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王氏
苏州,古为吴国,商朝末年已为勾吴之国,春秋五霸亦有吴王的一席之地,秦皇置为会稽郡,汉武归之给扬州,唐皇划定江南道,明祖改名为苏州,千百年来,在苏州城里驰骋纵横的风流人物,早已被雨打风吹去,而苏州城,在太湖水的温柔抚育下,依然是那么的繁荣富贵,成为人们心心念念的梦里天堂。
正如诗人所言,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这等风流的气象,孕育出了独一无二的苏州,物阜民丰,人杰地灵,造就江南一省的昌盛文风,此种风雅之下,无数雅致的园子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苏州各地,移步换景,园中有画。
曹家在苏州自然也是有园子的,不若江宁官署的气派,苏州的宅子巧夺天工,无比精致。
云珠从软轿上向外看去,只见鹅卵石的小道重重叠叠,太湖石堆砌出假山,金灿灿的鲤鱼在水中甩着尾巴,将湖水溅起,洒落在湖旁的连廊之上。
走了没多久,便到了园子中景色最美之处。
此时已经夜幕低垂,月牙儿悬在天空,冷清的月光映在清凌凌的湖水里,摇曳间荡起碧波,树上墨绿的叶子舒展着,是在紫禁城里绝看不见的冬日之景。
这真是良辰美景好时光。
虽说南边暖和,但夜间仍是寒凉,轻风将湖中的水汽卷到岸上,透过厚厚的大氅,直冻到骨子里,云珠轻轻打了个寒颤。
对此,曹寅自是早有准备。
湖边的观景亭里,轻薄的纱幔将亭子的四周牢牢围住,将柔风挡在亭外,亭子里沿着纱幔,摆满了暖盆,上好的碳无声无息地燃烧着,红光闪烁间将整个亭子暖如春昼。
亭子里,头发雪白却保养得当的老夫人,抿着嘴唇,领着家中女眷,严肃地恭迎着,这边是曹玺之妻,曹寅之母,康熙的乳母孙氏了。
“嬷嬷向来可好?”康熙见着这老人,忙上前几步,亲昵地示意梁九功将人扶起来。
“承蒙圣上恩典,许了奴婢在南边养老,现在奴婢头不晕眼不花的,身子好着呢。”孙嬷嬷望着她亲自喂大的皇帝,不由也心生畏惧,在这畏惧下,隐隐又藏着她亲热的笑影儿。
多年不见的乳母和康熙叙话完毕后,曹家的小辈们又一一列队,给康熙及云珠等人行礼,康熙颔首,应了这个礼,才大马金刀地坐在首位。
云珠等妃子分在康熙左右入座,至于曹家老太太,只能敬陪末座。
曹寅见众人坐定,忙向旁边使个眼色,瞬间,姿容出众的侍女们捧着色色佳肴,奉上案前。
在流光溢彩宫灯的照耀下,侍女们往来不止,很快,面前的桌案便被摆满。
和宫中赐宴,菜都提前准备好,等到开宴再上火一蒸便送到席上不同,曹家这宴,确实是颇费了番心思,鱼脍晶莹剔透,碧螺虾仁清新爽口、香油膳糊香飘十里,腌笃鲜更是鲜得人舌头都能掉下。
“万岁月,这是奴才特意寻来的地道苏州菜。”曹寅恭敬地向康熙回禀,并语调从容的讲解着每道菜的做法以及背后的故事。
云珠饶有兴致地听着,在康熙听过曹寅介绍后,将一道道赏过来时,笑眯眯地谢恩。
桌案上摆着一壶新酿的梨花白,口味绵软,抿一口甜滋滋的,云珠一口酒,一口菜,很快便吃到微醺,脸上染上红晕。
清风明月,鱼跃鸟飞,水波粼粼之下,酒酣耳热之时,好似再也无烦恼,快活似神仙。
月亮满满爬上了天中,无遮无挡下,并非满月也为大地铺上一层清辉,康熙抚掌称赞:“不愧是梦里江南,曹寅,你这儿不错。”
眼见着康熙已经尽兴,欲要离开,曹寅到底舍不得这费尽心力才创造出的两机,狠心咬牙,决定狠心赌一把,将他的杀手锏奉上。
“谢万岁爷夸奖。”曹寅笑着谢过恩后,又低低地弯着腰:“奴才额娘,素日里没别的爱好,就爱听些歌儿舞儿的,特特排了歌舞。”
“让她们上来吧。”康熙余兴犹存,听曹寅如此说着,毫不犹豫地便点头应了,就连云珠都从酒菜中擡起头来,迷离地望着前方。
曹寅拍拍手。
只见十几二十个容色艳丽,妆容华丽的女孩们鱼贯而入,分列而立,有抱着乐器弹奏的,有站在一旁吟唱的,更多的,是在园中翩翩起舞。
不愧是江南曹家,家中这般女孩们,技艺真真不错,丝竹琴弦声起,清亮的唱腔穿透天际,跳舞的女孩们更是身姿柔软,窈窕可人,云珠津津有味地欣赏起来,惬意地眯着眼,手上还一应一和的打着拍子,好不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