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昂首阔步 > 第61章 室内训练(1)

第61章 室内训练(1)(1 / 2)

第61章室内训练(1)

秦双加入校队成为助理教练的事,很快在高三年级里引起了热议。距离高考只剩下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高三各班无论是黑板边角的日期倒计时,还是来自各科老师不厌其烦的每天口头提醒,甚至回到家里时还要面对父母和街坊邻居们各种善意的鼓励,已然将氛围烘托到“敌方装甲师已经围城,我方需咬紧牙关骑自行车突围”的地步。而就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秦双竟一改往日隐居世外寒窗苦学的形象,毅然决然的逆潮流而行,实在是让同辈们敬佩、长辈们担忧。

高三七班班主任许李尧一开始只当这是秦双个人的决定,并没有横加干扰。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他目睹过数以千计的学生因为缺乏定性而放弃了努力,这些学生无一例外都被“高考”这道无情无义的合金栅栏截留住,但这都是他们个人的决定,身为老师在高一高二时能引导的已经引导了,该苦口婆心的也已经苦口婆心了,任何老师都没有办法面面俱到关心每一名学生,毕竟人生的第一责任人终归是自己。

只不过一段时间之后,随着全市高中生篮球联赛开赛日的接近,全校上下再次掀起了一股篮球热潮,七班原本宁静平和的学习氛围也遭受到了一股浮躁跳动的侵袭。许李尧意识到这可能是因为班级里有一个与校队沾边的人存在,多多少少将外面的歪风邪气带进了班内,于是趁着某一个午休时,他特意单独叫出了秦双,进行了一番语重心长的劝谈。

劝谈的核心内容是“高考对于年轻人的重要性”,中心思想是“再累再苦也只有最后几个月,挺过去就能拨云见日”,潜在隐喻是“赶紧离开校队,好好读书”。

对于秦双影响班级学习风气,许李尧只是个人臆测,并没有实际证据,所以他只能用好言相劝的方式来开导秦双。而秦双不知道听懂了还是没听懂,亦或是听懂了却装作没听懂,他只当这是班主任在鼓励自己好好学习,至于校队的训练工作,自己依旧按计划参与。

这让许李尧颇为为难,他必须尊重一个学生的个人选择,更何况严格意义来说,校队为了不影响秦双的学习,通常只会让秦双在早晚饭的休息时间来协助训练工作,极其偶尔才会占用其中午或者某一节自习课的时间。以至于他现在既然不能以影响团体的理由来勒令秦双离开校队,也不能用影响个人的理由劝说秦双自行离开校队。

他不得不就这件事找到了教务处两位主任反映,希望学校不要坐视“篮球潮流”肆无忌惮的席卷校园而不理,尤其是需要严格杜绝高三年级受到荼毒。教务处黄主任和副主任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误听成高三年级正在被类似“花粉过敏”或者“季节性流感”荼毒侵扰,着实还捏了一把汗。

只是当事情很快弄清楚后,两位主任也颇为为难,先不说参加今年全市篮球比赛是学校上半年数一数二的重要工作,即便教务处有心约束学生们把心思放回到学习上,也缺乏有效手段——要知道,促使学生好好学习这一命题不仅是烈山中学建校以来的一大难题,更是人类教育史至今都未能找到全美解决方案的历史遗留问题。

经过许李尧老师的“据理力争”,以及教务处两位正副主任的“分析研判”,最终找到了一些“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措施。首先是与校队办公室商谈,让校队从自身出发来消弱篮球氛围对全校的影响,做到不大肆宣传全市比赛、不邀请非校队成员参与训练以及校队队员自己学习成绩不拖各班各年级后腿的“三不原则”;其次是单独约谈了同为高三年级的校队情报助理刘嘉宇,让其立刻停止创作和发放“篮球情报志”的私人印刷物;最后还进行了全校通报,要求学生减少手机使用频率,建议上学时手机统一交由班长或班主任保管,放学后再归还,尤其强调了高三年级无论上学还是放学都不许在班级聊天群里讨论篮球的消息。

这一通操作让全校上下都陷入了不满的情绪,尤其是校队队员及其工作人员。全市高中生篮球联赛是竞技比赛,校队代表学校出战不是为了获得多么惊人的个人成绩,而是为了学校的荣誉。岂能是一边在校内“打压”校队、“封杀”篮球氛围,一边还指望校队在外奋力拼搏、为校争光?

