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海禁(1 / 2)

第142章海禁

康熙此次鱼龙白服,确实卓有成效,甚至得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一行人从农家院子出来,天色将暗,侍卫早已将马匹牵来,翻身上马,一行人向着御舟夜间停泊的码头而去。

将将登上御舟,不等歇息,云珠便抓着康熙的袖子,将她的发现仔细道来。

“所言当真”云珠此话一出,一直盘旋在康熙心中的那个念头瞬间变压下,很是认真的询问着云珠。

天花实在过于可怕,尽管胤禛作为皇子,接种了人痘,给了大清子民以信心,人痘接种之术已经在宫内宫外推广开来,但人痘接种,也并非万无一失,只能说比起毫无准备的患病,要好上许多,但人痘中没熬过去的人也不在少数。

在胤禛接种了人痘时,云珠隐约感觉到,这人痘,不似她印象中的疫苗可靠,后来的日子里,云珠也常常能听见某某王爷家的幼子,接种人痘没有熬过去的消息,每每听到该种报丧,云珠都会再忆起胤禛冒了多大的风险,让她后怕不已,冷汗浸湿背心。

更别说她还有一子两女,再大点也得接种人痘,这三个孩子较之胤禛,身子更弱,更是让人放不下心来。

尽管云珠已经让信重的太医研究医术,是否有更可靠的方法,但这些时日下来,毫无进展。

毕竟,作为夺去先帝性命的罪魁祸首,太医们已经将医术翻来覆去,研究个遍,天下间顶级的医者,在医术资源最丰富的地方,研究数年,也没有找到解决方法,刘太医再找,又能找到什么呢。

这让云珠心焦不已,闲暇里也找出了医术,对着翻阅起来,虽说只起到聊有胜无的作用,但多少,也对天花有着更多的了解。

这也是为什么,云珠在农家院里一见到牛身上的水痘,便格外注意的原因。

听见康熙的询问,云珠端正神色,将手从康熙的衣袖上挪开,深吸口气,走到康熙身前,郑重行礼:“万岁爷,臣妾确认,所见绝对为天花之症,然那家主人说,患此症之耕牛,从未影响性命。”

“至于接触之人,会在身上长同样的水痘,数日即好,亦不曾丢了性命,更重要的是,这些得过水痘之人,从未得过天花。”

云珠越说,眼色瞳色越亮,她已然想起,后世彻底消灭天花,便靠的是牛痘!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要如何劝服康熙接受她的想法,在回来的一路上,云珠打了无数个腹稿,毕竟,这话任谁听,都有些荒唐,如何在牛身上看见水痘,便觉着能制住天花。

思索片刻,云珠接着说道:“那老妪已经将近百岁,这百年里见过此类事情无数,每每皆如此。”

说完,云珠忐忑地看着康熙,不知康熙会不会觉着这事情儿戏,云珠甚至都已经打算好了,如若康熙真的无论如何都说服不了,那干脆便蛮不讲理,仗着康熙的宠爱任性一次,逼着康熙妥协。

然而,云珠低估了满人对于天花的畏惧程度。

云珠话音刚落,康熙便骤然站起,压抑着内心的激动,来回踱步,人痘接种法已经推行不短时间,其中弊端连云珠都已了解,康熙又如何不明,只不过是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次突然有个新的可能,且不说是否可行,康熙都愿意尝试。

这几乎是不需要仔细考虑的事情,康熙扬声吩咐:“梁九功,召太医。”

“万岁爷,”在梁九功领命欲行之时,云珠再次说道:“太医院里有个姓刘的太医,研究天花很有些心得,可将他一并传来。”

“可。”康熙颔首应允,天花已经是康熙的心病,莫说一个太医,让太医院的人都去研究,也不为过。

很快,太医院的资深太医们便都上了御舟,船舱里乍然多了这十数人,看着也拥挤起来。

康熙三五句便将在村中的事说完,在太医们或质疑或探究或兴奋地眼神中,将牛痘一事交代下去,甚至点了一队御前侍卫随他们吩咐,务必将此研究明白。

“遵命。”太医们行礼领命,在向康熙告退后,依次退出,商量着排班轮值之事,其余人上岸去沿途村落了解情况。

这些人中刘太医资历最浅,若不是云珠特意吩咐,这等面圣的机会且轮不到他。

当刘太医随着众人退下之后,小欢子追了上来,在无人处递给他一袋银子,并云珠的几句嘱咐。

牛痘一事已然吩咐下去,云珠长长舒了口气。

“便这么紧张?”这些年来,康熙见过的,号称能治天花的方子不少,对于这不知功效到底如何的新发现,康熙还算能稳得住。

“万岁爷,您就别嘲笑臣妾了。”云珠无意识地在青砖上走了两步,“胤祚眼见着也要到种痘的年龄,太医都说他胎里弱,从出身开始身子便没见着康健过,臣妾一直担忧着他熬不过种痘,能有个新的法子,也算是个希望。”

康熙默然,在他三十年的生命里,见过、听过由于天花逝去的人已经数不胜数,他握住云珠的手,叹息一般的说到:“放心,会好的。”

云珠垂眸,眨眨眼掩去眼中的忧色,重重点头:“会好的。”

两人的手紧紧握住,一宽厚有力,一柔弱无骨,白色与蜜色相互纠缠,久久不分。

沉默片刻,云珠想起一事,一件她由于满心满眼都是牛痘而忽略的事,她擡眸,直视着康熙,询问道:“万岁爷,您之前说有个想法,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