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德妃清宫日常[清穿] > 第163章 忌惮(二合一)

第163章 忌惮(二合一)(1 / 2)

第163章忌惮(二合一)

帝王的权威不容染指,随着太子的日益长大,在父慈子孝之外,康熙在他身上感受到的威胁感日益加重。

见着芝兰玉树般,得到大臣们交口称赞的太子,康熙望着太子的眼神,愈发的冷,然而,理智上,康熙清楚的知道,这偌大的帝国,确实需要如太子般出众的继承人,才能掌好大清的舵,面对着英姿勃勃的皇太子,感受着少年人蓬勃的生命力,康熙又是忌惮又是骄傲还有几分安心。

在康熙如此矛盾的思绪中,时间慢慢过去,一年又一年,宫中花谢花开,人来人去。有人生,有人走,有人得宠,有人失势。

击退噶尔丹后,蒙古喀尔喀部落归附大清,康熙北巡,于蒙古进行多伦会盟,设置蒙古旗籍管理制度,大清和蒙古的关系,愈发亲近起来,为了维持这份关系,康熙先后将荣妃的长女,和硕荣宪公主,嫁入蒙古巴林布劄萨克;兆佳氏的女儿,和硕端静公主,嫁入喀喇沁部落。

和康熙二十九年,常宁的女儿和硕纯禧公主出嫁不同,这次的出嫁的两个公主,都是康熙的亲生女儿,还是在康熙子嗣不丰之时出生,健康长大的女儿。康熙对她们多少是不同的,亲自在京城内设立公主府,将女儿置于庇护之下,尽管女儿嫁人之后,还是住在京城之中,但康熙望着穿着婚服,一步一步走出宫外的公主,还是不可避免的感受到了岁月的流逝。

在为女儿成亲而高兴的同时,康熙心中更多的是巨大的惶恐。

时间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阿哥和公主们成家立业,意味着作为人父的康熙,人生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老。

太宗皇帝享年五十有一,世祖皇帝享年二十有四,在这个平均岁数不算高的古代,已近不惑之年的康熙,愈发对寿数忧虑起来,这份忧虑,在钮祜禄贵妃病重不治后,达到了顶峰。

此时已经是康熙三十三年,在康熙回宫之后,云珠又将宫权还给了钮祜禄贵妃,然而康熙的出征前的那番举动,属实是打了钮祜禄贵妃的脸,冷了她的心。在收回宫权后,钮祜禄贵妃咬着牙,憋着股气,要做出一番模样,向康熙证明她的能力。

殚精竭虑之下,钮祜禄贵妃的身子慢慢垮了,在病榻上缠绵了一些时期,终于还是油尽灯枯,撒手人寰。

钮祜禄贵妃的离开,让宫中局势又是一变。尽管佟佳一族在佟佳皇后薨逝后,没两年又送了一个女儿进来,但新入宫的佟佳氏,分位不过是贵人而已,就算康熙看在母族的情分上,给了她妃级的待遇,但到底名不正言不顺,此时宫中高位妃嫔,只有云珠等四妃,在没了份位高于诸人的贵妃和皇贵妃后,宫务终究还是落在了四妃手中,其中,云珠掌管宫务日久,深得康熙的信任,顺理成章的握住了大半宫权。

自此以后,云珠名正言顺的成了后宫的掌权者,再不是替谁收拾烂摊子的存在。

谥号为温僖的钮祜禄贵妃在十一月去世,没多久就是新年。对于清宫而言,新年是最重要不过的日子,辞旧迎新,开始新的一岁。

温僖贵妃的离去,给宫中添了一层阴霾,但毕竟康熙没有追封她为皇后,皇后和贵妃,在丧事仪制上相差颇多,若是皇后在十一月里薨逝,这个年谁也别想过好,都要披麻戴孝的在皇后的灵前守着,但换成贵妃,却仍然能正常庆祝新年,不过是场面不要过于铺张罢了。

云珠正式接过宫务后,面临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年节准备。

在宫中这么多年,云珠对宫中的新年自不陌生,更别提云珠还亲自操持过新年事宜,面对着这近在咫尺的日子,云珠有条不紊地吩咐下去,从腊八开始,事情桩桩件件,却也没有出丝毫差错。

除夕夜里,乾清宫家宴。

偌大的乾清宫被爱新觉罗家的人坐满,康熙白日里已经宴请过了宗亲和重臣,此时乾清宫中,坐着的是康熙的妃嫔和子孙。

康熙奉皇太后坐在最上首的位置。

紧挨着的,是云珠她们四妃,大福晋坐在惠妃身后伺候,再远点,后宫妃嫔们按着份位依次落座,先是有子女的嫔妃,再是有宠但无子女的嫔妃,至于那些无宠无子的,坐着的便是边角的位置,只能遥遥看见前方的璀璨。

