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林书怡听了何寄文的话,直接从对方怀抱里擡起头来。
“你怎地这样想?”
何寄文看向对方,忍不住心头的委屈,直接道:“难道不是吗?你给我的感觉是这样的,我的心接收到的感觉也是这样的。”
林书怡闻言解释道:“寄文,不是这样的。人一生会遇到很多需要在乎的人,虽然扮演的角色不一样,但是却是同样重要的,我在乎每一个对我好的人。你我是伴侣,我自然在乎你啊,燕云于我危难时一直帮助我,她于我而言是恩人是亲人,她过的不好我难道无动于衷吗?还有母亲,我也同样在乎母亲,你难道也要比一下你和母亲谁在我心里更重要些吗?”
何寄文听后,不禁莞尔,相对于林书怡的说辞她无法反驳,但她和张燕云来说,似乎不是不同角色,而是相同角色,只是这样的话,她不打算说了,真要说了今晚怕是要有一场争吵了,而她从不希望感情问题用争吵来解决。
林书怡见何寄文不言语,便道:“那你说,我和你母亲在你心里,你更在乎谁呢?”
明明知道对方在混淆概念,何寄文却无可奈何,拉起林书怡的手道:“书怡,咱们不谈这个话题吧。”
“你也知道没法比较吧?”林书怡见对方避而不谈,直接擡起手捏了捏对方的鼻子,“以后不许瞎想,我对你的在乎和对燕云的不一样,但是,我对你们同样在乎。”
何寄文一听来了精神,问道:“你对我的在乎和对齐王妃的在乎是哪里不一样?”
林书怡仔细想了想道:“这要怎么说呢?你对伴侣的在乎和你对你师兄的在乎是一样的吗?”
何寄文被反问的哑口无言,原本满心的郁结在这一刻全部散开,不得不说她家娘子是机灵的,举例远远比苍白的解释要更有说服力。
或许她家娘子早已把张燕云当好姐妹来看待了,是她一直把姐妹的在乎从心里就给定义为爱而不得的关系了。这世间本无多少事,庸人自扰之啊,何寄文内心自嘲着。
“书怡,我钻牛角尖了,这个问题不谈了。”何寄文笑道。
见到对方再次笑了,林书怡的心也跟着舒展开了,缓缓投入何寄文的怀抱,林书怡内心长长一叹,仔细回想,她的确反应的有些激烈了,也难怪何寄文会有那样的感觉。只是,今后,她该怎么把握一个度呢?
林书怡反省着,带着这个问题良久进入梦乡。
第二天,两个人起了个大早,早早去前面等着拜年。吃过早饭后,何寄文随同父亲还有庶兄一起出门拜年。
连着三天,何府上门的人络绎不绝,何寄文和林书怡各有各的忙法,两个人几乎早上分开,直到晚上回房才能见面。
好在初三过后,热闹的、繁冗的应酬和忙碌结束了,何寄文和林书怡又回到围炉煮茶下棋的日子。
“今天母亲找我过去了,准备了一堆东西,说要带给我娘。还有一对儿玉镯,说是送给我母亲当寿礼,我瞧着挺贵的,你说该拿还是不该拿?”林书怡说着将手里的白棋子落到棋盘上。
何寄文闻言笑道:“母亲既然给了,你若婉拒她,她会不高兴的,我母亲这个人,若她不想给她才不会做表面功夫,既然是给了,那必定是出自真心的,再说……”何寄文说着看了眼外面,小声道:“我猜母亲是出于愧疚,尽管当初不是她授意的,但你的确在外受了不少的苦,母亲也是想借此次机会想弥补一下两家的关系,这个时候不拿,她会生气的。”
林书怡听何寄文如此分析也不再纠结,道:“我只怕我母亲会埋怨我不懂事儿,拿这么多东西回去,两辆马车都拉不完吧,怪吓人的。”
“再多也得带着,母亲过些日子也得同父亲一起进京,尽管此去是受家罚吧,但不可能被一直关在屋里啊,到时候两亲家见面,母亲依旧会擡不起头来,多带些东西去,母亲心里才有底气。”
林书怡听了这话笑出声来,相处这么久,她也能摸透郭美晴的性子了,被宠着长大的婆婆,自尊心很是强大,她甚至能想象出对方单独见她娘亲时的面部表情,一定十分有趣。
郭美晴的确是这个心理,她张罗了一堆东西,每天准备一些,到了元宵后小两口要进京时,东西已经备足了三辆马车。
何寄文尽管早有心里准备,可瞧见这阵仗也不免唏嘘起来。林书怡更是吃了一惊,知道的是她要回娘家,不知道的怕以为何府要
搬家了。
何承文的妻子站在最后面隐晦地翻了个白眼儿,去年她母亲寿辰,何府不过送了两件寿礼,如今到了嫡亲儿子儿媳这里,竟准备三辆马车的礼品,第一次见如此偏心的,但最可恨的是,她那个好公公对这位嫡母婆婆的做法竟然没有半点不满。
“路上的雪刚化,赶路都慢点儿,注意安全。”何元政面对儿子儿媳说了唯一一句话。
“父亲放心。”何寄文很诧异,从小到大,父亲一向严苛,今日竟说出这样一番话,倒让她有些不适应了。
小夫妻在父母的嘱咐中,上了马车,一行四辆马车驶离郡守府。
“老爷,给寄文和书怡只配了四个家丁护送,会不会少点?”看着马车离去的郭美晴有些担忧起来。
何元政背着手,良久道:“寄文功夫好,用不着那么多,后面我公事了啦,咱们也要进京呢。”
何承文在一旁闻言,心里不由地吃了一惊,在一旁小声问道:“父亲母亲还要进京吗?”
何元政回头看向儿子道:“嗯,是要进京,为父也会向朝廷致仕三年。”
何承文大吃一惊:“父亲何故辞官?”
“这个你无需知道,我们进京后,你们小夫妻迁去渭平祖居吧,走之后,为父会把你们安顿好,给你们留足安家的费用。”
何承文一听这话,忙道:“父亲母亲不能带我们也进京吗?”他虽是庶出,好歹也是宁妃的堂兄,是大周的国舅爷啊。
何元政闻言眸子多了些无奈,他们进京受家罚,他私心不想让大儿子夫妻俩知道。
“你们留在渭平守着祖业,你放心,为父不会亏待你们。”何元政说着拍了拍大儿子的肩膀,随后迈步跨进大门。
他的确不会亏待大儿子,他把大半个家邸都留给了这个大儿子,包括租宅田地和积蓄,那大把的银子别说三年,在他看来,够大儿子生活一辈子的了。
半柱香后,何寄文和林书怡乘坐马车驶离了渭平府的城门,何寄文瞧着一旁忙碌的林书怡,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要把这些礼盒都打开啊?”
“我看看哪些适合送老太君还有你伯爹伯娘,哦,还有你那位三妹妹。”林书怡将适合的礼物摆放在左侧,半晌道:“咱们这辆马车就放了这些,也不知道后面三辆马车还能不能再挑些出来。”
何寄文闻言,笑了,拉着林书怡的手道:“母亲说了,有一个半大的箱子是给老太君她们的,咱们进京母亲不会不考虑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