其他大部分学生们的不满,一方面是出于青春期“大人们发布的任何新规我都烦”的心态,另一方面则是个人手机遭到限制。要知道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宁可丢了课本,也不可丢了手机。

周五中午,顾孝一在校队办公室召开了一次工作人员的会议,大家一开始都以为教练是为了讨论最近学校打压篮球氛围的事,然而会议很简短,只是纯粹为了商量增加周六、周日两天训练的计划。虽然有了秦双的加盟,为日常训练提供了更大的帮助,但随着全市联赛的迫近,顾孝一认为有必要让校队提前开始适应室内场地的作战。

全市高中生篮球联赛的场地规格要求是木质地板室内场地,在整个随州市高中学校里,拥有室内木质地板篮球场的学校屈指可数,这些学校的室内场馆连同市体育中心、少年宫等公共场馆,都将被征用为比赛场地。

水泥场地和木制地板场地毕竟是两种环境,从脚感、摩擦制动性甚至到运动员体感性都有很大的不同。相比于市一中、市二中这些资源优渥的学校,日常训练都使用的是室内木质地板球场,其他类似烈山中学这样只有水泥篮球场的参赛学校,先天的就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劣势。为了缩小这方面的差距,顾孝一跟大伯父商量好了,每周六和周日在硬核篮球体育馆包下一个时段的全场,让校队队员们进行训练。

对于周六日的“加班训练”大家并无异议,唯一的难题还是校队队员们是否愿意牺牲他们的周末休息时间,特别是那些乡镇上的住读生,周五坐一两个小时公交车回家,周六日还得再坐车来市里。

“校队能做的,是提供路费、餐费以及场地费用,不管怎么样,我个人的意思还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参加,不过这毕竟是超出原定计划之外的训练内容,所以规则上还是自愿。何老师和熊老师,放学之前还希望你们能统计到愿意参加的人数,如果人数过少于十人,我会另外想办法安排陪练人员。”面对唯一的难题,顾孝一是这样做出了交代。

“其实最近校队队员们情绪很高涨,他们一个个都迫不及待想要出战全市联赛,我相信周六日的训练,大家应该都会参加。”何尚生充满干劲的说道。

“最近学校一直不让大家高调讨论全市联赛的事,还真是应了一句流传于学生界的名言,越是封什么,越是火什么。”刘嘉宇意气风发的说道,“不瞒大家说,我已经在研究一个线上程序了,等我搞定了,以后就发行线上版的篮球情报志。”

“教练,怎么说呢,这件事多多少少可能跟我有关吧。”秦双有些愧疚的说道,“我们班主任许老师太着急高考了,一定要把我个人的事上升到全校的层面,实在有些矫枉过正。”

“许老师也没有错,就算让我来说,我同样会认为高考比全市联赛更重要,”顾孝一心平气和的说道。身为一心想要将篮球推广给更多年轻人的人,好不容易在烈山中学校内掀起的篮球潮流突遭打击,他同样感到很是失落。但自己毕竟是一个过来人和一个成年人,对于烈山中学的年轻人们来说,高考与篮球爱好的价值孰轻孰重不言而喻。“你跟刘嘉宇现在是高三最后一个学期,面临的压力肯定要比其他人大很多。校队的工作如果有负担,可以直接来找我或者熊老师说,当务之急,还是要以学习为重。”

“教练你就放心吧,高考我心里有数。老秦就更不用说了,高考他有经验。”刘嘉宇信誓旦旦的说道。

“你们现在都是大孩子了,很多时候需要为学会自己做决定,更要学会为自己所做的决定负责任。”顾孝一勉励的说道。

散会后,熊小兰稍有留后的几步,直到大家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