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生女(第一更)
紫禁城的天空,好似被阴云笼罩,宫内气氛压抑地不成样子,佟佳贵妃沉浸在丧女的伤心之中,宫中之人,无论是妃嫔还是宫人,遇见高兴的事情也有意无意地收敛起喜色,唯恐被佟佳皇贵妃看见,惹了她的记恨。
这份愁云惨淡之景,直到闰六月末,南边快马加鞭传来喜讯,施琅攻克澎湖。
战报从大清朝的最南边,快马加鞭地送到了大清朝的最北边,到了正在巡视边防,召见蒙族王公的康熙手中。
当是时,康熙正结束了一天的围猎,在一片水草肥美之处,设宴招待从蒙古各部赶过来的亲王、台吉们。
皇太子胤礽年岁尚且不大,表现却可圈可点,很有一国太子风范,康熙龙心大悦,将胤礽的座位安置在比他稍微低一个台阶之处,尝到味道尚佳之菜便令宫人给皇太子送去,眼中全是吾家有子初长成的喜悦之色。
大阿哥胤褆和三阿哥胤祉坐在下首,城府尚浅的眼中,露出不忿之色,同为皇阿玛的儿子,就这么几步路的距离,却君臣名分却定。
马蹄声重重踩在地上,直冲宴席之处。
随驾侍卫警觉地将手放在长刀上,满蒙王公们酒酣耳热,慢了一拍,随后也站了起来,虎视眈眈地看向声音传来之处。
而胤褆,却三两步迈过之前在他眼中犹如天堑的距离,挡在康熙身前,绷着脸以身护卫皇父。
胤礽都被挤出一射之地,他回头,见康熙已经被侍卫密密麻麻围住,没有他插入的地方,胤礽紧抿着唇,将正慌乱不已地胤祉一把扯过,护在身后。
唯有康熙,在这一片兵荒马乱中镇定自若,甚至眼中还有隐隐的喜悦与期待。
马蹄嘶鸣,一匹乌黑发亮的骏马冲了进来,高高扬起的步伐间,肌肉绷出优美的弧线,这马由于长途奔波,已很是疲累,但在坐的满蒙贵族,都是从马背上打天下之人,一眼便能瞧出该马神骏非常。
不由在心中暗赞一句:“好马。”
不自觉的,众人的视线纷纷往上移去,猜测着是何人如此大胆,居然敢在御前骑着如此骏马奔驰。
亦或是,谁有如厮盛宠,能得康熙允许,做出如此大不敬之事。
顺着马蹄往上看去,却见马上之人不是他们所熟悉的任何一个王公,策马之人风尘仆仆,一身衣裳已经被风沙变了颜色,但从粗糙的布料,冒出的线头,可以看出此人身份必然不高。
这便更让人惊异。
直到有眼利的大臣,瞧出在风沙之下衣裳的本来面目,原本老成持重的大臣,急急往前走去,直直盯着马上之人,这更让人惊诧不已。
康熙却没有解释的意思,见着来人,他眼中喜色越来越重。
近了,近了,几息之间,马匹便到了宴席的外围,被守在外围的侍卫拦下。
马上之人一跃而下,从怀中拿出信件,高高举起,大声喊道:“报!南方大捷。”
果然!在听到马蹄声时,康熙便有了预感,除了得了他的特旨,为他传递战报之人可以纵马之外,谁敢在御前做如此冒犯之事?就连鳌拜势力最盛之时,都不敢。
康熙甚至都来不及等待报信之人走来,率领文武达成,满蒙亲贵往前迎去。。
报信之人忙跪在地上,将信件奉给康熙。
康熙心急地将信件拆开,薄薄几页纸出现在手上,匆匆略过问安之语,便见到战况报告。
“好!好!好!”康熙朗声大笑,看着身后跟出来的一串人,大声说道:“施琅已经攻克澎湖,进入台湾指日可待,海寇可平!”
“天佑大清!”大臣们立时跪下,向康熙道贺。
南边大捷,更是应当庆祝。
篝火熊熊燃烧,美酒成车成车搬来,日间的猎物在火上滴下点点油脂,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蒙古的王公们已经绕着篝火载歌载舞。
康熙环视众人,犀利的眼神看见胤礽和胤褆时,柔和了几分,他朗声大笑:“诸位都是我大清肱骨之臣,愿与诸君同饮。”
浑厚地男声飘荡在夜空中,歌舞之声都暂时停歇,诸人共同举起酒杯,庆贺江山永固,就连胤礽、胤褆和胤祉,也端起了桌案上的马奶酒,脸上激动地发红,看向康熙的眼中满满都是崇敬之意。
康熙举起酒樽,仰头将满满一大杯酒一饮而尽,将杯掷于地。
“胤礽,胤褆,你们也是好样的,都是我大清的巴图鲁。”等到歌舞再起之时,康熙摸着胤礽的头,很是愉悦地夸赞。
胤礽被康熙亲手带大,时常能听见康熙的夸赞,倒还能绷得住,但胤褆,自幼便长于宫外,后母妃又失去胜眷,进学后学业也平平,鲜少听见康熙的夸奖,这让胤褆更加激动,他急促地呼吸着,声音颤抖:“愿为皇阿玛的大将军,为您征战天下。”
“好!”康熙抚掌而笑:“有志向。”
一时间父慈子孝,却没注意到一旁的胤礽悄悄地攥紧了手,更没注意到胤祉艳羡的目光。
翌日,接到澎湖大捷喜讯的康熙,立时决定回京城,进行下一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