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何寄文因为昨晚着了一夜的凉,身体虚的很,本想回去歇着,可听到林姑娘三个字,不由地改变了想法。
“劳烦,前面带路吧。”何寄文动了动发白的唇,这京城中,还有谁知道她和书怡的事儿?
小丫头领着何寄文来到一家不起眼的下茶楼,推开雅间的门道:“何公子,我家主子在里面了,请。”
何寄文没有迟疑地走了进去,只见一位女子面窗而站。
“何公子,好久不见。”张燕云缓缓转身。
何寄文微微一愣,她显然没有料到会是刚刚成亲的齐王妃找她。
“见过齐王妃。”何寄文看到是谁后,忙垂下眸子行礼。
张燕云笑着走到桌前,坐下道:“这里没有第三个人在,何公子不必拘礼,坐吧。”
“谢坐。”何寄文走到张燕云对面坐下。
“我看公子,脸色发白,怎么,昨天夜里没有睡好吗?”张燕云说着拿起酒壶给何寄文倒了一杯酒,而后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何寄文的目光轻轻扫了一眼壶把手,一眼便看出是阴阳壶,显然,这位齐王妃给自己倒的和给她倒的是两种‘酒’,齐王妃要做什么?
何寄文快速收回目光,不动声色道:“昨夜苦读,许是夜里受了风寒,劳齐王妃动问了。”││
张燕云笑道:“读书人用功要紧,可身子也是顶顶重要的,为了功名损了身体,不划算的。”
“齐王妃说的是。”何寄文浅声应着,应罢便再没有说过半个字。
张燕云等了一会儿,拿眼去扫何寄文,见对方丝毫没有再说话的打算,不由地敛眉,这么沉得住气吗?就不问问她要谈林书怡什么吗?
“听闻,公子和书怡自幼就定亲了?”张燕云见对方不开口,只能主动挑起话头。
何寄文闻言,擡眸问道:“听闻?齐王妃的听闻从哪里来的?”
“你应该猜的到,我也不瞒你,我和书怡是最好的朋友,我回京省亲,昨儿约书怡叙叙旧,那时才知道你们的亲事。”
何寄文想起对方一身粗布衣裳地回来,原来是去赴齐王妃的约了。
“的确,我和她不光有婚书,还在京师衙门登记了良缘簿。”
林书怡见对方如此坦诚,便直接开门见山道:“既如此,何不早早完婚?”
“齐王妃这是担心我有负书怡吗?”何寄文说着看向一旁的沙漏,午门快要关了.......
午门快要关了,齐王妃却还在悠哉悠哉地和她谈论婚事。对方不会不知道她今天要进午门参加殿试,不然也不会派人到宫门口请她!
哪有不分时候请人说话聊天的.......这位齐王妃分明想让她延误时辰参加不了殿试。
“我不担心你会辜负书怡,我知道你待她是真心的,不然也不会一听她的名字就跟着来了。”张燕云看着眼前的书生,心里十分复杂,能护在书怡身边的,从来不会是她,而何寄文如此优秀,又难得一片赤诚之心待书怡,她心里既放心了又充斥着无奈。
何寄文见齐王妃的眼眸里闪过一丝惆怅,不由地愣了一下,知道她一心为了自己的好姐妹,不该是高兴的吗?
“齐王妃,现在跑着去午门已经来不及了,不必在拖延时间了,有什么话请直言。”
张燕云闻言一愣,擡眸看着何寄文足足好一会儿,对方要参加殿试此刻明知道赶不过去了,却不见半点慌乱,想来心里早就想好要罢考的了。
“我真替书怡开心,何公子是个明白人,知道这功名什么时候该拿什么时候该弃,如此倒显得我多此一举了。”
张燕云说着站了起来,踱步到窗边道:“昨天我和齐王进宫,宫宴上宁妃娘娘和长公主很是投契,还给了佑宁郡主一份丰厚的见面礼。话里话外的意思我想当场的人没有听不明白的,他们就等着你出仕好顺理成章的结亲。”
张燕云说着便笑了,连笑了好几声。
“宴席上,人人都披着一张假面孔,满口的仁爱慈悲,你看那长公主,平日见谁都带着三分笑,但要说谁最狠,除了她没有别人了。这般的人物给唯一的女儿物色郡马,那必定是私下把身家底细都查清楚了的。你和书怡在京师衙门登记的‘良缘缔结’上面是由谁订婚,聘物是什么,婚书上怎么写的那是一清二楚。”张燕云说着缓缓转身,“她知道你有未婚妻,等的不过就是一个真才实学和一个配的上郡主的状元身份,一旦她想要的都有了,没等你回神儿,书怡就会被请‘商谈’退婚的事儿了。”
何寄文依旧姿势很乖地坐在那里,厉害她昨晚早就想清楚了的,但是此刻听齐王妃说,心里还是颤了一下。
“其实,如
果你不是宁妃的弟弟,不是五皇子的娘舅,长公主未必选得上你。”张燕云靠在墙上,往外看,“长公主想的远,她这个皇姑的身份已经去远了一代了,她一旦去了,唯一的女儿靠谁啊?靠那位在外有私生女的驸马都尉??呵呵,驸马自从来京当天露过面,之后就再也没有出过府了。其实,从利益上看,你娶郡主,你们两府都得益。”
何寄文闻言悠悠道:“得益的婚姻未必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