在乾清宫的另一侧,坐着的则是康熙的子女们。

皇太子胤礽坐在第一列,他的身后,是由乳母抱着的大皇孙,在皇太子之后,胤禵等阿哥们按年龄次序而坐。

烟花绽放在夜空,在这火树银花之中,康熙擡起酒,一饮而尽。

酒在案上放着的时间已经过久,温热的酒变得冰凉,冷酒入了肺腑,泛起的苦涩反入喉间,康熙环视四周,看着身旁空荡荡的椅子,和他从年少时走过来的人,仁孝、孝昭、孝懿,温僖,都已经先一步离他远去,而仍陪伴着他的四妃,眼角眉梢,也已经见到了岁月的痕迹,就连岁数最小的宜妃,保养得宜的脸上也不复是当年少女的模样。

再看向另一边,太子家的长子已经出生,这是帝王之家的第一个孙辈,长孙的分量,在任何人家都不可小觑,康熙在为爱新觉罗家后继有人欣喜之时,被他苦苦抑制的内心深处,猛兽在咆哮着,孙辈的出生不断的提醒着他,已不再是少年。

望着年轻气盛、意气昂扬的儿子们,康熙内心的阴暗几乎要压抑不住,最后眼尾的余光,瞧见被乳母抱着,坐在最后的小儿子胤禑,康熙才重回自信,柔和的目光看向从江南带回来的王氏。

王氏刚出月子,作为南边带回来的人,她家世不显,位份不高,纵使有着康熙的宠爱,又刚生下孩子,位置也不如何显眼,康熙寻觅的目光被无数妃子们看到,那等年轻的,对王氏嫉妒的咬牙切齿。

反倒是那些年岁大些的,位份高些的妃子,没什么反应。

宫女给云珠新上了壶温热的酒,云珠挥退宫女,亲自挽起袖子,斟入杯中,就着漫天的烟花,自在地品上一杯,至于康熙的目光被谁吸引,此等良辰美景,何需想这等扫兴之事?

别说云珠,就连年轻时最爱拈酸吃醋的宜妃,都只淡然一笑,吩咐着宫女照看好小阿哥,都要做玛嬷的人了,犯不着为了这些事动气。

就这样,在宫中份位最高的四妃不以为意,份位低的人在意也无用的情况下,江南来的王氏,一跃而上,成为康熙的新宠,在康熙三十四年,皇太子娶太子妃后不久,王氏又传出有孕的消息,这消息如同为康熙注入了新的活力,将他对年龄的惶恐驱散,若非王氏出身有瑕疵,康熙早便将她封上嫔位,而非像如今一般,虽然赏赐不少,但到底没有正经份位。

但,康熙对王氏如何宠爱,如何赏赐,这些事情半点也激不起云珠她们的不忿。

康熙三十四年冬,康熙下令,筹备军粮,欲要再次亲征噶尔丹。和康熙二十九年的亲征不同,康熙此次亲征,大手一挥,将他认为已经长大的儿子,除了皇太子留在京中监国,其余几人,从大阿哥到八阿哥,全部提溜上了战场。

康熙在后宫的位份上,堪称理智到了冷酷的地步,此时后宫中有名有姓,能有个正经位份的妃子们,基本上都有着生育之功,这次被康熙拎去前线的几个阿哥,几人的额娘便将四妃全部囊括,更别说云珠,膝下还有两个儿子上了战场。

在儿子要上前线这等大事面前,康熙多宠幸了谁几天,已经无人在意。

大阿哥上过一次战场,甭提他在战场上表现如何,毕竟有了经验,惠妃尚且没有那么慌张,对于前线事情大阿哥心中有数,无需她操心,至于行礼收拾,更是有着大福晋操心,在四妃当中,惠妃堪称是最轻松的一人。

她所遇见的,无非是被觉禅氏求到眼前,让大阿哥对八阿哥多关照几分。

和惠妃的一身轻松不同,荣妃和宜妃都恨不得将宫中翻过去,唯恐收拾少了东西,让三阿哥和五阿哥路上不舒服,特别是宜妃,五阿哥从小就在皇太后宫中长大,路途行礼皇太后全为她准备了一份,宜妃更是卯着劲的查漏补缺,唯恐冷了五阿哥的心,就连九阿哥和十一阿哥,都放在了一旁。

但她们再忙乱,也比不上永和宫。

不算上受了戴佳氏所托,需要关照几分的七阿哥,云珠也有两个亲生儿子,四阿哥胤禛和六阿哥胤祚要上战场。

胤禛生于康熙十七年,此时只有十八岁,而胤祚生于康熙十九年,此时才十六岁,放在以后,还是孩子的年龄,在此时,却已经要上战场杀敌。