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流年(2 / 2)

宋莹并不知晓前朝有多少官员因为操办皇贵妃丧事不利被皇上革职,但她却从皇后口中得知,当前朝有个别小官传“皇上有意立八阿哥为太子”的谣言时,皇上既没有立即下令禁止谣言的传播,也没有处罚那几个小官。

表面看来,皇上是默许了这个猜测。

然而雍正四年的除夕宫宴,皇上却又分别给弘历和弘昼赐了婚。

弘历的嫡福晋,是出身满洲名门的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的女儿富察氏,而弘昼的嫡福晋,却只是一个副都统的女儿。

这番出人意料、但又情理之中的操作,直接让大部分朝臣关注起了四阿哥弘历。

——比起说不准能不能长大的八阿哥,已经长大成人的弘历,在朝臣心中,更加适合成为太子。

熹妃头上、耳上、手上的首饰越来越贵重,身上衣服的花纹也越来越繁复。而一向倡导勤俭节约的皇上,却没有出言禁止熹妃“铺张”的行为。

与前朝大多数官员将“赌注”押在弘历身上不同,宋莹猜测皇上——至少目前——是打算“两头下注”,他其实并未将继承人完全锁定在弘历一人身上。

皇上亲自抚养八阿哥、但又给弘历赐了门极好婚事的举动,既兼顾了朝堂平衡,又可以让两位皇位候选人以及他们背后的势力,不会因那已“唾手可得”的皇位而变得行事没有章法。

然而想法永远都是好的,现实却并不总会尽如人意。

雍正六年,已经九岁的八阿哥福惠在骑马时,意外从马上坠落,伤及头部,还没挺过三天,人便去了。

彼时皇上震怒,打杀了一大批奴才,但终究换不回已命丧黄泉的小儿子。

天平失了衡。

与已近乎被皇上厌弃的弘时,和心思完全不在朝政公务、整天游手好闲的弘昼相比,弘历看起来好像是唯一的那个选择了。

然后便有人开始疑惑,为何淑妃所出的六阿哥从始至终不曾显露于人前。

宋莹刚从哥哥宋滔口中得知开始有朝臣对小六产生好奇时,还以为皇上是再次打算玩起“平衡之术”,将小六立到弘历对面。

然而紧接着皇上的动作就打消了她的顾虑:他将那些追问“六阿哥在何处”的官员,贬到了偏远贫穷的地区。

知道皇上还是想要“保小六”的,宋莹也就安心了。

然而没过多久,她的心便又提了起来。

前段时间,小六偶然走到了箭楼附近。他见箭楼高耸,便想要进去看看,侍卫自然不敢阻拦。

登顶后,他第一次看到了圆明园外的风光。

自打那时起,他便有了出去的念头。

宋莹对于小六会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好奇早有预料,她原本是打算等小六在机关术上有些成果后,主动找皇上提,让他允了小六出园子。

可是现在,小六无甚成绩不说,八阿哥也刚早夭,前朝仿佛又开始了新一波的“夺嫡”之乱,实在不是个让小六亮相的好时机。

为了让小六能安下心再在园子里待着,宋莹与他约定,如果他能建出一栋比箭楼还高的楼,打造出比箭楼侍卫的弓箭射程还要远的弩箭,她就让他出去。

有这两件事做引子,小六的心思再次稳定下来。

日子就这样平淡地、偶有波澜地慢慢滑过。

直到雍正九年夏季的某一日。

皇后贪吃,多饮了一碗用冰湃过的酸梅汤,坏了肚子,连续腹泻十几日也不见好,然后便彻底起不来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