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独宠(1 / 2)

第50章独宠

体顺堂里,远远地康熙便闻到一阵霸道的香味,还未见人,已闻其味,这股和素日里御厨呈上来食物截然不同的香味,高高地吊起了康熙的好奇心,他迫不及待地尝试云珠所说家常吃食。

面条和菜码被放上饭桌,云珠不假他人之手,将菜码规整地摆在面条之上,再将精心烹调出的炸酱浇上,拿起筷子搅动起来,一时间,雪白的面条,各色的菜码都沾上了酱的颜色,颜色瞬间变得深沉。

康熙接过云珠递来的面条,对着这带着奇怪颜色的面条质疑起来,但扑鼻而来的香味实在是过于霸道,他忍不住用金镶玉的筷子挑起一缕,放入嘴中,瞬间味蕾被侵占,面条没有做过多的处理,只用清水焯过,犹带麦香,酱料鲜香可口,隐有黄豆的味道,再添上胡萝卜的清甜、木耳的爽脆、芹菜的水嫩、绿叶菜的清爽,康熙吃得胃口大开,一筷子接着一筷子,很快,一小碗的面条便入了腹中。

“乌雅氏,这面条还有吗?”康熙望着云珠,仍自意犹未尽。

“万岁爷,这自是足足的。”云珠抿嘴笑了,嘴角露出两个小小的梨涡。

不带云珠吩咐,梁九功忙跑去厨房,将做好的面条呈了出来,这次呈上的菜码更多,赵公公使劲了浑身解数,恨不得作出满汉全席的架势做了满桌的菜码。

康熙试了几个,还是对云珠最早拌的那碗情有独钟,烦闷的夏日就该吃些爽口的东西,那些油腻腻的菜码,看了都要倒了胃口。

云珠拌了一碗又一碗,手腕都开始乏了,眼珠一转:“万岁爷,反正今日里都在吃民间吃食了,要不您再彻底点,和民间一样的吃法?”

康熙点头应允,他久居深宫,本就关心宫外的事情,在前朝上听大臣奏对,能听见的也只是各种大事,对于这种民间的生活琐事,他是一概不知的,因此对于云珠提到的这些,他都兴趣浓厚。

见康熙答应了,云珠索性拿了个大碗,将一斤面条全倒了进去,再是菜码和炸酱,和弄了一大碗面条,笑着递给康熙:“民间便是这样吃了。”

康熙捧起大碗,大口吃了起来,可别说,虽然看着不怎么斯文,可吃起来却有种酣畅淋漓之感,让他想起了太皇太后说过的,他们满人曾经在关外的日子。

一碗面条很快下肚,康熙心满意足地放下了碗,握着云珠的手:“爱妃蕙质兰心,当赏。”

云珠笑着应了,随后说道:“这只是民间的粗糙食物,难登大雅之堂,臣妾也只是讨巧了。”

康熙却正色:“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有可欣赏之处,若不是爱妃,朕也见识不到我大清子民的日常吃食。”

说着,康熙若有所思:“这等面食,你们家里吃得多吗?”

云珠回想了想:“一星期总得吃上两三回。”说着,云珠又笑了:“不过臣妾家里的没有这么精细,白面里得掺上些杂粮,菜码没这么丰富,家里有什么便放什么,有时候再配上一两颗生蒜,也便罢了。”

“我记着你家阿玛是佐领?”康熙若有所思。

“是呢,我阿玛是正黄旗包衣佐领,在内务府干差。”云珠没想到康熙记性这么好,居然还能记住自己的出身。

“便如你家这等境况,都不是吃纯白面,那其他人的日子可见一斑。”康熙若有所思。

云珠更是笑了,掰着手指头给康熙算:“都说京城居大不易,臣妾家中仅阿玛一人的俸禄养家,阿弟阿妹年纪大了,要上学要打扮,阿娘要交际应酬,祖父祖母更是时不时得个病痛,待过两年还要准备阿弟成婚的聘礼和阿妹嫁人的嫁妆,家中自然要精打细算。”

说到这,康熙想起了白天里收到的弹劾,说是正白旗里有一旗人,祖上是随着□□打天下的,前些日子家中老娘去了,没有银米办后事,便将家里祖传的□□赏下的器物当了,换了些银子给老娘办后事,这事不巧被御史发现了,便递了折子弹劾他大不敬。

乍一见这折子,康熙怒不可遏,旗人进关才多少年,朝廷每年还发放禄米,怎地日子过得如此狼狈,连丧事都办不下去,立时便要将那人下大狱惩治,没想到却被拦住,说普通旗人日子便是如此,家中凡有婚丧嫁娶全靠典当,更有甚者,冬日里过冬的棉服等过了冬日都要送去当铺。

听着这回禀,康熙还不信,大清朝天朝上国,怎地旗人竟过上了这等的日子。

没想到却听到云珠说这番话。

旗人的生存问题,必须解决,作为旗人大家长的康熙,暗暗下了决定。

云珠还在絮絮叨叨,康熙抛开前朝的事情,看着她这家常的样子,眼中露出沉迷的笑意,如果他生在普通人家,阿玛和额娘想必便会这样唠叨着说些日常。

一时心动,康熙握住了云珠的手,云珠瞬间停了下来:“万岁爷,臣妾妄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