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点点头:“张保亲自去查的。说是最开始是由三阿哥身边的一个洒扫太监,与内务府送份例的奴才闲聊时胡乱说的。”
“三阿哥身边的洒扫太监?还跟内务府扯上了关系?”宋莹觉得有些可笑:“皇上可信了?”
“半信半疑吧,要不皇上也不会将八阿哥亲自带在身边。”
宋莹诧异:“我以为皇上是因为贵妃照顾九阿哥,力有不逮,这才将八阿哥带在身边的。”
福晋比宋莹还诧异:“你怎么会这么想?便是贵妃无法兼顾两个孩子,也用不着皇上亲自带八阿哥呀,我难不成是个摆设?”
“皇上刚收了三个侄女做养女,如今都记在了你名下,你哪里有功夫再照管一个小的。”
“那后宫也有别的嫔妃可以带孩子呀!再不济,慈宁宫和寿康宫还有好些个太妃和太嫔呢!”
宋莹恍然,察觉到自己是先入为主地认定日后是由弘历继位,因此忽视了此刻最受雍正帝宠爱的,其实是年氏所出的八子。
毕竟后世也曾有人考据,认为此时的雍正,其实是有立八阿哥为太子的打算的。
那么皇上将心爱的女人生的、自己最喜爱的儿子带在身边,也就无可厚非了
皇后见她脑子转过了弯儿,轻哼了一声说道:“皇上的想法是好的,想着自己带着八阿哥,是给年氏娘俩撑腰,也省得前朝那些与年羹尧对着干的大臣,抓住九阿哥的八字说事。只不过……”
皇后越发压低了声音:“这前一个被皇上亲自带大的阿哥是个什么下场,可还在咸安宫里摆着呢。皇上现在就将八阿哥与其他儿子区分开来,让他受万人瞩目……若不是这次皇上借着消夏的名义,将年氏带到圆明园休养,我甚至会以为,皇上其实恨极了年氏。”
宋莹说道:“贵妃的身体,瞧着也确实需要好好养养。”
“养也没用了,”皇后面露一丝不忍:“太医院的院使亲自把脉,说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了。”
宋莹惊呼:“竟沉疴至此?!”
皇后点点头,又咬咬牙:“年氏这人……其实不错,待上恭敬,待下慈和,这些年服侍皇上得当,又生育有功,很该享受些好日子,可是她的心气也太高了——一件巫蛊娃娃的衣服,居然就让她记了这么多年,生生将自己的身体拖垮了!”话语中颇有些恨铁不成钢。
“女子外柔内刚是极好的,只是她的‘刚’,用错了地方,”宋莹摇头遗憾道。
皇后平复了个人的情绪,再次以中宫的身份责备道:“她若只是害自己,别人也说不得什么。可是她这般作践自己,连带着生的孩子也跟着受苦。四格格没满月就没了,七阿哥刚过两岁也没了,八阿哥如今瞧着还算康健,可是九阿哥……你刚刚可看到那孩子了,瞧着就不是个能长大的样子!”
宋莹纳闷道:“虽说皇上的孩子都是你的孩子,但以前也没见你对别的妃嫔生的孩子那么上心,今儿是怎么了?说句不好听的,年氏的孩子能不能长大,与咱们有什么关系呢?”
皇后看了宋莹一眼,叹了口气:“因着流言的事,皇上将弘时训斥了一番。”
宋莹不解:“皇上训弘时也不是第一次了,这有什么要紧的?”
皇后摇头:“皇上这次是下旨训斥的。虽说旨意里面没有明说是弘时发起的那道流言,但也斥责了他无能,不会管束下人——‘连几个太监都管不好,何以管一部、一国的官员’?”
这跟指着弘时的鼻子说“你不配做我的继承人”,也没什么差别了。
见宋莹还是有些想不通,皇后继续解释道:“这道旨意一下,熹妃日常来给我请安时的打扮,一下子就华丽了许多。”
身为“皇长子”的弘时被皇上亲口斥责“不堪大用”,那么排行靠后的、学识明显优于弟弟的弘历,可不就显现出来了。
宋莹恍然大悟:“所以……你是生了收养年氏孩子的打算?”
皇后点头:“小六这个样子,不给他找个好依靠,我怎能安心闭眼?弘历那孩子是不错,可太过愚孝。他日若登基,钮祜禄氏就是圣母皇太后。我心里一直记着乌嬷嬷的话——那个女人,心术不正。”
“虽说这些年没抓到她切实的把柄,但府里、宫里发生的每一件坏事,背后仿佛都有她的影子,我实在不敢将小六的未来寄托在她身上,”福晋眼神坚毅:“若不想让钮祜禄氏做太后,就只能不让弘历做皇帝。我将年氏的儿子养在膝下,那他就是半个嫡子——有乌拉那拉一族和年羹尧在背后做倚仗,对上年纪比他大很多的兄长,也不见得就落了下风。”
福晋又丧了气:“可是……年氏也太不争气了,连个康健些的孩子都生不出来!”
作者有话说:
有没有人猜到我给小宋定的封号是“淑”啊,哎呀,这可是我找到的,最符合“清澈”这个含义的字了嘿嘿嘿~
PS:马齐和史尹泰,在历史上是负责给齐妃李氏册封的正副使。另外,小宋的册封圣旨,是从懋嫔、年贵妃、齐妃还有康熙和妃的册封圣旨拼凑起来的。
PPS:马上进入最后一个支线了~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