赫然放着一块儿镜子,只是那镜子与现在的铜镜不同,镜面清晰干净,照出来的东西颜色鲜亮自然,跟真的一样。

沈若怜“呀”了一声,小心翼翼将镜子拿起来,镜中立刻出现一张娇俏明艳的小脸来。

她左右照了照,看向裴词安。

“这种镜子我在母后房中见过,当时就觉得神奇极了,只可惜据传这是墨家某任家主所做,世上仅有两块儿,一块儿在母后宫里,另一块儿随着墨家那任家主的离世而不知所踪,却不想被你寻了来!”

她今日穿着一件粉色裙子,衣领处还围了一圈白色的狐貍毛,衬得她小脸娇嫩,越发明眸皓齿,回头对着他笑时眼眸弯成两道月牙,白软的脸颊浮现出两个浅浅的小梨涡。

裴词安看着她的样子,耳根一热,也跟着笑起来:

“公主喜欢便好,你们女子最爱惜自己的容颜,公主将来用这面镜子梳妆,定会更加美丽。”

沈若怜想不到裴词安这么细致,转而又想到若是两人成婚后,他在她身后替她绾发,两人的视线就会在这面镜子里交汇,没由来的,她心里忽然生出几丝局促和羞涩。

沈若怜微微颔首,软软的发丝从脸颊垂落,露出白皙细嫩的脖颈。

晏温一直坐在原处喝茶,他的视线在镜子上定了几息,转而不经意扫过沈若怜。

见她脸颊微红,面色羞赧,俨然一副小女儿家的娇羞模样,他捏着茶杯的手一紧,手背青筋隐隐突起,眸色几不可察地沉了下去。

须臾,他忽然笑着同裴词安道:

“孤说这镜子去了何处,派人寻了许久未果。”

晏温缓缓站起身来,不紧不慢走到沈若怜身后站定,薄薄的眼皮略微下压,看向镜面。

镜中站立着一男一女。

青年男子一身月白色长衫,高大俊美,面容温和,娇小的少女站在男人身前,粉色的衣衫领口处包着一圈白色毛领,显得她面容十分娇俏。

晏温看了眼镜中的景致,唇畔勾起淡淡笑意,盯向镜中沈若怜的眼睛,声音平缓沉稳,带着些许似有若无的压迫感。

“如此稀世珍宝,倒是被裴卿捷足先登了。”

沈若怜心头猛地一震,急忙低下头,避开他镜中的视线。

她的心莫名乱了起来,总觉得他最后那句话似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