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焚山河 > 第19章 十九 陈庆之 神奇的你 狂飙突进

第19章 十九 陈庆之 神奇的你 狂飙突进(1 / 2)

第19章十九陈庆之神奇的你狂飙突进

这是南朝,这本书所述的时代,唯一的一次,主动推进历史进程。

可至少一开始,你,并不想去推。

人过四十,你却没有像书上写的那样,不再困惑,相反,不晓得是怎么了,你的困惑,越来越多。

去年三月,你那忠心耿耿地跟随了快三十年的主子,定都建康,与北方的魏朝,划秦淮而治的梁朝开国皇帝萧衍,以六十三岁的高龄,做了和尚,出了家,害得整个朝廷,一下子,全都抓了瞎。

你问他,为何。

他说,庆之,苦啊!

陛下,你这辈子,苦了个啥?

你出生寒门,小时候,你半夜饿醒了,刚好看见父亲为三五小钱,睡不着觉,通宵发愁,那是你觉得,这辈子,最苦的时候。

所以,当你看到,文武百官,征调民夫,挑着几百口大箱子,装着数以亿计的铜钱,扛进皇帝出家的同泰寺,为皇帝赎身的时候。你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挑箱子的一百民夫,加起来,朝廷也才给了一千钱,而且,还是本朝特制的铁钱,不是铜钱。

被赎出来的皇帝,你的主子,心里还是觉得苦,半年之后,他又去出了家。

这次,文武百官不抓瞎,他们已经明白,能拿钱解决的事,都不是事。

于是,半年前,一样的戏码……

你彻底困惑了,你不明白,你的这位主子,至少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地方,还算唯我独尊的人,这梁朝的皇帝,到底玩的,是什么把戏。

原来的他,不是这样,原来的他,不说英明神武,至少也是办事靠谱。

你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开始,变这样的。

你不知道,他是为什么原因,变这样的

三年前,本来还十分强大的北邻魏朝,突然遭遇内乱,破六韩拔陵反六镇,莫折天生乱关陇。

百余年来,南北双方,势不两立,每当有一方闹肚子时,另一方,一定会趁机,送去一份味道辛辣的大礼。

那时候的萧衍,早年间的进取心尚在,想趁机趁火打劫,干一票大的。

近在眼前的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当时也善解人意,因为在北朝的内斗失利,归顺了你们。

萧衍派他的二皇子,豫章王萧综,带着一大伙各种名号的将军,以及十万人马,北上接收徐州。

你,陈庆之,当时是其中之一。

南朝,一共有四个朝代,你的梁朝,是第三代。

而徐州,这块在初代南朝,刘宋皇帝的手下,就丢给了北朝。经过近百年的分离,如今终于回归。你,为自己能亲身经历,这么重大的历史事件,感到自豪。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你就不会知道,该如何看待了。

你的元帅,镇守徐州的二皇子,豫章王萧综,捧着已经到手的徐州城,投降了北魏!

这,这是怎么个情况?

你们王朝的军队,在徐州,因这突如其来的事故,瞬间崩溃。

你们王朝的脸面,在徐州,因这莫名其妙的变故,踩得稀碎。

从军多年,你一直在禁卫军中,忙于文职工作,没有注意军事专业技能的锻炼,你上不得马,你拉不开弓,你的体能,堪比一个六旬老翁。

可在那个尖峰时刻,你却从容不迫地收拾残军,在涡阳,打出了一阵气势如虹,带领活着的人,冲出地狱,回到了南朝的皇宫。

你终于回来,从死人堆里爬回来,再次见到了主子萧衍。

可萧衍,却再也回不去了。

你是说,他,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他的眼角,原来往上翘,现在,耷拉下来了。

确实,应该是亲儿子投降敌国,给他的打击,太大了吧。

那么,他的亲儿子,为什么投降敌国呢?

打听这种事,本来是你们禁卫军的专长,可是也怪了,关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你们这近水楼台的禁卫军,居然也跟普通的吃瓜群众一样,啥也不晓得。

当然,你晓得,好些人,被萧衍悄悄杀了。

最后,消息竟然从北方传来,二皇子,豫章王萧综,不是萧衍的亲儿子!

谁说的?

萧综自己说的。

投降北魏的萧综,居然在洛阳,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大剌剌地宣布自己,不是梁朝开国皇帝萧衍的儿子,而是前朝末代皇帝萧宝卷之子!

这?从何说起?

