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薨逝(1 / 2)

第152章薨逝

康熙二十六年的宫中,热闹纷呈,为了大阿哥的亲事,到处都披红挂绿,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作为大阿哥成婚地点的干西五所,更是喜庆到了极点,年纪大的几个还能保持稳重,但对于成亲,心中总是有些期盼,时不时地隐晦打量,而年纪小的几个,胤祚胤祐胤禩,一做完功课,便在大阿哥的院子里跑进跑去,看着宫人们为大阿哥的婚事布置。

到底是多年后宫中的第一个婚礼,大阿哥的婚事隆重而喜庆。

初现英姿大阿哥和伊尔根觉罗氏在拜过天地和康熙后,终于成家立业,夜间康熙难得翻了惠妃的牌子,和她回忆了一整晚儿时的胤褆。

翌日,慈宁宫中,意气风发的大阿哥领着伊尔根觉罗氏,大步走了进来。

云珠坐在下首打量着,只见伊尔根觉罗氏亦步亦趋地跟着大阿哥,脸上挂着羞涩的笑容,看着便是灵秀可人的模样。与英姿勃发的大阿哥并肩而立,确实可称为佳儿佳妇。

康熙对于他的儿子,并没有半点亏待,在一众人中找了家世、人品最出众的那个。

难怪上首的太皇太后早已乐得合不拢嘴。

胤褆是重孙子辈第一个成亲的,老太太亲眼见着了爱新觉罗家族的传承,很是心满意足。

太皇太后笑呵呵地让胤褆和伊尔根觉罗氏起身,又示意苏麻喇姑将她早已准备好的见面礼赐给伊尔根觉罗氏,对于这重孙媳妇的满意,溢于言表。

“胤褆也成婚了,真好,这样我就算去见福临,也能安心了。”太皇太后看着看着,突然滴下泪来。

乐景作哀语,此话未免不吉,康熙当时便心惊不已,脸上带出惊惧之色,坐在康熙下首的胤礽,连忙凑上去撒娇:“您老人家可不能偏心,保成也等着偏些您的好东西呢。”

“你别眼热,等到你大婚的时候,我这儿好东西多着呢。”太皇太后指着快猴在她身上的胤礽,撑不住笑了,慈宁宫中重又笑了起来。

谁也没有想到,太皇太后竟然一语成谶,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是太皇太后见过的唯一重孙媳妇。

康熙二十年十一月,还在京畿巡查的康熙,突然接到宫中急报,太皇太后重病。

心急如焚的康熙连夜骑马往紫禁城奔去,直隶总督于成龙前些日子弹劾明珠买官卖官的奏折,都被他放在一旁,满心都是太皇太后的病情。

汗血宝马日夜疾驰,康熙被御前侍卫围在中间,向着紫禁城风驰电掣而去。

守着宫门的侍卫早已看见那显眼的龙旗,飞快地将宫门打开,飞驰的骏马没有停歇,直直踏到金砖之上,顺着宫道往后宫疾驰而去。

入宫下马,这是多少年的规矩,再猖狂大胆的大臣,也没人敢在宫中纵马,宫人们听着这达达的马蹄声,还以为自己听错,等再一擡头,便只见明黄色的身影一闪而逝。

慈宁宫中,愁云惨雾。

太皇太后笃信佛教,慈宁宫的偏殿里喇.嘛们团团坐了两排,为太皇太后诵经,萨满们也不甘落后,在另一个殿中举行着仪式。

康熙一路疾驰,风尘仆仆地掀开门帘,走入慈宁宫主殿。

太皇太后病重,宫中嫔妃纷纷聚在慈宁宫中侍疾。

抱病已久的佟佳皇贵妃,到身怀六甲的云珠,甚至即将临盆的章佳氏,齐齐候在慈宁宫中。

宫妃挤挤攘攘,在这数不清的人中,康熙却一眼就见到了云珠。

对着康熙的视线,云珠轻轻点头,递过一个安抚的眼神,康熙一路上的提心吊胆,忧心不已,瞬间平息下来,心中突然有了中安定之感。

定了定神,康熙颤抖着手,掀开了内室的门帘。

慈宁宫内殿,门窗紧闭,名贵的香料也无法遮挡住衰败的气息,太皇太后躺在床上,双目紧闭,脸色苍白,原先丰润的脸颊已经凹陷进去,唯一能让康熙稍微放松的,便是太皇太后那虽然微弱,却依旧平稳的呼吸。

苏麻喇姑忧心忡忡地守在一旁,听见动静回头,向康熙示意太皇太后已经睡着。

康熙用手势免了众人的行礼,唯恐扰了太皇太后的安眠。

但人老觉轻,更何况太皇太后身子不适,一直便很不安稳,饶是康熙和苏麻喇姑动作再轻,也将太皇太后从沉睡中惊醒。

“福临,你来了?”神智昏沉的太皇太后,见着明黄的龙袍,费力地伸出手,挣扎着喊道。

一个母亲,生命临了,最牵挂的还是她的儿子,即使这个儿子不是那么听话,即使这个儿子已经逝去多年,但她的心中,还是永远也放不下。

“皇玛嬷。”康熙心头大恸,他神色仓皇地望着床上瘦小的老人,无需看太医院的脉案,便已知道太皇太后时日无多。

“哦,是玄烨啊。”康熙的称呼将太皇太后的神智唤回,她定了定神,意识到她在昏沉中将人认错,太皇太后长叹口气,疲惫地闭上眼睛,将眼中的失落遮住。

见着太皇太后又陷入昏沉之中,康熙轻手轻脚地走了出去。

太医院以院正为首,已经全部候在慈宁宫了,太皇太后的身体如何,无人比他们更清楚,若非真的药石无医,没人敢大着胆子给巡查京畿的康熙送信。

太皇太后的身子问题,说简单也简单,不过就是人年岁大了,身子变差,说复杂却也复杂,满屋子的太医,谁也不能开出方子让太皇太后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