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大叔(1 / 2)

莫大叔

战天衍虽然很好奇锦囊里面到底是什么,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打开,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两个人致力于把东南一带给摸熟摸透,所以在海城呆了没多久,又辗转到了东南之地的其他地方,大到容纳几万人的大州府,小到小小的村落。

只是不知为什么,明明在他们二人去之前,总感觉不管是大州府还是小村落,仿佛都与世隔绝一般,有平安的也有小小动荡的。

虽然他二人也借着四处查探游历的时候处理了些许凡间小小事情,但走着走着,两个人还是察觉到了不对劲。

他们很少会像去荣城和海城这样一个地方去两次,他们去哪里却也没有个规划,但难免有此路不通,往回走的时候。

每当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发现第二次去的,不管是小村落还是大州府,都会发生很多的变化。

其中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开始有人来人往!

就拿如今他们二人所处的鄂州来说。

原本的鄂州虽然容纳了近十万人口,也算是附近很昌盛繁荣的一个州府,但这州府旗下的村庄正落却都紧密相连,隔得稍微远一些,也不过三五十里。

比起海城和荣城,这样动辄两三百里的简直几乎没有!

而且从当地人的口中,他们也得知很少会有生人走动,鄂州人口虽多,但都是生活在一起几十上百年的州府人了,不能说十分的了解,但他们的着装服饰却与别的地方的人有明显的不同。

海城人的衣服大多都有如渔网一般的外衫,而且海城靠着海边,终年雨量水少,日头又大,所以他们穿的都很薄,大概还是因为靠海的原因,所以不管富贵,人家还是寻常百姓,在做衣物时总会有不少的水纹服饰。

而荣城所处于山与山之中,水与水相连,他们的服饰更喜欢红绿相配,也是出了荣城,见到了更多地方的人,两个人才惊觉可以从当地人的服饰看出哪些是外来人。

而如今,两人所处的鄂州,就是一处喜欢金色服饰装点的族人,身份越是尊贵者所着,衣服的颜色便越是鲜明,越是金黄。

寻常人家普通百姓的衣服也是土黄、浅黄、麻黄等等。

他们俩一个喜欢穿红衣,一个喜欢着黑裳,自然一进来就非常的惹眼,当时还有好些人把他俩当猴看,不仅因为他们的着装不同,更与他们的相貌有关。

给两个人的感觉就是,虽然知道这鄂州之外还有人群,但对他们来说却是山高水远的存在,有生人来,那必定是能够惊动方圆好几十里的存在。

可当他们再次来到这鄂州城的时候,两个人却惊奇的发现他们在这鄂州人中居然有海城的人!

一双草鞋,一身粗布麻衣,还披着个渔网式的外衫,就,很格格不入!

除此外,还有身着烟青色的青山城人,和枢策一样喜欢穿红衣的赤诚人,小黑村的黑衣人……

这些人在遇到他们的时候都会很热情的打招呼,那见人就笑的模样,仿佛是相熟的邻居一般。

“两位小郎君,不成想还能在这处遇得到你们,这是我从海城带来的扇贝,这鄂州城的人可喜欢了好些,小娘子把它挂在窗前,还有把它装点在头饰的,可好看了,你们要不?”

就是那位穿着草鞋渔网的大叔,说是大叔,不过是比起其他人黑了点,所以稍显的年纪大了些。

听这声音,也不过而立之年。

枢策笑着接过人手里的扇贝,有洁白的,有带着点点碎红的,被大叔用红绳一个个串了起来,很是好看。

不过,“这位小叔,这海城距离鄂州城也算是远的,您是如何来到这城中的?”

这才是枢策好奇的原因。

战天衍也静静的等着回答。

那位大叔还在因为枢策口中的“小叔”二字感到疑惑,他年方三十又一,家中已有两个将成年的孩子,又姓莫,海城人都管他叫一声莫大叔。

但“小叔”这两个字还是头一次听见,却还没来得及问出口,就听到了问她是如何到这里来的。

莫大叔裂开了洁白的牙,笑了起来。“这还得多亏你们呀,当年我们海城穷啊!佳佳靠打鱼为生,可总是吃不饱,穿不暖,致你们二人来过后,我们才知想来不远处应当有更富足的人家……”

原来,早在三百年前大安国消失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各种天灾人祸,导致人族分离破碎。

使得人们渐渐寻求一方庇护之地,嫌少走动,这才导致了山山相隔,水水相远的地方外,虽知道有人住,但却以为山高水远,不敢轻易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