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昂首阔步 > 第27章 高一三班还能战斗(3)

第27章 高一三班还能战斗(3)(1 / 2)

第27章高一三班还能战斗(3)

“你这一手装成熟还真是装得很幼稚。”顾孝一大笑着说道。

“是啊,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大概就是这样的状态吧。”何尚生感慨道。

“这么说,你刚才说的高二五班易阳也是这个样子吗?”顾孝一问道。

“他可比我当年还要过分一些。”何尚生苦笑道。

他往下介绍,易阳在高二年级挺有名气,又高又帅,家境也不错;篮球功底比较扎实,听说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在打篮球;但易阳偶像包袱很重,特别喜欢耍帅;打球风格也颇受街头篮球的影响,在持球、运球上经常会出现不规范的动作;花招很多,可惜大多不实用,在最近那场比赛里,没有一次成功突破得分过;或许因为突破频频受阻,所以下半场就开始疯狂投三分球,命中率不算高,庆幸的是几个关键三分球还是命中了。

“有偶像包袱的街球选手?现在的年轻人还真是有个性。”顾孝一不置可否的说道。

“通过易阳我还总结了一个现象,咱们学校能上场打球的学生大多没受过系统化的训练,基本上很少有人能在三分线外出手,像易阳这样可以连续投三分球,而且每一球都投到篮板篮筐的位置,已经算是相当少见的了。”何尚生略显感慨的说。

顾孝一认真的听着何尚生的话。关于这一点,他同样很早就有留意到了。能够远距离投球不单单是技术的运用,同样也是一种力量的运用。现在的大人对下一代的保护太过周到,中小学的体育课基本上都是点到为止,导致许多年轻人的肢体力量并不发达。

他记得自己念小学那会儿,每年春天学校都会组织远足春游的活动,而后来,因为老师家长们担心这种活动会发生各种意外,于是这项活动也就渐渐销声匿迹了。运动,不论是为了竞技还是单纯的强身健体,向来都应该趁年轻而为,等到三十岁后才开始健身,效率和效果必然会比十七八岁时差很多。

“高三的情况比较复杂,考虑到他们明年要参加高考,所以我私底下专门询问过几个底色不错的高三学生,最后只有两个学生有参加校队的意愿。”何尚生接着往下说。他翻了翻手机记事本上的页面,找到了单独用来记录高三选手的那一页,“不瞒你说,高三有水准的学生其实不少,十几个呢,尤其是复读班的。”

按照之前的规划,这次校队遴选着重关注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高三临近高考,本来课余时间就不多,学生学习压力也不小,教务处和校长很早之前跟顾孝一在这方面打过招呼。他很能理解高三师生们的情况,自然会尊重高三学生们的个人意愿。

何尚生将两名选手的情况向顾孝一做了汇报:高三三班刘家耀明年准备以体育特长生身份参加高考,目标是武州体育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他身体素质极好,篮球水平也不错,可以被看成是高二一班周江林的加强版,唯一的缺点是个子不高;高三五班邓镜威,虽然没怎么打过篮球,但每天有跑步的习惯,体能不错。

“复读班没有人愿意参加校队吗?”顾孝一问道。

“咱们全市高中生篮球联赛每年四月开赛,六月就高考了,时间实在太紧张。复读班的学生已经错失过一次高考,他们也心知肚明就算能参加校队,明年全市联赛大概率也上不了场,索性就没必要浪费这个精力了。”何尚生分析道。

“我听说这一届复读班,有一个之前市二中校队的队长。”顾孝一又问道。

他还记得国庆节时在少年宫遇见的那一场单挑比赛,尽管当时那位前二中校队队长并没有上场,但对方在场外敏锐的观察一看就是内行人。

“高三七班,秦双,他以前的确是二中校队队长,我前几天去一中办事时,还问过一中校队的队员,他们当中有人到现在都还有人记得他,可想而知,秦双对一中来说是多么可怕的对手。”何尚生连连点头说道,不过旋即又遗憾了叹了一口,“不过没戏,高三七班连这次全校篮球比赛都没参加呢。”

“这周的比赛,我发现秦双每天都在篮球场外看呢。”顾孝一回忆道。他每天要观看两场比赛,总能在其中一个赛场外看到秦双。最开始他以为对方也许跟其他围观的学生一样,纯粹是对这场气氛烘托已久的赛事凑热闹,可总有几个瞬间,自己看到了秦双眼中透露出一种光,那光是专注、是情绪起伏的波折、是对眼前事物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