梁朝的前朝,是齐朝,两朝皇帝,都姓萧。

但那也只是巧了而已,没别的关系

所以当年齐朝的时候,皇帝萧宝卷荒唐残暴,齐朝将军萧衍,觉得与自己无关。

齐朝皇帝萧宝卷荒淫无道,齐朝将军萧衍,觉得与自己无关。

齐朝皇帝萧宝卷杀了尚书令萧懿,齐朝将军萧衍,暴怒了。

因为萧懿,是他的亲哥。

萧衍从荆州起兵,东下建康(今江苏南京),一举废了齐朝,自立为皇帝。

本朝,接收了前朝原有的一切,前朝的首都,依然是本朝的首都,前朝的疆域,依然是本朝的疆域,前朝的大臣,依然是本朝的大臣。

就连前朝的后宫,都依然可以成为,本朝的后宫。

前朝妃子吴景晖,新朝建立后,仅仅七个月,就为萧衍诞下皇子,萧衍看那孩子,天生瘦弱,却只当是早产而已,把他列为自己的二皇子,起名萧综。

那一年,十八岁的你,幸运地入选禁卫军。

你见过二皇子,看着他长大,你觉得他,除了有时脑子有点轴,想问题容易钻进牛角尖里,出不来之外,与别的皇子相比,也没有什么大不同。

萧衍对他,也很好。

你也没想过到,就这么点不同,他,会把你的命运,皇帝的命运,王朝的命运,搅进地狱之中。

在洛阳,萧综对许多人说,他常常做一个梦,梦见自己身后,有个年轻人,手里提着他的头颅,那头颅上,血红的的眼睛,一直默默地看着他。

萧综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母亲听萧综描述那梦中人的样貌,断定那是儿子的亲生父亲,前朝末代皇帝萧宝卷。

于是,母亲把真相告诉了他。

你知道,这个令人脊背发凉的故事,纯粹是萧综的胡编。他的母亲,之所以把这个本该隐瞒一辈子的真相,告诉他,仅仅是因为,她老了,失宠了,心里不平衡了。

作为近水楼台的禁卫军官,这点真相,你还是看得出的。

可萧综那孩子,轴啊,脑子转不过弯啊。

他悄悄挖开萧宝卷的坟墓,取出一截枯骨,按照传说中的荒唐办法,把自己的血洒在这枯骨上,见血液融进了骨头里。

这种自然现象,在当时,被认为是二人具有亲子关系的铁证。

这,让这个本来神采奕奕的年轻人,开始神魂颠倒,最终神神叨叨。

趁着依然不知情的父皇点将,他自告奋勇地出征,去了徐州,然后投降北朝,只为去投奔流亡北魏的前朝宗室,去找到他那些,从未谋面的叔父们,哭一鼻子。

却把你们十万将士,险些全部坑死。

却把他那无辜养父,震得失去神志。

却把他那家国颜面,扒得无处掩饰。

命运要开玩笑,就算贵为一国之君,也接不得招。

从此,萧衍热衷了佛法,信了苦集灭道,念了成坏住空,开始往寺庙里挥霍,南国多年累积起来的民脂民膏。

三年来,华北乱局,此起彼伏,北朝国运,有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这时候,萧衍要是鼓把劲,用力去吹上一口……

可他就是,怎么都鼓不起这把劲。

尔朱荣,在河阴制造恐怖事件,屠杀北朝宗室亲贵。北海王元颢,一条因为出差在外,而漏网的幸运小鱼,南逃梁朝,来到萧衍驾前,声泪俱下地控诉尔朱荣的滔天罪行,请求皇帝萧衍,主持公道,匡扶正义,出兵为元家复仇!

阿弥陀佛,这南瞻部洲,果如佛祖所言,罪孽尤其深重,才竟会生出,他尔朱荣这样的绝顶魔王。

既然是绝顶魔王,凡人,拿他能有什么办法?

元颢继续声泪俱下地控诉,尔朱荣的滔天罪行,祈求菩萨萧衍,示忿怒相,降妖除魔,出动麾下护法罗汉,前往护卫洛阳城内,百千宝刹庄严!

呃…好吧。

你,陈庆之,和你帐下的七千白衣将士,就是萧衍老菩萨,为元颢出动的护法罗汉。

元颢见你,身材瘦长,手无缚鸡之力,硕大的白色战袍包裹之下,有如一只白色的长臂猿,心就凉了半截,并不想多搭理你。

你也不想搭理他啊,你并不想出这一趟苦差,不过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信念,让你没做任何抱怨,就把任务接受下来。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这是孔子说的,不是佛陀说的。

况且,谁会愿意在十月间,离开江南?

十月的江南,是一年中,又一个春天,天气已经转凉,但还不至于发冷,地上已经有霜,但还不至于下雪,树叶金黄,看起来也并不萧索,哪里不像春天?

只不过当季的花,换了名称而已。

十月的花,是晚开的桂,是早出的梅,是凤尾兰,是红豆杉。

多好的季节,大雁,都从北方来了,你却要往北方去。

既然实在要去,你就得选择一条合理的路线。

山,使人分离,河,助人相逢。尤其是擅长行舟的南朝人,沿着一条河流走,是出远门最合理的选择。

南北对峙初期,两朝东部边界,是黄河,末期,则是长江,你所在的中期,是淮河。

淮河,是黄河与长江之间,无数中小型河流之中,最居中的那一条,在淮河之北,有许多不同名字的河流,从西北与正北,两个方向,缓缓而来。

溯沂水而上,可以直通青州、徐州,那里,元天穆与高欢率领的北魏大军,正在与起义的刑杲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