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2 / 2)

“荀大人,下官大理寺公孙寅德。”

话音落下,牌与桌面碰撞的声音丝毫未停,公孙寅德也不着急,在那乐姬旁找了个位置坐下等着,半个时辰后,他又走到珠帘前,双手作揖弯下腰,可是这嘴边的话还未说出口,珠帘之后便瞬间射来一道劲风,打在了他胸膛偏上的位置,整个身体立刻僵硬下来,动弹不得。

而后珠帘后方传来不耐烦的声音:“你有点吵。”

又半个时辰过后,一局八圈的牌终于打完,其余三人站起身朝庄家的位置拱手辞别,掀起珠帘后见着面前站着一个弯着腰一动也不动的人觉着有趣路过之时还拍了拍他的肩膀。

等三人全都离开,里面便走出来个中年男子,他双眸细长,脸庞瘦削,唇上有两撇胡子,他边走边捶着自己的腰,嘴上呢喃道:“这身子骨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说罢,他走到乐姬旁的椅子上坐下,端起桌上的热茶喝了一口,喝的时候微微擡起右手伸出两指,在空中挥了一个半圆。

xue道解开后公孙寅德立刻直起了腰往后压,边压还边捶,痛得他龇牙咧嘴,要不是他会点武功,这腰今日非折了不可。

荀嗣放下茶杯朝旁边的乐姬挥了挥手,乐姬抱着琵琶起来朝他行了个礼便离去,坐在椅子上的男子朝他笑了笑,“公孙大人,稀客呀。”

公孙寅德赶忙弯腰道:“这年大理寺承蒙荀大人关照,元首将至,特来送上贺礼,祝大人福寿安康。”

“你说说你,”荀嗣伸手指了指他,满脸的不解,“人到了就行了,你大理寺与我御史台这般交好,还送哪门子礼啊。”他叹了一口气,为难道:“大人的心意本官收下了。”

站在一旁的侍从走上前来从公孙寅德手中接下礼盒,而后公孙寅德又道:“荀大人不必介怀,这也是……摄政王的意思。”

荀嗣刮茶水的手一顿,随即又放下茶杯,把手搭在桌面上,“我近日听闻公孙大人鲜少接手案件,就连大理寺也很少出入,原来是被摄政王相中了,”他笑着道,“我原先还以为大人是太子殿下的人。”说罢,他又摇了摇头,漫不经心地道:“本官说错了,公孙大人从一开始便是摄政王的人。”

公孙寅德身体瞬间僵硬起来,谄媚的笑容凝固在了脸上。

“……荀大人这是何意?”

坐在椅子上的人说完便站了起来,他双手背在背上朝前方慢慢踱步。

“容本官想想。”

轻缓的脚步声围绕着自己响起,公孙寅德的额角开始冒汗,不安感涌上心头,他突然觉得自己在这些深宫狐貍面前无所行遁,他就像一个被戏耍的猴子,所有的谎言早已被看破,只是这看破之人不说破,从始至终都在围观一场好戏。

良久,略带戏谑的声音响起:“本官记得明月山庄一案有个叫做李焕的剑客。”

“二殿下本打算利用他与明月山庄周的旋让太爻盟的人浮出水面,却因为李焕得知了前朝余孽林疏的真相不得不把计划提前,”他走到公孙寅德身旁,弯下腰低声道:“而这个告密者就是受摄政王指使的你啊,公孙大人。”

站在中央的人微微低头沉默着,荀嗣笑了一声继续道:“再说飞云台之变,”

“百里迟风斩首前太子殿下曾让御史台把前禁军统领扶屠抓进刑部,他称此人为宫中奸细,虽然确实如此,但仅仅只是不受先帝重用的他怎么能够知晓关于皇族夏侯氏的机密,我等忠臣定不会透露半分,更何况是先帝。”他语气沉了几分,“真正告知太爻盟和浮幽城所有秘密,从而引发了飞云台之变的人,”

他顿了一下,眯起了眼,“就是摄政王。”

话音落下,隔间里沉默了很久,片刻之后站在中央的人缓缓开了口,声音却是他自己都想不到的沙哑,“荀大人……让下官惶恐啊。”他慢慢擡起头,接着道:“那大人可否告知下官,御史台如何以为?”

荀嗣走到公孙寅德面前站定,笑着垂下眼,“告诉你也无妨。”他道,“左非贤和摄政王本官都无暇关心。”

公孙寅德闻言心下便明了,这已是当前最好的结果,他在心里长舒了一口气,准备辞行时,却听见面前的人又开口了。

“本官……”荀嗣看着他,脸上的笑意未减分毫,“拥立的是二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