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一辆军用卡车驶入月芽村。
陶浩然从车上踉跄着走下来,茉莉盯着他,几乎认不出他了。
他瘦得脱了形,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这还是那个记忆中阳光开朗,温文儒雅的青年吗?
曾经的陶浩然,真的当得起“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茉莉……”他虚弱地笑了笑,“没想到还能见到你。”
茉莉急忙扶住他,眼眶都湿了:“你怎么来这里了?“
陶浩然看向赵团长,又看看茉莉,“我自愿来的,我听说赵团长来这里找你了。我怕你们谈不拢,我来当说客。”
几个人聚在赵团长的临时营地里商量。
杨超和谭大成也过来参会。
陶浩然向他们讲述了这一年多的经历。
“高温开始时,政府就让军方秘密转移了一批科学家。
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生存,我给你的那些耐旱玉米只是开始。”
茉莉插话:“你给我的那些耐旱玉米,我们已经种植过了,配上月亮山远古暗河的特殊水质,生长周期缩短,产量提高,我们收获很大。
昨天给赵团长他们吃的玉米面,就是耐旱玉米,你们的研究成果,已经在惠及百姓了。”
陶浩然听了这些很高兴,他拿出一个小布袋,倒出几粒奇特的种子:“这是最新成果,能在含盐土壤生长的'海水稻'。只要有水,就能养活千万人。”
茉莉拿起一粒种子,仔细看看,抬头问陶浩然:“所以你们需要实验用水,还有饮用水,是吗?”
陶浩然急忙解释,“我知道你这里水量有限,我们不是无限制地索取。
只要每天50升纯净水,维持50人团队的基本生存。
另外,提供一部分实验用水,以便于我们研究农作物种子。
作为回报,所有成果优先供应月芽村。”
赵团长补充道:“我们还可以派一个排的兵力常驻这里,保护你们的安全。”
茉莉没有明确表态,她还是有些纠结。
开了这个头,以后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人前来索水。
是不是会没完没了?
会议结束后,茉莉安排村民给陶浩然和赵团长一行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和足够的清水,让他们吃饱喝足后好好休息。
茉莉从空间取出几身换洗的衣服,请村民拿几个大桶来,茉莉灌满水,让村民烧些热水,提给赵团长和陶浩然,让他们晚上睡觉前可以洗个舒服的热水澡。
随后,茉莉独自走到池塘边。
杨超跟了过来,轻声问道:“你怎么想?”
茉莉:“我想给他们提供支持,这些水能救科学家,能帮助他们生活和研究。
但是我也有担心,怕这次索水只是个开始,以后还会有其他人有其他借口来问我们索水。
这很可能让我们陷入危险,而且,有可能我们无法保证村民的用水了。”
杨超轻声道,“我觉得陶浩然值得信任,当初要不是他的种子,月芽山没办法收获那么多玉米。”
茉莉看着杨超,内心有些奇怪。
以前在东北白山时,杨超对陶浩然一直很敌对,现在怎么突然间有这么大的转变?
杨超也理不清自己的思绪,他只是本能地觉得,陶浩然值得信任。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
茉莉转头望去,看到村里的孩子们正围着士兵们好奇地张望。
一个年轻士兵从口袋里掏出半块压缩饼干,小心翼翼地分给孩子们。
每个孩子分到了指甲盖大的一片,小心地品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